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品研讨会发言实录(张陵 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2日15:1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 陵 等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批评委员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4月17日在京联合召开康纲联长篇报告 文学《扼住命运的咽喉——中国伤残军人六十年生存大调查》作品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持,到会专家、评论家、作家,对这部独特的重 要作品进行了很好的分析研究和讨论。

  梁鸿鹰:今天这个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会。《扼住命运的咽喉》,是为一个不太被人注意的特殊群体写的书,我觉 得作者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历经二十年,累计行程三万里,反复跟踪调查采访后,写成了这么一部报告文学。我们这次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报告文 学委员会、中国作协批评委员会、四川省作协、作家出版社联合召开,希望能够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讨,唤起我们对伤残军人命运的关注,也对现实主义写作的褒扬 提供有力的启示。

  今天到会的专家我简单介绍一下,首先是本书的出版单位负责人,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胡殷 红、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李炳银、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黄传会、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北京文学》主编杨晓升、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 所研究员李建军、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李朝全、四川省作协创研部编研室主任黎正明。这部作品确实是再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力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展 示了他们在改革开放暴风骤雨当中艰难行走的画面,我觉得作者写得确实非常好,我看了一个章节,感觉他的采访确实非常深入,写作当中那种沉着和那种扎实的写 法,也是很让人感动。徐怀中老先生为这部作品作序,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性。

  张 陵:首先,我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情况,当时接到这本书,我看完以后,非常的震撼,了解了这一群伤兵为国家 付出的崇高精神,知道了他们命运怎么坎坷不平。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伤残军人,过去非常少有人去关注,当然有些作品也有,但是,把他们作为这么大的一个报告文 学主题来创作,过去六十年是没有的。对共和国做出贡献的这些人,很长时间曾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是现在他们慢慢地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了,这个现象是让人 很难受的一件事。我觉得作者从这个角度来确立一个报告文学的内容和主题,是很用心的。首先,我们觉得这本书,对主题、结构角度的选择很用心,很有想法。另 外,因为作者是军人出生,对伤残军人有一种天然的感觉,这种感情整体贯穿在这部报告文学中,作品的成色就不一般了,尽管这部报告文学的文字很朴素,但是感 情非常深,因此,我们感觉从内容上,包括角度上,蛮有分量,当时我们就很重视。

  第二,今天的报告文学,我觉得开始有一种好的风气了,什么风气呢?报告文学作家能够深入到一线去,能够做大量的采访调查,这就是好的风气。这部 报告文学的作者自己掏钱走遍了很多地方,说明了他很用功、很用心去搜集资料,他肯定吃了不少苦,他在采访中所碰到的问题,很多可能都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报 告文学和小说不一样,报告文学最重要的是题材,小说可能讲写法,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跟它对生活的报道结合得非常好,所以它题材很重要。如果这种题材作者不去 深入研究发现的话,恐怕报告文学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所以,我觉得本书作者是按照报告文学的规律去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写作,才写出了这样一部好作品。

  第三,我发现这部报告文学正能量的东西非常多,他写这些伤兵,不是伤了残了就等待在那儿期盼救援,而是千方百计图自强。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可 能这样的伤兵很多,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见得人人都是那样一种非常向上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不见得,但是,作者在选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创造生活,在生 活当中挣扎,很有创造力,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尽量不让国家操心,都写了他们生活命运的故事,他传递的是正能量的东西。从这些弱势群体当中,它本身核心价值 的价值观,非常坚定。这本书出版以后,搜集了一下读者意见,反响还是很不错的,写得比较朴实,写的都是这些伤兵的生活观,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好,在今天我们 的社会中,他们不是废人,他们自己心灵的完整性令人崇拜,这些方面,作者写得非常好。这本书非常有正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有像中国梦这样一个东西,这本书 有一种思想和力量,你看到文字很朴实,作者把他们的故事组合起来,很有一种力量感,所以这本书从思想上来说是很有分量的。

  李炳银:《扼住命运的咽喉》,是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的重要题材,作者扎扎实实地去进行采访,走到了事件和人 物的现场,非常有现场感,非常有依据,不飘忽,实实在在的东西,拿出来的都是干货,这种东西我觉得对报告文学写作很重要,报告文学非常重视前沿调查,你没 有这个过程,你的作品写出来就容易轻飘。他的这部报告文学不纯粹是靠灵气、靠聪明、靠才情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要有扎实的写作前的功夫,在这方面,本书作 者是非常突出的。我觉得这本身就具有一种很大的、无私的、纯洁的人文情怀精神。这种情怀表现了作者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是一个很有社会担当的作家。

