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儿童小说的轻中之重(何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2日10:3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何弘

  从追求“快乐”到表现苦难,儿童文学创作常常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对苦难的表达不一定意味着文字的坚硬干涩,它一样可以生动有趣。

  儿童小说的轻中之重

《念书的孩子》,孟宪明/著,海燕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18.00元《念书的孩子》,孟宪明/著,海燕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18.00元

  《念书的孩子》是一部让人读来不时会眼睛湿润的儿童小说。它触及的是当下中国农村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描写的是他们生活中的苦难,更有浓浓亲情,这大概是由此改编的电影《念书的孩子》及《念书的孩子2》连续两届获得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视节最佳影片的原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过上了候鸟般的生活,定期在工作所在地城市和家庭所在地农村间迁移。这种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带来的一个极大的现实问题就是,这些在城市工作的务工者把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人抚养,致使留守儿童成为一个数量极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可以说,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连带着打工者的生活,打工者父母及子女的生活,反映的必然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生存状况,揭示的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念书的孩子》就是一部反映当代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的作品:九岁的小主人公路开,父母为生计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在老家生活;后来爷爷因病去世,路开只好随父母到城市借读。就作品的结构设计来看,作者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当下的生活状况,更在寻找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出路。在当代反映留守儿童生活的作品中,《念书的孩子》是正面表现且极有深度的一部。

  前些年,由于“快乐文学”观念的倡导,儿童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各种调皮捣蛋古灵精怪的儿童形象。这些作品随后受到了庸俗、浅薄的质疑,于是一批反映儿童生活和内心苦难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但很多作品都写得过于沉重,其中一些作品甚至对儿童的苦难进行了极为夸张的描写。如何正视儿童生活和内心的苦难?如何教会儿童正确面对死亡?这是保证儿童内心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念书的孩子》很好地处理了儿童生活和内心苦难的问题。离开父母的路开,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思念,时时会和被他收养的流浪狗“小胆儿”相顾流泪,心中的苦楚难以言表。生活中,生病的爷爷对他的照顾已经力不从心,他每天早早起来自己做饭;在爷爷离世后的一段日子里,更是一个人独守空旷的旧房子,忍受着内心的恐惧,和“小胆儿”一起靠硬馍凉水度日。特别是,一个九岁的孩子,经历了煤气中毒的爷爷如何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又亲历了爷爷在自己身边静静地离世。就内容来说,《念书的孩子》是一部关于儿童如何面对苦难、面对死亡的文学作品,但是阅读作品的时候,读者不会有惊悚感,作品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同时,又保持着积极、健康、阳光的基调。

  其实,作品的感人处、催人泪下处甚至并不在对苦难的书写上,而在于对亲情的描绘上。作品通过一个个温馨感人、发人深思的生活细节,对开开的可爱懂事、燕子的善良活泼、朱靓的精明多谋、爷爷的慈祥宽厚、老师的责任爱心等都做了非常生动的刻画,使一个个人物形象显得异常鲜活。而且,这部作品相较于很多儿童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写出了儿童内心生活和经验的复杂性。比如路开和爷爷生活在一起,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却无日不在,对爷爷说似乎是在表达对爷爷的不亲和不满,不说内心又异常酸楚,于是就在作文中讲,就和同样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小狗讲,并因此把“小胆儿”看作亲密的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后,路开又时时思念爷爷,思念“小胆儿”,一个人悄悄拾废品卖钱打电话给“小胆儿”念书。这些细节都很好地表达了儿童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经验的复杂性。也正因此,作品才更具真实感、更见深度、更有艺术感染力。

  从追求“快乐”到表现苦难,从流于庸俗到失之坚硬,儿童文学创作常常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对苦难的表达不一定意味着文字的坚硬干涩,它一样可以写得生动有趣。在这方面,《念书的孩子》处理得非常到位。作品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和问题都变得生动起来,变得趣味盎然。这部作品除情节构思、人物塑造做得非常好之外,特别注重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作品中,开开与爷爷有大量对话,除推进情节、日常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外,作品还设计了一系列很有趣的问题,比如胡子比头发晚生20年,为啥比头发白得多?狗为什么四条腿?当开开以儿童的理解向爷爷解释这些问题时,文本变得活泼有趣。此外,作者孟宪明同时是一位民俗学家,作品中有大量民俗方面的描写,比如春节请去世的爷爷、奶奶回家等。这些民俗不仅是人物生活的文化基础,它在增加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厚度。

  “小胆儿”堪称《念书的孩子》的第二主角。这只被开开收养的流浪狗,在开开看来,和他有着相同的命运,因此二者之间形成了很好的互文关系,对强化作品的主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小胆儿”也是推进情节展开的一个必要道具,没有“小胆儿”,作品整体的叙事就难以进行。更重要的是,灵巧善解人意的“小胆儿”作为作品的一个重要角色,使作品具有了动物小说的许多元素。作为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比设置一个可承担同样功能的人物角色更有趣味,更能抓住读者。

  苦难中体现出真情、真情中见证着成长,轻松包裹着严肃、趣味包裹着知识,不时让人会心而笑,又不时让人眼含热泪,文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兼具,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而《念书的孩子》正是其中的一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