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古文字学家陈梦家的河南情缘
来源:北京晚报 | 钱冠宇  2021年11月01日08:45

2019年底,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1959年写作的豫剧《红日》手稿突然亮相上海朵云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最终以74.75万元的价格成交。陈梦家的这份手稿当时曾引起媒体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为此写有专文介绍:“两年前听朋友说,陈梦家写过一个豫剧剧本《红日》,很是吃了一惊。不久前,上海朵云轩征得陈梦家的这份手稿,我得以先睹,惊讶落到面前的实物上,仍然不肯消散。”

陈梦家祖籍浙江上虞,在南京出生并度过青年时代,工作后定居北京。张新颖的惊讶源于印象中陈梦家的生平著述与豫剧相隔甚远,不相信陈梦家会与这种源自河南的地方戏发生关联,经过一番考索之后,才肯定豫剧《红日》手稿确实出自陈梦家之手。

其实陈梦家与河南的渊源不难想见。他早年以新月派诗人成名,后在闻一多等老师的指引下,考入燕京大学读研究生,自此告别诗歌创作,全身心转入中国古文字学、古史研究。1956年出版的《殷虚卜辞综述》是陈梦家在古文字学领域的代表作,所谓“卜辞”就是上古时期殷人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它更通俗的名字叫作“甲骨文”。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汉字“鼻祖”甲骨文绝大部分就出土于河南北部的安阳殷墟,陈梦家作为甲骨卜辞的重要研究者,不可能不与河南结缘。近读方继孝《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三联书店)、子仪《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中华书局)两本关于陈梦家的研究著作,亦提及陈梦家与河南的若干交集,遂试就此线索作一梳理。

两赴安阳殷墟一睹甲骨文

1936年对于陈梦家来说是爱情、学业双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年初,他先是和赵萝蕤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住处兼办公室举行了婚礼,随后又顺利从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获得硕士学位。陈梦家的硕士论文《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刊于《燕京学报》第19期,这也是他决意脱离诗人身份后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燕京大学秋季开学后,陈梦家留校担任助教。

陈梦家的首次河南之行发生于1937年春,彼时他从在清华任教的闻一多那里得知有去安阳殷墟探访考察的机会,大喜过望,当即与闻一多同路奔赴安阳。

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甲骨文证实的都城遗址,曾出土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让从前只是上古传说的殷商一代成为信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闻一多和陈梦家到来之前,从1928年开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下文简称“史语所”)已对安阳殷墟进行了十四次科学考古发掘。著名考古学家石璋如主持的第十五次发掘从1937年3月16日开始,到6月19日结束,历时三个多月,他后来回忆说:“因为十三次发掘的YH127坑出了许多甲骨,使得安阳殷墟声名大噪……好多学校集体前来,像清华、北大都来过,学者们像叶公超、闻一多、陈梦家等也都来到安阳参观,所以参观者特别多。”

石璋如提到编号为“YH127”的灰坑是史语所1936年第十三次发掘时的最大收获,在这个坑内共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17096片,是殷墟历次发掘里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占全部殷墟出土甲骨总数的七成,在甲骨发掘史上堪称“空前绝后”。

或许正是YH127坑出土巨量甲骨的消息,吸引陈梦家亲自来到安阳一探究竟。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学术殿堂的古文字学者,陈梦家当然迫切希望深入考古发掘一线,亲身感受研究对象出土的兴奋与喜悦。日后的事实也证明,此次安阳殷墟之行让陈梦家更加坚定了今后从事古文字、青铜器研究的信心。

陈梦家第二次到河南的目的地同样是安阳,却是时隔16年之后。陈梦家1947年从美国归来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直到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被调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下文简称“考古所”)担任研究员,同年开始撰写《殷虚卜辞综述》。为了获取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他向主持考古所日常工作的副所长夏鼐提出到殷墟现场考察的要求,便有了第二次的安阳之行。