  其次,表现了作者有一种深度的担当和责任感,伤残军人这个现象在每个国家都有,在我们国家由于多少年的战争和不断的各种各样的军队训练,或者各 种各样的情况,也面临着很沉重的话题。我们国家过去经济不是很发达,对伤残军人精神上的嘉许、精神上的关注,曾经给予过很高的肯定和赞扬,但是,在物质上 的关照是很不足的。这些人往往是家庭经济的骨干,一旦受伤致残,很多家庭就崩塌了。因此,认真关注伤残军人的生存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过去,我们 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上关注,现在对他们物质上、精神上的照顾都有点跟不上。这些人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他们不屈服,在命运面 前,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所以,这个作品弘扬他们的精神,给我们肢体健全的人是很大的鼓励。

  再其次,作品写得很朴实,每一个事情,每一个人的故事,无论长短,都写得比较充分,也写得比较细致,写得到位,但追问好像不够。这样的作品不能 只写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多少事情,为自己的命运做了多少事情,还应当追问和反省。我们今天应该怎么样对待英雄?我们似乎对他们的关注越来越淡,尤其在 今天物化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是很艰难的,有一些人闯出来了,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大部分伤残军人生活得很艰难。这是为什么?《扼住命运的咽喉》这部作品确 实很不错,很震撼人心,提供了大量的动人的故事,一个一个的故事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作品,很厚重,应当给予很好的肯定。这部作品尽管追问有些不足,但仍 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像这种大采访式的写作,并不是哪一个作家都愿意干的,本书作者是一个干大活的人,干实在活的人,他的这种扛大包的精神,也是值得 肯定的,我向作者表示祝贺,我就说这些。

  胡 平:这个作品题材我觉得确实是十分的独特,是独一份的,这种独一份也是显示了我们当前报告文学创作的深 入。一般的报告文学总是偏向于对于热点题材、重大事件的追踪,可是这个作品它恰恰不是热点,而是从历史的硝烟中去寻找那些慢慢消逝的人。这些人曾经是最可 爱的人,是咱们心目中的楷模,荣誉和地位都有,可是现在已经被慢慢地被人们淡忘了,而且这种淡忘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一种常态,可他们的伤痛却永远伴随 着自己。这样一本书,把一批人的情况集中起来写,对他们事迹的记录和宣扬,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做了一件非常难 得的事情。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书的特质问题。

  第二,我想说本书作者的可敬之处。用这么大的力气关注伤残军人这个群体的作家,新中国六十年来,全国恐怕也只有这位作者一个人。他对伤残军人确 实出于战友的同情,但又不仅仅是这样,还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他先后历经20年、累计行程三万里,才写成这部书,这个过程是非常壮观的。这个作者的情怀 最主要的还是人道主义情怀,这种人道主义情怀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这本书,如果不是这位作家花这么大的力气写出来,恐怕很长时间都不会有人写,现在他写 出来了,他在书中所记载的这种历史事实,把这些人物的命运轨迹留下来了,我觉得将来全国各地图书馆里,放下他这本书,也是一个特别好的记录。他的采访,是 非常不容易的,二十年前的人,现在有的真是找不着了,他费劲周折到全国各地四处采访,除了公家的一些补助以外,还要自己贴钱,到处住最便宜的旅馆,大多是 一百元、几十元一天的店,到上海找人采访时,住在火车站附近立交桥下一家一门关闭、四壁不通的“黑店”时,险些晕倒,往还北京许多次,住的也是一百元一天 的店,这种精神也是很令人感动的。

  第三,作为题材来讲,这部书的采访过程跨度长达二十年,反复追踪同一群体人物的下落,追踪他们的生存状况,从文学上讲,也是很有价值的,很少见 过二十年前采访一批人,二十年后还采访同一批人的作家,作者这一点也是很不得了的。书中反映出来的伤残军人的命运感非常强,这和作者采取这种创作方式也是 很有关系的,这一点也很不简单,里面有的人离婚了又再婚了,有的人离婚了又复婚了,有的人富了后来很快又穷了,有的人穷得不得了了,后来又好转了,不少人 都是传奇人物。这些事情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这里面有许多励志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在报上、网上连载,也会有不少读者去看的,看了肯定会有各 种各样的感慨。我感觉到这件事还有一个社会良知问题,一个社会是不能没有作家的,这本书也显示了中国作家的良心和社会作用。

