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老工业基地与都市文学研讨会举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3日11: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徐虹

  中国文学如何弹响“钢的琴”

  老工业基地与都市文学研讨会举办

  一部几年以前由导演王兵执导、反映中国重工业基地沈阳某大型工厂现实生态的纪录片《铁西区》,在日前召开的“老工业基地与都市文学研讨会”上被重新提及——工人们在休息室和浴室里无聊调侃、讲下流笑话、谈未来出路;小组长在车间里宣布大家下岗的消息,数月过去,仍有工人返回工厂寻找可以卖钱的物件;病休工人躺在简陋的疗养院里百无聊赖,呆对唯一的电视机看歌舞晚会。“无论何种娱乐都无法令他们激动。他们不再对生活有所要求,只关心‘公家’能给多少抚恤金”。当年,这部长达八九个小时的纪录片以《工厂》、《艳粉街》、《铁路》等三部分详尽呈现了当今中国某些工业人群的生存处境和面临问题。它被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评论家孟繁华称为“当今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一抹亮色”。同时在会上被反复提及的还有以上世纪90年代东北某工业城市为背景的电影《钢的琴》——某钢厂工人下岗后迫于维持生计,为给女儿买一架钢琴而四处受挫,最终在破败的厂房中用废弃钢铁亲手制造出饱含父爱的“钢的琴”。

  “老工业基地与都市文学研讨会”由沈阳《芒种》杂志社、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主办。据悉,今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0周年。沈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关蓉晖说:“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回顾其发展历程,有一大批文艺佳作为之真情礼赞与热情讴歌;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开局之年,老工业基地更面临着转型与升级。她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向纵深推进,以工业和工人群体为着眼点的工业题材正在成为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大重点。《芒种》杂志社主编张啟智说:“追寻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踪迹,旨在将书写现实与回顾历史结合在一起来思考新中国工业的兴衰史。”他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老工业基地作出的具有哲学深度的生活体察、细致审视和现实思考、文化批判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有多少人自觉意识到,在如此繁盛的工业社会中钩沉着厚重深沉的历史谱系?因此,对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变迁的书写,需要放在整个当代文学的整体框架中考察与审视。”

  “当今,关于老工业基地的文艺作品多少带有历史的悲情”,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评论家李敬泽说:“老工业基地是共和国的长子,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经过了痛苦剧变。这本应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题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他说,老工业基地还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态和精神气质。即,工业城市、工业区往往存在着独特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风情礼俗,这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都具有特殊价值。”评论家孟繁华亦多次谈及《铁西区》与《钢的琴》。他说:“中国最成熟的文学题材是乡土文学或被称作农村题材的作品。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面临的许多重要现实问题,都应该被着重书写。”他谈到,最近《人民文学》推出的“非虚构”栏目先后刊出梁鸿了的《梁庄》、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潇湘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重大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中国文学如何弹响‘钢的琴’?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关,与国家、民族的现实与未来有关。它不应当仅和天上的事物、想象的事物等虚无缥缈的叹惋联在一起,它应当与中国的命运联在一起。”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学实录了其进程的各个阶段,以此为主脉的都市文学日渐声隆。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现代化工业进程给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此为基因的文学创作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之间互相关联——都市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工业元素之中,不可或缺的工业生产也日益完善着都市文明。然而就文学创作而言,反映都市生存状态的文学叙事——都市文学却日渐成为当下文学创作的主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提出了由此产生的悖论。他说:“老工业基地给人们的联想是厂房、车间、工人俱乐部,连带出过去常常提到的‘工人老大哥’,其代表性歌曲是《咱们工人有力量》;而都市这个概念给人们的联想是商业、娱乐、金融、房地产,它的主流人群是新中产阶级。”他谈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最快。但是,中国作为制造业中心却没有配套的文化,即,没有蓝领文化。“而小资及白领的文化似乎成为引领社会时尚、价值观的主流,这相当不合理。”也有70后作家由此谈到当今都市文学的误区,认为小资和白领一直被作为都市文学的主角和代言恰恰屏蔽了生活的真相。“因为,都市中有多层多级的群落,如,知识分子、手工业者或者普通市民阶层,他们也应该进入都市文学视野而作为一种资源被叙述和呈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才真正汇集成为生活的主流。历史的巨象每走一步都地动山摇,只有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生活在翻腾的层浪里”。

  以老工业基地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和都市文明的关系,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文艺报》总编辑、评论家阎晶明认为,以往一提到都市文学就想到时尚、夜生活、张爱玲和花边新闻。“狄更斯作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所陈述的那个时代有着与老工业基地类似的生活样态——遭受污染的城市、加快的生活节奏、庸俗的平民。都市文学与老工业基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完全可以并生共存。”他提到上世纪90年代作家李铁的作品《乡间路上的城市女人》、《乔师傅的手艺》充满了铁锈的味道。“因此,不要狭隘地理解为只有关于北、上、广的作品才叫都市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评论家白烨提到几部值得注意的作品——《原动力》及后来的《火车头》、《乘风破浪》、《机器》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评论家陈福民从《铁西区》、《钢的琴》谈到当前创作的“自然主义态度”。他说:“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姿态非常重要。即,尽量的全栖和客观。在这个意义上,在处理老工业基地和都市题材的时候,作家要清楚自己的脚踏在哪一个门槛上。”

  事实上,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带来了多种变化。无论是都市文学还是乡村文学抑或工业文学,关注的核心始终是“人”。因此,评论家孟繁华提出,“有作为、理想、抱负的作家都应当关心现实生活的重大事物,关心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关注正在变化的世道人心。”他期待以老工业基地为重点的当代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能够真正震撼灵魂、触动内心。众多专家的观点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无论哪一种文学都应该从不同路径、由表及里地探究的“精神生态”,这样才能真正弹响中国文学的“钢的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