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青年创作系列研讨·“80后”批评家研讨会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15日07:41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晓晨

  青年批评家在成长

  ——青年创作系列研讨·“80后”批评家研讨会举行

  文艺事业的繁荣由创作和批评的繁荣共同构成。创作和批评互相激发、互相促进,推动构成了健康、良好的文学生态。近些年来,一批以“70后”、“80后”为主体的青年评论家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以鲜明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姿态进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领域,面对文学现场发出各自的声音。他们的出现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话题、新的个性和新的风格,成为文学批评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

  与作家等其他门类的艺术家相比较,许久以来,批评家的成长似乎略微有些艰难。尤其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崭露头角的青年批评家需要什么支持,他们对文学生态尤其是批评生态的建设能做些什么,该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等问题,都直接关乎着青年批评家的成长。5月13日,青年创作系列研讨·“80后”批评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邀请部分在京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展开探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并讲话。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理论批评委员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梁鸿鹰主持会议。

  李敬泽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缘起和背景。他说,2013年9月,中国作协将举办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因此,眼下召开的包括“80后”批评家研讨会在内的青年创作系列研讨,旨在梳理近些年青年作家批评家的创作情况和态势,总结思路和经验,研究文学如何在急剧发展的时代生活中发挥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本次研讨会的对象为“80后”批评家,他们其实代表着整个青年批评家群体。中国作协特别关注他们的成长发展,并始终在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支持。每一个时代都该有属于这一时代的批评家,年轻一代应该重点思考批评对于建设健康的文学生态该发挥什么作用,面对眼前的文学现场,批评能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

  与前辈批评家相比,“80后”批评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虽时日不短,但他们在文坛上以及在普通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却是有限的,尽管许多人的研究视域、观点方法得到了学界的肯定,他们的才华和批评的艺术品质也为前辈称道。对此,阎晶明认为,这对“80后”批评家而言也是一种历练。文学批评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是一项需要坚守的事业。今天的时代和文学众声喧哗,批评不再像上世纪中后期那样受到重视,但这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有时候土壤太过滋润可能不利于批评家成长,一直处于呵护下的批评无法获得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批评家除了关注作家作品外,还应当多做‘脑体操’,关注个人批评观的建构。”

  虽然大众尚未给予“70后”、“80后”批评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但批评界及各文学期刊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发言平台和成长空间。雷达、吴义勤、程光炜等认为,“80后”批评家的成长平台在不断扩大,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一代批评家思想敏锐、视角独特,理论储备比较扎实,尤其注重在务实中求新。无论是关注同代作家作品,还是重评当代文学经典,都显示出了一定的敏感和锐气。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研究又较多呈现出学院派风格,更偏重对文学史事实的论述和已有成果的进一步阐释,批评的问题意识和当下性稍逊一筹。白烨就提出,应该在坚持学院派风格的同时,多关注类型文学、网络文学、青春文学等流行的文学话题和问题,增强批评的介入性、针对性,辐射更多作家和读者。有专家指出,造成这种现状可能由于他们对理论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作品的兴趣,还是应该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

  南帆、陈晓明、吴秉杰等则就批评的具体方法同青年批评家进行交流。如何界定历史、历史化书写等文学批评中的关键词,激发了几代批评家的对话。许多学者认为,青年批评家尤其关注文学对历史的处理方式,文学对历史的观照说到底应该是一个美学问题而非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历史的叙述与当事者的感受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也是值得探讨的。

  虽然不同时代的文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文学批评终究还是一种美学批评,批评的文风及其所彰显的学风对批评家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几位文学刊物的主编林建法、张燕玲、高建平、李国平等通过各自的刊物发现、培养了许多批评新秀。他们认为,“80后”批评家所展示出来的才华已经有目共睹,但仅靠才华的支撑无法走得更远。批评家的思想、情感、立场、兴趣、态度等是关乎批评观的根本,青年批评家要有足够的耐心处理这些问题,扎实地做学问、写文章。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特别注意文风和学风的问题,把个人的才华和学养融入到对具体文学现象的认知及阐释中去。

  “80后”批评家代表杨庆祥、金理、黄平、刘涛、何同彬、傅逸尘等对前辈们的关注与支持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同时结合批评实践回答了如何面对文学与时代的问题,并探讨了当下青年批评家的现状与前景。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彭学明、何向阳、李洱、陈汉萍、方宁、李朝全、李东华等。(李晓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