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吴小如文集》(全十卷)编辑出版
来源:中国书籍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武斌  2022年06月28日08:22

在古典文学领域,吴小如先生的研究通达广博,有“乾嘉学术最后的守望者”的美誉;在戏曲研究领域,吴小如先生自幼便喜爱京剧,是著名的戏曲史家、戏曲评论家,与刘曾复、朱家溍并称京剧批评界的“三大贤”;在书法领域,吴小如的父亲是被启功先生称为“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的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在父亲影响下,吴小如终成一代书法大家,两辈人共同开启了“吴门书风”;在学术研究领域,吴小如先生批评当下学风、订正讹误,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伪学术”抨击得毫不留情,有“学术警察”的雅号。

《吴小如文集》(全十卷),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

2022年4月,十卷本的《吴小如文集》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吴小如先生的众多著述首次以文集形式与读者见面,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吴小如先生著作合集。十卷本文集的出版,既是对吴小如先生一生著作的一次系统整理,是一项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也是为后进精研吴小如学术文化精神、弘扬先生德业而奉献的文化大礼。

吴小如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戏曲评论家、书法家、诗人、教育家,在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称为“多面统一的大家”。他先后受业于朱经畬、朱自清、沈从文、废名、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其为人为文得到了章士钊、陈寅恪、梁漱溟、魏建功等学术大师的认可和赞赏,被文化大家邵燕祥誉为“是我们那一代治古典文学的顶尖学者”。

吴小如先生学识渊博,被称为传统文化的“通才”,他的学生回忆:“他讲课讲得很好,讲戏剧时能唱,讲唐宋诗词时能吟,像他这种通才很少,一般是文献学厉害的,文艺学就差一点。他的文艺学之强,诗词内涵之精彩,现代文学跟古代文学又打通,他年轻时写了那么多评论现代文学的文章,书评写得真好,又短又好。”在学术日趋专门化的今天,这样的学术格局已经越来越成为空谷足音。

吴小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影响力较大、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有二十多部,《读书丛札》《古典诗文叙略》《古典小说漫稿》《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举要》《鸟瞰富连成》《京剧老生流派综说》等,都是古典文学、戏曲学领域研究和学习的必读作品。吴小如先生还写了大量的随笔、札记、散文,如《读书拊掌录》《书廊信步》《心萍踪影》等,历年来各出版社陆续出版的吴小如先生的著作有几十部。由于此前对吴小如先生的著作从未进行过大范围的系统整理,坊间流传的各种著作情况不一,如有的作品出版时间较早现在已难见到,有的选编虽书名不同但内容多有重复等。

在此背景下,从2019年年底开始,中国书籍出版社启动了对吴小如先生各类著作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赴上海与小如先生哲嗣吴煜先生进行请教和沟通,吴煜先生对文集的出版非常支持,在资料使用、挑选、归类、取舍、编排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帮助。

为了全面反映吴小如先生在古典文学、文献学、戏曲研究、古典诗词等各个方面的成就,《吴小如文集》搜集了他在不同时期出版的著作,精选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二十余部,如《吴小如讲杜诗》《古文精读举隅》《古典诗文叙略》《古典小说漫稿》《小说论稿合集》《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莎斋笔记》《心影萍踪》《书廊信步》《诗词丛札》《莎斋诗剩》《台下人语》《鸟瞰富连成》《京剧老生流派综说》等。

吴小如先生的众多著作,内容广博、文体不一,为方便读者阅读,《吴小如文集》在整理时,按内容、文体进行了归纳、分类,划分为“讲稿编”(3 卷)、“笔记编”(3卷)、“诗词编”(1 卷)、“散文编”(1 卷)、“戏曲编”(2 卷),共十卷。“讲稿编”“笔记编”“诗词编”“散文编”基本以文体归类、编集,全面反映了吴小如先生在古典文学、文献学、诗词创作、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收录在“笔记编”中的《吴小如学术丛札》,初版时名为《读书札丛》,是吴小如先生的学术代表作,美国华裔学者夏志清教授在《香港文学》创刊号上撰文说:凡是搞中文的,都应该读读吴小如的《读书丛札》。初版时书名由吴玉如先生题写。在吴煜先生的指点和帮助下,文集中在卷前影印了吴玉如先生的题签。吴小如先生一生钟爱京剧,自幼便观剧听唱片,十三四岁开始写剧评,后来拜师学戏,终生自称“台下人”。吴小如先生不仅听戏、学戏,还以治学的态度研究、记录戏曲,成为研究京剧历史发展、理论、表演的专家。鉴于此,《吴小如文集》中特将此类著作编为“戏曲编”。

2014年5月11日吴小如先生去世后,《北京青年报》刊登纪念文章中说:“先生坐在家中沙发上,以他每日阅读的姿势,告别了这个世界,我们无论是怀念他,还是想了解他,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这篇小文,去读先生的文章。”(闫平)

那么,2022年,在吴小如先生百岁诞辰之际,出版《吴小如文集》,无论是对传承、弘扬吴小如先生毕生德、业而言,还是对于后进学者了解和学习这位一代文化“通才”来说,都是一份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