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萧红作品是文学富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6日10:26 来源:黑龙江晨报 吕盈

  电影《萧红》于月初在哈首映,3月25日,哈市呼兰区政府召开了萧红精神研讨会。会上,作家萧红在世的亲人她的侄子张抗作为授权方,首次向媒体表达了对萧红作品价值及电影《萧红》的一些看法。

  “萧红亲属”

  不是一个

  荣誉称号

  作为萧红先生的亲属,张抗一直以姑姑为荣。他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再三告诫儿子提及萧红要谨慎。为防止掺杂感情导致萧红研究有所偏颇,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随便品论萧红,这使得张抗在提及萧红时格外注意措辞。几十年来,萧红的族人并未因“萧红亲属”的称号而得到什么物质上的“实惠”,但是这一称号给族人带来的精神上的财富,却是无可匹敌的。

  张抗觉得电影《萧红》“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风格,引人深思的同时也增强了观赏性。张抗曾和编剧乙福海聊过很多次萧红的人生经历,又帮助《萧红》剧组还原萧红真实的生活,也让自己从读者和观众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萧红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姑姑。脱离了亲人视角去冷静看待,让张抗加深了对萧红的理解,更为自己与姑姑的血缘关系而自豪。

  萧红作品是

  文学富矿

  说起素未谋面的姑姑,张抗滔滔不绝讲述了很久,让他高兴的是萧红作品中的人文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萧红就已经提出了文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理念,本着这一思想,她一生都在为理想创作、描述大众的人生。这位传奇女性在世时全身心创作,留下了优秀作品,在文学史上有浓墨重彩,逝去后仍然在历史星空中闪烁,成为文学界乃至全人类永恒的记忆。

  张抗认为,萧红以探求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毕生追求。她在其作品中师承鲁迅先生的笔锋,不为世俗和时世所累,以唤起民族的觉醒为已任,面对灰色的人生和社会,嬉笑怒骂,毫不妥协,以力透纸背的深度和独特的语言艺术,反映了对国民愚昧的深深忧虑和重铸国民精神的热切期望,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强烈关注,充满了批判的力量。她的故乡情怀使她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

  情感生活仅是萧红人生的一个侧面

  上世纪90年代,我省曾拍摄过一部《萧红》,影片中过多描写萧红的感情生活而不着重探讨其思想内涵,让张抗感到遗憾。为了避免相似情况再一次发生,这次电影《萧红》的拍摄过程中张抗先生多次参与研究讨论,力求在观众中为姑姑正名,让大家正确理解萧红的思想。

  张抗表示,萧红首先是一位关注人民颠沛流离疾苦生活的作家,其次是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主义作家,最后才是情感丰富勇于抗争的普通女性,品读萧红就要摆正这三种身份间的关系。

  张抗说,“萧红与萧军的分手并不仅仅是感情问题,更是因为两人文学理念的冲突。两个人情感上是互相眷恋的,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萧红的一生,是充满了责任感的一生,她对待感情时也是如此。张抗和萧红的研究者都不希望这位伟大的女性因为自己的个人生活而被亵渎。

  他同时认为,电影对女作家情感描写过多,从个人情感角度描述萧红,没有全面反映出萧红的文学价值及精神实质,是有些遗憾的。但在萧红逝世百年后,有一部影视作品从情感方面来宣传萧红,也算是一种尝试。

  电影上映 掏钱请朋友看《萧红》

  张抗谈到,在看到《我们的萧红》(电影《萧红》原名)后,他多次同编剧和导演商量,尽量求同存异,并在电影剧本授权书中提出了必须修改的几处情节:如删掉陆哲舜、李洁吾等人,减少性爱和情感镜头,修改萧军、端林、骆宾基之间“成仇”、“抛弃”等定论细节,强化萧红父亲和继母抽长杆烟袋的镜头,实际上萧红父亲是不吸烟的;添加萧红被软禁在家,透过窗户看到农民推磨、刨冻土豆为食,为以后的创作增添体验的情节,和上海8·13后,萧红不顾安危求助鹿地亘夫妇,体现民族大义和人文关怀的情节,尤其是要增加萧红在港介绍内地情况,作品出版和与端木看哑剧《民族魂鲁迅》等重要情节,增加观众对萧红这位文学家的感官认识。但由于影片篇幅所限和后期制作等诸原因,张抗提出的意见在影片中只得到了部分采纳。

  电影《萧红》公映前后,萧红热度不减。香港女导演许鞍华执导的《黄金时代》也是描写萧红人生的,由著名女星汤唯主演。张抗在与许鞍华等编导人员交流时,特别强调了萧红的文学价值及其精神实质。之后,中央电视台六频道委托拍摄的六集数字电影《呼兰河传》、歌剧《萧红》也有意开拍。面对其他萧红题材影视蜂拥而上、良莠不齐的局面,张抗婉言表示,后两部作品应当再调整、沉淀一下,不宜立即开拍,并具体提出了对歌剧《萧红》的修改意见。

  在得知电影《萧红》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上海电影节单项奖,并在哈尔滨公映后,张抗拿出钱来请多年来关注萧红的各界朋友到影院观看,和自己一起欣赏体味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传奇一生。

  张抗认为电影《萧红》的画面是唯美的,一些情节十分感人,很多观众在看过电影《萧红》后,表示深深为萧红所吸引、打动,要进一步阅读萧红的作品,从而完整地把握萧红,这正是作为萧红家人的一丝慰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