雪漠,原名陈开红,男,甘肃凉州人,生于1963年,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文联专业作家,鲁院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首届高研班”学员。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被授予“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长篇小说《大漠祭》(上海文化出版社)荣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奖一等奖”、“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优秀图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文艺图书一等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00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江苏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委宣传部根据《大漠祭》改编拍摄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漠缘》……
内容简介 莹儿和兰兰死也想不到,踏人沙漠不久,她们会遇上豺狗子。 豺狗子是牧人谈而色变的动物,它们的绝技是抽牛的肠子。有时,它们也会抽骆驼的肠子。抽骆驼肠子时,比抽牛的肠子费劲些,因为它们先得弹跳得很高,至少得高到能一嘴叼住骆驼大肠的地步。要是它们跳得稍微慢一些,骆驼就会扬起后蹄,像小罗纳尔多罚点球一样将它们踢成空中翻飞的黑点。……目录 引子 第一章“黑云彩罩住了牛心山,九眼泉打了个闪电。” 第二章“哥哥走了我配瓜,手拿着瓜秧儿灰塌塌。” 第三章“野狐桥的桥塌了,好的好的霜煞了。” [详细]
狼祸之莹儿的轮回 莹儿带着娃儿从娘家回来了。她妈不叫她来。因为,和她换亲的小姑子兰兰赖在娘家,正闹离婚。这边的不去,那边的不来,是天经地义的换亲规矩。但婆婆已打法二儿子猛子请过她三次。按婆婆的说法,她想孙子,头都想成蒜槌儿了。莹儿便硬着心,扭了妈的性子,回婆家了。 莹儿瘦多了。自打丈夫憨头死后,她就没缓过气来。莹儿眼里,憨头的死,天塌了似的。而那“冤家”灵官一出走,她便没天了。那娃儿,活脱脱一副灵官相。那咕辘辘乱转的大眼睛,棱鼻子,指头上的纹路,甚至睡醒时打的呵欠――皱皱眉,皱皱脸,将脸上 [详细]
在心灵的猎原上,你我都是猎物。 ------作者题记 那狼,悠了身子,款款而来。开始,猛子以为是狼狗呢;也知道,过路子狗,不咬人。日头爷白孤孤的,像月亮。一团云,在日头下浮着,溅出很亮的光来。云影子在地上飘忽,忽儿明,忽儿暗。娃儿们就叫:“日头爷串庄子了——。” 日头爷也是个娃儿,好奇心强,老串庄子。瞧,好大个云影子呀,像魔毡在窜。那狼,成毡上的虱子了…… [详细]
12月11日,令人瞩目的鲁院高级研讨班举办了第二次学员作品研讨会,就西北作家雪漠的《大漠祭》,并联系当前长篇小说创作展开热烈讨论。 主持会议的副院长胡平强调,在鲁院开研讨会,要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方针,既肯定作品的优长之处,也指出不足,着眼于学员们创作水平的提高。《大漠祭》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经得起批评和说三道四。雪漠的创作姿态令人钦佩,花了12年时间成就此篇,对文学创作有一种使人几乎想到托尔斯泰的那种敬畏与虔诚。 研讨会开得很“透”,与会者畅所欲言,各种观点相互补充、有些意见明显相左。为进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