  第四,我觉得这个书的出版,也体现了中国作协的一种作用,没有作协的支持,这个书也是很难问世的。首先,作者到北京向中国作协创联部一提出这个 选题,就得到了创联部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创联部当场就叫一位处长与国家民政部联系,随后又出据介绍信让作者去国家民政部面谈,作者才有了去全国各地采访 的机会。当年,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又将这部作品评选为重点扶持作品,这样才给了作者一定的采访经费支持,书稿完成后,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亲自审读, 并给作者及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最后,作家出版社的张陵总编一看就拍板出版了。这部作品出版后,梁鸿鹰一看,就觉得题材好,于是,很快决定召开这个作品 研讨会。这部作品无意之间成了中国作协各部门集体扶持的一个典型,这说明中国作协在扶持作家作品上,是很有力度的。所以作者私下曾跟我说,他退休以后,创 作全靠作家协会支持,特别是中国作协,如果没有作家协会的支持,他的创作许多事都没办法开展,作家协会就是他的家,中国作协就是他的家。我体会了一下,他 这个心情确实是很真实的。我听他说这话时,觉得我们作协做的这些工作也是功德无量,我们作协的领导开展的这些业务,都是实际起到了作用的,对于这样一本书 的问世,也是起到了作用的。

  梁鸿鹰:确实是,他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当中,中国作协非常关注,我们何建明副主席本来要来的,结果,昨天接到 一个会,来不了,委托我对这个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康纲联的创作给予高度肯定。会议进行当中,我们办公厅主任胡殷红也到会了,今天来自新闻媒体的光明日 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新浪网、中新社等记者也到了,咱们表示欢迎。

  雷 达:这本书读了以后,感觉到非常感动,正如大家刚才讲的,这个选材非常难得,他写了被社会忽视的,同时也是一个极其赋予人道主义精神的题材,这个作品本身是有价值,有很重大意义,同时我觉得也是很有难度的一个写作,看得出来作者很用心。

  我第一眼看这本书时,感觉这是一部情怀大爱的作品,没有大爱,不可能持续这么长时间,没有其他原因去支撑他。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大量的伤残 军人生活发生了变化,作家写作伤残军人的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要想写好这部书,没有大爱的精神去做,根本不可能完成。你看他到上海去采访刘琦,那个难度有多 大,刘琦也是著名的伤残军人,但并不是一个陌生人想找就随时可以找得到的。上海很大,找人很难,我觉得他有那么大的耐心,最后还是找到了刘琦,我觉得像 我,或者说很多作者遇到那么多的困难,恐怕早就没信心了。

  第二,我觉得他是有所发现的作者,他不仅仅是关怀这些弱势、伤残的人,他有所发现。作者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天大的本事,有多高的才华,一旦你的 身体残缺了,你的前途和事业马上一落千丈,处于非常残酷的境地,这种残缺是很难挽回的,作为一个个体生命,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我觉得作者也发现了 问题,就是这样的人,由于他们的顽强的意志,由于他们心灵的坚强,所以他们又能够转化这个处境,而且使得他们自己创作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业绩,这个书里 面写了很多人,搞企业也好,或者是搞写作也好,或者搞什么也好,工农商学医,文体科技兵,各行各业都有,不少人取得很大成就,这就是这部作品有所发现的地 方,就是对生命现象的一种观察和一种体悟。本书有些例子非常典型,四川养鸡的人是叫张仲安,我看了以后,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四次受伤,几月昏迷, 又患绝症,他的命运绝对够悲惨,实在是够倒霉的了。这样一个人,创造的生命奇迹简直是不得了,他真是太旷达了,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和磨难,好像上帝专门跟 他过不去,一次又一次地倒下又爬起来,那真是太奇怪了。这个人最后原配妻子还和他离婚了,但是离婚了以后不久,发现上面来了文件,这样的人他的妻子每个月 可以得到八百块钱护理费,谁可以得到这八百块钱,说他的原配妻子可以得到这八百块钱,他又和她复婚了。作者对生命的悲壮,有所观察,有所体悟,这是他写作 一个升华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表达了民族精神最强韧的东西,写出了许多极端情景下的一种民族精神,这个很不得了。

