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文学界纪念孙犁百年诞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15日07:41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余义林

  为纪念作家孙犁诞辰100周年,由中国作协主办,天津市作协、天津日报社、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孙犁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5月14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并讲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主持会议。

  孙犁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以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荷花淀》《嘱咐》《芦花荡》等短篇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孙犁也因此被誉为“白洋淀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作家。百花文艺出版社近日还推出了一系列与孙犁有关的作品。其中尤以九卷十册函套精装《孙犁文集》(补订版)最能代表孙犁创作的辉煌成就。该作在既有版本的基础上增补了当年未及收录的孙犁最后两部专集和首次披露的大量书信,同时,对全部作品进行了重新分类和编排,囊括孙犁在小说、散文、诗歌、戏曲、文艺理论、杂著等方面的创作精华。

  铁凝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孙犁的文学成就,对其文学作品的美学风格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贡献给予了肯定,认为孙犁对人民的深邃情感、对文化的悉心守护,他真诚坦率的人格以及对青年作家的呵护与关爱让人敬佩。铁凝说,纪念一位作家的最好方式是回到他的作品。一个作家最深邃的生活,不在他的日常起居,而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他的欢乐与痛苦、他的希望与绝望、他灵魂的底蕴,无不凝结于此。对于像孙犁这样人品与文品高度一致的作家,就更是如此。可以说,孙犁的作品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中,孙犁不刻意于写战争的残酷,而去书写抗日战争时期坚忍不拔、携手相助、乐观豪迈的中国军民。那些代表着“美”与“善”的女孩子们,就是作家心中人民的代表。

  铁凝还谈到,孙犁的作品经得起一读再读,至今仍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其语言魅力值得关注。孙犁曾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读他的作品,不难感受到语言在千锤百炼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润泽的神采和深厚的力量。语言对于一个作家的意义,是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的。在某种程度上,语言不仅仅是形式,也是内容,是思想。

  孙犁一直关注着青年作家的成长,给予许多年轻作者热情的鼓励和及时的引导。铁凝说,自己刚刚踏上文学道路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夜里走山路,有凉风扑面、神清气爽的时候,也有四顾茫然、不知所以的时候。这时候,一封信或几句话,都能点亮文学的灯火,照亮前面的路。在我心目中,孙犁就是那位提着灯的宽厚长者。如今孙犁先生不在了,我想大家都愿意像先生对待当年的我们一样,同心协力,做一些“引导、打杂和清扫道路的工作”。惟愿文学的灯火生生不息,照亮人生,照亮人们的心,用温暖、炽热的能量鼓舞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前行。

  李冰在会上谈到,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学习和纪念孙犁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把自己的人生融入祖国的命运和时代的洪流,坚持以自己的笔记录历史和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对文学和生活充满真爱与热情,以深厚的情感为人民书写;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把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讴歌当做自己的使命,守护艺术良知,尊重艺术的规律;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把“正能量”注入文学作品,为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把自己的文学梦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为人民写作。

  张炯、从维熙、万镜明、管士光、曾镇南、浪波、滕云等先后发言,他们以真诚的情感和语言,评价了孙犁的文学成就,缅怀了他坦率的为人和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与会者认为,孙犁是20世纪卓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作家之一。孙犁的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人民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及“文革”之后,其中尤以在1945年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时表现出了逐渐成熟的风格。他的作品清新甜美,有时代的氛围和历史气质,富有人情味,所刻画的众多人物构成了冀中地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永生不朽的生动形象画廊。纪念孙犁百年诞辰,既是为了缅怀他为我国文学所作的历史贡献,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文学精神。

  参加会议的还有李敬泽、吴义勤、何向阳、白烨、阎纲、吴泰昌、冉淮舟、林希、赵玫、张学正、闫立飞、郑法清、关仁山、尧山壁、杨振喜等。孙晓达、孙晓平代表孙犁家属与会。

  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李华敏代表出版社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新出版的《孙犁文集》。《天津日报》副总编辑曹凤彦也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送了《孙犁文集·天津日报珍藏版》。(余义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