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军旅文艺“进军”大众市场之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7日14:54 来源:中国作家网 钱晓虎 刘 伟

  军旅文艺“进军”大众市场之后

  ——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战友精品剧目演出季”启示录

  12天,4台,9场!

  今年早春,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4台精品剧目《红楼梦》《红星照耀中国》《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现代京剧交响演唱会》亮相首都天桥剧场,赢得广大观众热烈掌声。

  掌声的背后,观众、创演人员、部队领导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军旅剧目为何受到大家的喜爱追捧?什么样的军旅文艺作品才能抢占大众市场、在观众心中留下烙印?

  出精品,牢记军旅文艺的立身之本

  舞剧《红楼梦》率先登上天桥剧场舞台与首都观众见面。该剧用色彩缤纷的音乐配合舞蹈表演,将中国古典戏剧元素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使现场观众陶醉在亦真亦幻、时空交错的精彩剧情之中。

  作家王蒙看完舞剧《红楼梦》后评价:“很精彩!很唯美!黛玉、宝玉、王熙凤3个人物刻画成功!对文学原著把握和提炼到位!演出很成功!”

  话剧《红星照耀中国》以一名外国人的视角,用独辟蹊径的构思、充满哲理的思考和诗化的语言,生动客观地再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和革命精神。

  剧中主角斯诺的扮演者王旭峰谈及内心感受时说:“我一直把自己当作这个话剧的感受者,力求通过对斯诺性格的刻画去准确塑造好真实自然而又充满浪漫色彩的人物。”

  军旅国粹《现代京剧交响演唱会》演出开始前一个小时,天桥剧场外就聚满了来观看演出的京剧爱好者,许多老人手里攥着票,精神抖擞地立在寒风中等待入场。

  “今天来就是想现场看看那个叫丁晓君的姑娘,以前经常在电视里听她唱,这孩子的嗓音真耐听!”一位70多岁的大娘硬是拽上老伴坐了很长时间的地铁来看演出。

  “接过红旗肩上扛,接过先烈手中枪……”新版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中吴清华的扮演者丁晓君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演唱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许多老戏迷看完演出后大呼过瘾。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看完丁晓君的演出很是欣慰:“小丁的唱腔一咏三叹、激情飞扬,无论唱腔、身段、精气神,都让人眼前一亮。年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的京剧艺术后继有人啦!”

  翻看战友文工团的剧目长河,一部部优秀作品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经典。文工团团长李劲说:“不断推出精品,是战友文工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军内外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立身之本。”

  接地气,寻找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多年来,创作更多接地气、生动反映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是“战友人”不懈的艺术追求。他们把创作的触角深深扎根在人民中间,寻找文艺创作的源头 活水,深入田间地头,向老百姓请教,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把一部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摆上广大观众的精神餐桌。

  《西柏坡组歌》的创作过程,便是一次次深入生活采访体验的真实写照。该剧从立选题到舞台呈现整整3年,其中采访挖掘资料近两年。歌词中的很多细节,都是当年生活的原样再现,生动而传神。

  词作家王晓岭、作曲家印青带领主创团队先后20余次深入西柏坡和太行山区的村村落落,寻访过82岁的民间词作者、86岁的老妇救会长以及诸多民间艺人、党史军史专家和当地干部群众。词曲创作一年多,查阅的书籍、资料不计其数,足迹遍布河北、山西。

  《发报机的号角》就是根据当年周恩来副主席的一句话“一不发人,二不发枪,只发电报”而来,形象彰显了中共领袖们指挥三大战役的非凡气度和前线将士们摧枯拉朽解放全中国的英雄气概。

  《地图上的红线绳》情节来源于当时一个真实故事:那时作战标图没有红蓝铅笔,老乡们听说后送来了红线绳,用缝衣针钉在地图上,变成了红箭头。正是歌中唱的“针头线脑管大用”的简陋,创造了伟大的战争奇迹。

  重传承,让主旋律作品受捧大众市场

  1937年,战友文工团的前身“抗敌剧社”成立于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从成立之初,“战友人”便开始了自己以文艺做刀枪,弘扬主旋律,把舞台当战场的战斗历程。

  《长征组歌》和《西柏坡组歌》均取材于中国革命的厚重土壤,许多人物、事件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战友人”对这些历史史实进行再创造, 在其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和时代精神,用艺术的形式打造红色经典,并将军事文化中的英雄主义气概跟当下中国人的精神需求相契合,让主旋律作品真正为大众百姓 所喜爱。

  谈到为什么要创作《西柏坡组歌》这样一部主旋律作品,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化处干事王永生说:“当前,社会上、网络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抛出种 种扭曲贬低中国革命历史的庸俗论调,年轻一代或多或少受到蒙蔽。推出这样一部弘扬中国革命光荣传统、彰显中国人主流价值理念的主旋律作品来激浊扬清、以正 视听,是我们军旅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责任。”

  《红星照耀中国》也是一部主旋律色彩很浓的作品。该剧在艺术风格上尊崇话剧的本体特质,不搞说教和媚俗的东西,采用独特的结构手法,力求人物生动鲜活,情节真实自然,将思想的光华都蕴含在鲜活的人物形象与自然流淌的情节中,完全符合时下观众的观赏习惯。

  在塑造领袖人物时,他们避开高、大、全的塑造手法,更多地展现领袖人物平实、谦和的一面,让领袖有血有肉,更接近于生活、接近于观众。在舞台呈现上,将功夫花在了深刻挖掘主题、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潜能上,而不是奢华的舞台包装。

  作为国粹的京剧,如今也受到社会文艺观赏多元化的冲击,正面临着地盘缩小、受众减少、越来越被边缘化的窘境。战友文工团作为全军惟一保有京剧队 伍的专业文艺团体,始终把弘扬和振兴国粹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不仅坚持传统剧目的演出,还在探索军旅京剧艺术的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创演了不少现代题 材的剧目,努力让京剧离老百姓的生活更近些。

  对此,北京军区政治部领导认为,军队文艺团体只有充分发挥好文艺的“轻骑兵”作用,紧扣时代主旋律,用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丰富充实主流文化、抢占大众市场,才能让主流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

  强人才,胸怀使命攀登艺术新高峰

  一台台精品的背后,是一批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

  去年,在《西柏坡组歌》创排的节骨眼儿上,恰逢北京最热的日子。当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机关领导和创作人员围着桌子上的作品文本废寝忘食地研 究、探讨,有时为了一个场景、一个句子,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全然不顾汗湿衣衫。那段时间,北京军区政治部机关和礼堂彩排现场的灯光一亮就到深夜。

  熟悉京剧艺术的人都知道,丁晓君尽管年轻,但已是近年来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后起之秀。自2001年走进军营,她将汗水洒在了排练场,嗓子经历了多次失声又复原,终于在京剧艺术的舞台上一飞冲天。

  2013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她随《红色娘子军》剧组到部队巡演,就在第三场演出的前一天,突然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丁晓 君的精神世界几乎坍塌,而她又在剧中担任女主角,角色无人可替。演出迫在眉睫,刚强的她强忍心灵剧痛,擦干眼泪按时登场。台上的她还是那样扮相秀美、字正 腔圆,一招一势准确到位,不知内情的人断然看不出她的内心正经历着怎样的煎熬……

  用艺术作品锻造文艺人才,靠德艺双馨提升艺术水平,是战友文工团不断攀登艺术新高峰的一大法宝。近几年,该团老中青艺术家们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向着明天续写更加出彩的篇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