  第三,作者的写作有一个对过程化的描写,文笔很生动,尤其是序言,我觉得你的文学修养很不错,但是具体作品里面我觉得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关于 过程化的东西写得稍微多了一点。所以我觉得下一步,作者的创作没有停止,没有说到此就结束了,我觉得恰恰是要展现一个新的开端,我觉得要多多挖掘中国残疾 人,当然伤兵也不是不可以,要更加集中地写人物,甚至一个人写一本书,或者几个人写一本书,更厚重一点,也不是不可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我看了很感动, 我对书中描写的那些人物,他们受难的过程,我是感同身受,很好的一本书,我就谈这些。

  黄传会:我想到一个词叫伤兵本色是军人,作者本人是军人,一个军人来写伤残军人,可能感受和一般的老百姓写 不一样,因为是个军人,所以他对军队的题材,伤兵的情况,可能这种感情会更深一点。我非常敬佩作者为这个报告文学付出的心血,这个的确不容易,他住小旅 馆,坐小三轮车,跑全国各地,要把这么一部报告文学写出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雷达老师说的,你要没有下决心,你稍微碰到一两次壁,你就不想干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价值观多元化以后,我们生活多元化以后,这些伤残军人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作者在本书的第二章、第三章写到伤残军人他们那 么拼搏,也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那的确是让人感到很痛心的。这部作品给人更向上的是第四章,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与命运抗争,在时代暴风骤雨中拼搏的多重 人物形象,这里面有上海的“中国保尔”刘琦,有云南的残奥冠军武云虎,有贵州的企业家陈志坤,有山东的福利厂长袁殿华,有浙江的种养殖家黄小林,等等,个 个人物都写得非常扎实。通过这些人,我们可以看到连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在他们身上却发生了奇迹,他们为我们塑造了一根根人生的标杆。所这部作品的确是给 我们一种很向上的感觉,这部作品的出现,的确能鼓舞人,感染人,提高我们的民族精神品位。

  瑞士一位军事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在一个国家里,那些为国流血牺牲的勇士,其社会地位反倒不如一个大腹便便的商贾的话,这个国家的灭亡就一 点也不冤枉了,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现在的国家不能说一个伤残军人不如一个大腹便便的商贾,但是起码很多问题是存在的。作者在本书的末章轻轻地 写了三个伤兵,这三个军人可以说是悲哀的伤残军人,全书就结束了,我对这个地方感到非常地不够,咱们前面说了很多,我都赞同,但是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最后 这三个人,这时候作家怎么样也得站出来,把这个悲剧推向一个高潮,这个书前面一个一个地在铺,但是最后三个军人那么冷落,那么悲哀,作者无论如何都应当出 来敲打一下了,85万为国付出这么大贡献的军人们还是这种待遇?这是我感觉不太够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这部书的确给我们积极向上,给我们精神一种营养, 是一种精神享受。

  张 陵:我非常赞同黄传会的观点,每个作家的气质不一样,他很容易激动,像拷问什么,有时候我们要提炼思 想,经常会把两个东西碰撞在一起,发生很大的矛盾,这是我们今天人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有时候会过度解读,但我觉得作者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内敛,控制得很好, 虽然我有85万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为国家献身,最后受伤的这些军人,他们确实是我们国家管得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军人,特别能理解国家,作者知道,要这些伤 残军人过的日子比大腹便便的商贾要好得多,其实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国外也不见得是这样的情况,伤残军人就是在一个层面上生活着,他写了很多正能量的东西, 把伤残军人的尊严保持着,他有自己的内敛,他控制得很好。另外他有很多数据,这个数据不一定要去发挥作用,我当时看到这些数据整个也构成了整个内容,其实 他是很内敛的力量,朴实的东西就是这个样子,我是这样想的,我就补充这点。

  何向阳:近四十万字的报告文学,我看了之后非常震撼,因为原来关于伤残军人都是一些个案,原来八九十年代的 时候都有报道,但是都是个案,所以这样的报告文学是群像式的一个揭示,几乎是全景式的,把伤残军人的生存状况,包括他们个人的命运,至今为止,就我的阅读 面来看,还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全景观的作品。我觉得作者下的是一种笨功夫,他勘察、考察,前沿似的调查,在采访过程当中的种种艰难,刚才说到上海采访刘琦 的困难,因为他的时间有限,所以也受到一定考验,他下的是一种笨功夫。我在想支撑他这四十万字的写作,支撑他这种二十年长度的对伤残军人的调查,支撑他三 万里的行走,他的动力是什么?他肯定是有动力的,不然不会这么去下力气做成一件事情,我觉得就是他强烈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刚才大家也提到,一种朴素的,以 人为本的贯彻始终的这样一种思想。这里头确实有人道主义精神,作者是有一种崇高感在里头,他要为他们代言,要为他们说话。其实这样一个群体,从最可爱的 人,到最容易被遗忘的人群,从英雄到常人,它是有一个台阶的。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还是信仰、信念、理想、荣誉、尊严占主导地位,但是 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可能有一些商业的物质的东西进来之后,价值观也在不同层面上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他是以物质来取代一种精神状况,金钱财富衡量人成功的 标准,这也存在,这样一种标准可能或多或少有一种渗透或者扭曲。在这个时候,这个书其实是通过这样一个群体,提出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在他最后一章里头也 触及到了,这些人流血流泪,不能伤国家的元气,他提到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他们这种群体应该获得尊重而不是同情,应该获得的是仰慕而不是怜悯,在这个书里 看到了这样一个价值观。

