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研讨会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9日09:54 来源:中国作家网

  日前,“跨文化论坛2014: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日本、南非等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主题,就“新世纪以来国外的中国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海外汉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拓展”、“比较文学的新视角:海外汉学研究的方法、理论”和“回归文学性:比较文学研究新方向”等议题展开讨论。

  在“中国文化研究”这一主题下,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严绍璗分别从“文化自觉”以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的文化学本质”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乐黛云认为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赞成和而不同,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其多元性。要想在世界文化浪潮中站稳脚跟,中国文化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解决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问题。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是重视交流的,在文化发展中,要能把不同的文化精髓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文化,向未来的文化展开新的起点并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要重视文化自省,而中国文化自省的源头应该回到古典,从传统中汲取力量。严绍璗在探讨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特征时特别强调,应注重对象国学者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对对象国学者研究的反馈;同时他认为,用“国际中国学”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的说法来代替“国际汉学”这一说法更具科学性。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有了蓬勃发展,此次研讨会上,很多学者关注了海外如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汉学家的文化研究和阐释情况。王晓平、赵季就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日本文学中独特的文学样式——汉诗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诗话文化,梳理了日本诗话发展的脉络,从中可见中国文化在对外流传中对异域文化产生的影响和流变。李庆本分析了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认为宇文所安的阐释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细致解读中国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并重的阐释模式,这种模式与美国汉学发展的新方向一致,可以突破区域研究的限定,使中国文学有可能被更广泛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接受,有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张西平则从宏观角度关注了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典籍这一文化现象,他认为,要进入历史研究中国典籍外译的入口和基础,并从历史和语言两个角度肯定了汉学家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

  中国文化的译介传播自古有之,与外界的交流也给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带来别样的色彩,探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方法论和对具体形式的观照。贺莉莹从戏剧主题、舞台设计和表演技术三个方面来论述德语戏剧中的中国元素,17世纪维也纳宫廷中就已经出现中国题材的娱乐戏剧,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德戏剧交流进入新阶段,两国艺术家合作创作戏剧,使不同的戏剧文化有了深层次的互动,诞生了新的舞台形式。杜庆龙则通过梳理莫言作品在美国的基本译介现状,集合其作品的研究和传播情况,探讨其作品在美国的影响,他认为,莫言作品在美国的译介和传播的成功成为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奏。

  此外,刘小枫、耿幼壮、陈跃红、阎纯德等学者分别围绕世界史观与启蒙史观、韩学研究与文学研究、汉学范式与中国问题以及汉学与国学等多个主题展开研讨。(华  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