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微文化是多维的——“微时代微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3日10: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蒋 璐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下,中国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如今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出现了所谓“微时代”“微文化”等概念,这种新型的文化、审美理想和生活方式,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已成为人文、社会学者以及政府决策部门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为把握社会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最新趋势,近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与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微时代微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微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者普遍认为,面对微时代的挑战,不能仅仅被动地去认识、接受和应对,而应该主动思考、出谋划策。微时代的微文化发展需要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微时代的社会治理也需要强调基层自治,倡导法治,设立标准,努力探索微时代实现社会平等、个性自由的有效途径。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本次会议策划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陶东风在发言中提出,当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这些以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和赛博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重新定义了我们的时代。“在以福特主义为纲领的现代化大工业时期,‘大’成为备受推崇的发展方式、文化诉求和美学理想,在‘唯大是求’的发展模式下,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大强度。‘大’让我们感到紧张、压抑、沉闷、无个性、千篇一律,它甚至已经成为典型的现代文明病。而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的来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陶东风认为,在“微文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它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随着这种技术向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的渗透,大众逐渐体会到“微”其实是一种更亲切、更随和、更灵活、更个性化和更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微文化生活让人们回归到自身。“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也不仅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由于传播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样态的转型。“微时代的政治在原有的宏观政治层面又增加了微观政治,更加世俗化和平民化的微观政治,正在丰富着政治话语和参与方式,参与群体也更加草根化。在经济层面上,微时代的经济是后福特主义的经济,是以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经济,是更加关注品质而非一味追求规模的经济,微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它提供的服务也更加无微不至。在文化形式和社会心态层面上,微文化是不同于现代性大叙事的小叙事或者微叙事,是一种祛魅时代的平民文化,去精英时代的草根文化。微文化带来更高程度的自主性,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信息单向传播的弊端,建构新型对话交往空间。”他说

  陶东风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微文化理解为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微文化也存在制造信息垃圾、易于传播谣言等问题,造成人际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这些都需要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给予关注。因此,有必要深刻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充分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也充分警惕它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术推动文化革新和社会治理

  微文化离不开微技术,其中,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的现代传播技术为微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胡军认为,技术是世界变化的原动力。微时代的技术更新速度前所未有,必将带来社会新一轮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体现在三个层面:信息传播的扩展、新技术的应用和更深层面的知识性原理的更新。他认为,微时代的传播方式带来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问题、碎片化和整体化的问题,都需要从以上三个层面给予分析。微时代的讨论不仅要关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更要考虑其背后的知识性逻辑。研究者应该关注微时代的技术原理和知识性动力,把握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未来走向。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当今世界传播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表现为从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方式转变为点对点的网状传播,由此带来媒介与通讯的合一、传播与接受的合一、信息与生活的合一。文化的部落化带来社会的多元与分化,对社会认同构成挑战。面对挑战,政府应善用大数据,找到微时代主流话语的空间。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则将微文化时代的社会状况总结成“五化”,社会的扁平化、事件的偶发化、情绪的焦虑化、生活的精致化、精神的超越化。“这就要求主流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具体应该做到‘四跨’:跨平台传播、跨群体整合、跨代际、跨文化。为此,政府在应对微文化时需要贯彻‘三改’,即改语码、改观念、改结构。”他说。

  多维理解“微文化”

  由于微文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此次会上,各领域的学者也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分别对此进行了阐述。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民安认为,微文化的发展有三个趋势:首先是机器趋微,机器进化从大型到微型、从工厂到家庭、从单一功能到多元功能;第二是信息趋微,任何微小的事件都可以成为信息,信息传递多中心化、碎片化;第三是机器使用者趋微,手机等使用者呈现低龄化特色。由此导致现代社会呈现三个效果,即信息碎片化、工具娱乐化和深刻性反思的匮乏,这可能引发超越化视野的丧失。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认为,微文化是指在短促时间、细微容量或细小渠道中传输的特定共同体生活的价值系统及其象征形式。他认为,微文化兼备辅助性与主导性两重性特征。首先,微文化以大文化的存在为前提,是相对而言的,微文化是一个辅助性的概念,无法独撑文化领域。另一方面,微文化有可能对大文化构成挑战,冲击主导文化。他建议,“微而深厚”是微文化发展的目标指向,微文化对大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平衡和警示意义。

  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殷强介绍,截至今年5月,我国有近800万人从事微文化、微传播产业,其工作领域集中在硬件生产、软件编辑和电子商务。其中,针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深圳几个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区的调查显示,微文化从业者正在形成一个重要阶层,他们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已经与传统媒体行业相当,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会上,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还就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她提出,目前,网络文学正在成为类型化小说的基地,进而可能成长为主流文学。网络文学的受众广泛,代表了中国人文学梦的恢复。网络文体变化的新趋势是,小说连载的篇幅越来越长,而内容冲突出现的周期越来越短,读者的阅读体验是碎片化的。微小说和微博体的流行,使民众在影像时代更多地介入文字。微博、微信也为作家提供了自媒体的发布平台。

  一直关注中国微电影发展的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盖琪也从微电影的领域对于微文化进行了分析,在她看来,微电影不仅是一种自足的艺术形态,还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青年中实现代际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她建议,政府应该给予青年微电影创作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包括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严肃赛事、避免过度商业化、鼓励国际交流等,甚至可以设立专门试点,将微电影创作当做青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重要创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