  现在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本书里包含了这样一个用意,第356页有这样一段话:抚恤金问题,住房问 题,医疗看病等问题,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一个字的问题,钱,只要有了钱,这些问题又算得了什么问题?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是伤残军人荣 誉地位问题,这才是最严重最危险的问题,由于客观历史原因,伤残军人出现前三十年受尊重,后三十年被同情的现象,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继续往下滑……他提出这 样一个问题,这个群体应该是受人尊敬的,他写作的初衷,也不是从同情他们的角度来写他们身残志坚仅仅简单的这样一个方面,他确实触及到核心价值观问题,这 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时,精神层面前进方面可能还有一些不够。

  当然,我觉得这个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你写到三万里的行走,写到了各个层面的伤残军人,悲在其中,壮却不足,当然里头也有很多通过个人奋斗来改 变个人命运,扼住咽喉的这样一个个体的点,但是我觉得群体的这样一种从精神的力量支撑来说,可能还是有点,感觉不是太满足。当然总体来说,还是挺让人震撼 的,这确实是一部现代的对价值观的思考,不但是对军人,对伤残军人群体这种窄的面的思考,而是对整个我们国民价值观,国民精神的价值思考,因为对军人的这 样一种状况,到底是崇尚还是悲悯,反映了我们整个民族精神的层面,在这里面其实可以获得很多领悟和思考,所以我也向作者表示致敬,谢谢。

  杨晓升:我们经历的战争越来越远,我们面对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在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这种大的背景下, 我有幸读到了作者这部作品,确实被触动了内心最柔软之处,重新唤起了我们的良知和记忆。这本书当下出版,我觉得意义非常大,首先选材很好,咱们经常讲报告 文学,报告文学确实是选题非常重要,选题好了,那就是事半功倍,这本书,这个选题首先刚才几位也说到了,首次关注伤残军人群体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作者能捕 捉到这么好的一个选题,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让他抓住了,首先取决于他博大的情怀和社会担当。这种情怀和担当,造就了他有个好的眼光选择这个题材的写作。当 年,从前线下来的英雄,在大学里到处做演讲,应该说全国很轰动,也确实激动人心,但当时的激动人心,几十年过去以后,都渐渐地忘却了。所以这个题材确实是 很好。第二,题目好,《扼住命运的咽喉》,铿锵有力,充满了动感和张力,更重要的是直抵命运和人心。第三,内容好,这么一个群体非常庞大,作者为写这个题 材确实付出了很多,这是自己想辙的,还包括自费,更加难能可贵。他写的这个群体非常庞大,虽然有各种不如意,有各种困难,但是总体上体现出来的自尊自爱, 自强不息的英雄群体,他们都在奋斗,都在克服自己的困难,读起来非常励志,应该说能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尤其是对广大的读者来说更是这样。书中写到残 疾以后面对他的生活和生存,有种田的,养猪的,办厂的等等,每个人都是自食其力,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个人确实都很励志。

  李建军:这类题材的报告文学我以前读过,比较少,这么厚重的篇幅写这么特殊人群的这种境遇,从题材突破这点 来讲,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这本书写得很好,讲了很多,问题是这样,现在报告文学写得比较好的,一方面抓题材,选题很重要,另外是思想的穿透力,尤其要有 一种气,要有一种锋芒,能提出问题,报告文学本身要触及现实,触及问题,要有疼痛感。

