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易中天新书被指口语化 回应:网友的评论不靠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9日15:12 来源:南方日报

  昨日,历史学者易中天携系列新书《易中天中华史》现身南国书香节,举行题为“探寻历史真相之旅——中华根”的讲座,吸引近千市民入场追捧。讲座上,易中天根据新书《易中天中华史》的前两卷《祖先》和《国家》的内容,为观众解读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他表示,“中华文明是唯一存留下来并延续至今的古文明,在延续至今的文明当中,唯一没有信仰的,但同时它又是具有世界性的”。

  在谈及中国人的信仰问题时,他指出中国人的“信”倾向实用主义,“有鬼神无宗教,有崇拜无信仰”,但在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基础发展之上,中华民族一直有核心价值。在他看来,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潮流中,“过去任何其他国家的模式和方式,都不适用于中国”,中华民族现在必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新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任务并且继续为世界文明做贡献。

  南方日报:您说过不喜欢这套《中华史》被贴上“通史”的标签,网友评论这套书的特点是“口语化”,那您怎样定位它?

  易中天:网友的评论不靠谱。刚好相反,我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口语化。新书好读不等于信口开河,一部严肃的正史要写得好看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当我们看西方人写得好看的史书时,我们就要想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干嘛非要把“正史”和“好看”两个部分割裂开来。

  南方日报:虽然这本书是中华史系列,但像第二卷《国家》里面用了很大篇幅去讲雅典城邦民主、古罗马、美国精神等内容,您研究的横切面是十分广的?

  易中天:我们现在就是缺乏一部全球视野的中华史,也缺一部中华视界的世界史。西方人写的世界史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往往是不着调的,因为他们要了解中国人实在太难了。因此,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自己的立场考量中国,而我们以往的中国通史往往仅限于中国范围不涉及国际社会。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所以我要写一本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华史,这是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南方日报: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如17世纪尼德兰的画家伦勃朗要收100荷兰盾的学费,相当于中国的十二两纹银,注解中有相当详细的换算过程,这样的细节会不会有点自找麻烦?

  易中天:必须严谨,严谨是职业道德,有一些读者是很较真的,不演示换算出来会觉得你是在信口开河,我坚持仔细写书,我希望读者能够跟着我一起走完这段路。我希望找到这个社会发展方向的原则——“人类文明,共同价值,实事求是,推进共识”。也许36卷《易中天中华史》写完之后我能给出答案。

  南方日报:您今年初还尝试了和李蕾一起主持节目《一起聊聊》,从被访者转变为采访者,心态有什么变化?

  易中天:这个节目有一个共识——不预设答案,让嘉宾畅所欲言。以前我们老要标准答案,但这有什么意义?另外,要保证节目的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如果嘉宾有不想回答的问题,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有可能都通过媒体播出去。没有“是或不是”的陷阱性问题,好的媒体人是要让你的受访者尽量说出真话。(记者/周豫 实习生/冯梓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