  我们国家对待伤兵的态度,长期以来跟我们对生命伦理的态度是有关系。最近几十年来,我觉得有一个观点应当修正,那就是对成功的一种错误的理念, 我们打仗只许胜利不许失败,这怎么行?战争胜败是常事,存亡是常事,我们对于这种包括像牺牲,包括像伤残,包括像俘虏,我们都特别地忌讳,有一种特别微妙 的难以言说的心情和态度。所以这导致我们对于在战争中,包括死亡的,包括被俘的,包括负伤的,尽量去无视甚至遮蔽他。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如果体现出这种反思 的锋芒,一种锐气,我觉得可能更能够照亮你整个叙事的长度。我们写这东西干什么?这些人做这些事情固然很伟大,很让我们震撼,很有激励的作用,但是更多的 是我们要从根本上去改掉我们的战争理论,改正我们的英雄理念,改变我们现在对待伤残军人的制度体系。改变我们现在还有那八十多万伤残军人的命运,我希望通 过文学作品能改变一些。所以,这个作品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作品,这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作者在这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写作姿态,一切都从事实展开,从事实出发 写作的这么一种写作模式,我觉得都是跟现在刚才讲到的像二手的,想象的写法截然不同,都是很有价值的写作。但是如何更有深度,这个在以后的写作下要注意, 我就讲这么多。

  李朝全:这部作品开始叫《中国伤兵自强大纪实》,现在改的这个标题《扼住命运的咽喉》非常好。这个作品出来 后,找了很多老师审读,都觉得不错。作家出版社张陵总编他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我们报告文学委员会和山东文学合办的那个栏目,也在第一期选发了五六 万字,我们力所能及的为作者的这种非常有定力的,非常宣扬正能量的写作,也提供了一种正能量的支持。

  我感受的第一点是,作者写下了一些纪念碑式的东西,是咱们这个国家不应该被遗忘的,或者不应该被历史所遗忘的东西,八十多万伤残军人啊!特别是 最近二三十年来,非常需要有一个担当意识或者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站出来大喝一声,告诉我们世人说,我们遗忘这些军人有点太久了,这些英雄,这些伤残军人 要在六七十年代,甚至在八十年代,他们都是英雄,他们都是被我们仰慕的学习的榜样,他们走到哪里都是被人崇敬的,他们要结婚,要成家立业都是很容易的,因 为很多的爱慕者追求他们。那么到了今天,这些伤残军人是什么样的处境?作者的书里给我们揭开了,他们的生存处境并不乐观。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国家的英 雄,我们都没有能力好好地尊重他们,或者说保护他们,或者关怀他们,而让他们沦入不乐观的境地,我认为这个是国家应该反思的地方。

  第二,这本书带有一种励志的价值,他写这些军人受伤残以后,他们如何地自尊自强,活得像个人,要努力地做到有尊严地活着,我读这书的时候,我觉 得这些伤残的军人,首先他们是如何要有尊严地活着,不被别人同情,不被别人歧视,这是最起码的一点。作者写的不是普通残疾人,而是因战,因公,是一种个人 牺牲以后导致的残疾,这些人是独特的题材,是一群军人的题材,这些因战争而致残的军人,他们是应该受到社会的尊敬的,以前是受人尊敬的,然而现在,由于各 种复杂的原因,这种尊敬仿佛在悄无声息的淡漠,这是很危险的。

  第三,这个作品有很多的情节和细节是很生动的,很感人的,比如特等伤残军人陈义明,就剩下半截身子了,改革开放后要回家帮助妻儿种田,怎么走 路?就拿了两张小板凳走路,有一天,为了避开别人的闲话和异样的目光,夜里去放水,不幸掉到水渠里,小板凳被水冲走了,他就非常地无奈。比如台州铁人黄小 林,后来成为一个村的企业总裁。比如跟着妻子走四方的刀占贵,他残疾以后,他的妻子每回出门都要背着他,后来民政部门把妻子分配到火葬场工作,这个丈夫就 跟着妻子去火葬场,每天坐在轮椅上看着两个孩子,用两根绳子把小孩拴在轮椅边上,类似这样的情节非常生动。类似这些情节,有好多女性的形象,也是作者写得 很成功的一个方面。这个作品实际上是呼唤社会各界,一定要关爱伤残军人,一定要重视伤残军人,重视维护他们的荣誉,甚至应该恢复他们,或者说抬高他们的地 位与荣誉。我觉得这个作品本身有着一种非常独特的价值,是近年来军旅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收获,我就讲这些,谢谢。

  黎正明:我没啥说的,我主要是来学习的,这个作品讨论会开得很好,我代表省作协阿来主席和党组吕书记,感谢中国作协对我们省作协工作的支持,对我省作家创作的支持。谢谢大家,我给大家鞠一个恭!(根据记录整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