1953年3月23日晚,陈梦家和他的学生周永珍等人一起乘火车从北京启程赴安阳,考察考古所在安阳大司空村的考古发掘工作。大司空村遗址位于安阳的母亲河洹河北岸,与著名的小屯遗址隔河相望。

在安阳工作的几天时间里,陈梦家不仅对出土文物进行清理和记录,还目睹了一场考古事故,他在3月28日写给妻子赵萝蕤的信中称,“发掘现场有一墓出水深七八米,为不影响继续发掘,有人下去淘水,刚上来后墓坑坍塌,幸未伤人。”陈梦家二赴安阳期间还见到了最早贩卖出土甲骨的村民李成之子,查访了馆藏于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的一批青铜器的出土情况。

4月1日早上,陈梦家乘车返京,次日上午在家写考察汇报提纲,下午到考古所跟夏鼐汇报考察情况和体会。

为去洛阳和郑振铎生气

河南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考古文化遗存异常丰富。上世纪50年代,国家派出了多支考古工作队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开展发掘工作,比如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故城、唐城遗址等等。为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和文物研究工作,考古所1954年在洛阳设立了工作站,作为京外派出的分支机构。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工作站的建筑院落还是考古所的另一位副所长、考古学家梁思永请他的哥哥梁思成设计的。

1954年5月20日的夏鼐日记记载:“上午赴所至马市大街,晤及陈梦家君,为了昨天郑所长拒绝让他到洛阳去,而大生其气。”其中的“郑所长”是指郑振铎。根据这条记载,陈梦家当时想去洛阳的原因,应该与洛阳工作站的设立不无关系。

洛阳工作站的筹备事宜从1953年就陆续开展,夏鼐分别于当年4月下旬和9月中旬两度亲赴洛阳指导工作,查阅夏鼐日记可知,考古所对在洛阳的工作十分重视,除了设立工作站外,还有考古发掘和办考古训练班的任务:

3月15日 上午赴黄化门,访贺昌群及冯汉骥二先生,又至王天木君处稍谈。归途至裴文中君处谈洛阳发掘及训练班事。

3月25日 上午政治学习。郑所长来,偕至梁先生处商谈所事、洛阳发掘问题。

4月15日 上午参加政治学习。赴院本部晤及陈宗器主任,商谈宿舍调整委员会事。裴文中处长偕庄敏君来,至梁先生处商谈洛阳工作。

5月8日 晨间参加时事学习,讨论朝鲜和谈。郑所长来所。下午开洛阳工作队会议,请裴文中君来报告工作队目标及组织等(余以俄文学习出去一时余),主要问题为收工时间及就地写报告问题,六时一刻始散。

5月9日 上午续开洛阳队工作会议。

7月7日 上午赴社管局,与郑所长商谈下午开会之准备。晤及庄敏君,谈洛阳及郑州工作事。

9月12日 今日将洛阳队用具交运发生问题,临时又向铁道部交涉。

10 月24 日 校阅《汉魏六朝墓志》三卷。上午郑所长来商谈关于河南设工作站事。

11月12日 晨间雪停,但天气仍寒冷。将《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一文写毕。苏秉琦君由洛阳归来,谈洛阳接洽工作站事结果。

1955年6月14日,陈梦家给时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森玉写信,提及他将去中原等地考察的计划,同时邀请徐老一道前往:“甚盼大驾到中州相聚同游,但天气已热,途中需有人照料,不知沪会可有青年同志陪行否?”陈梦家在信札落款后还写有“洛阳西关周公庙考古所工作站”“西安建国路仁爱巷七号考古所工作队”两家将去的考察单位的名称。

次日,陈梦家如愿以偿,与时任考古所办公室主任的靳尚谦一起出发赴郑州、洛阳和西安考察,直到7月3日返回北京。但对于陈梦家的同游邀请,徐森玉最终应该是因故未能成行。

“盛暑挥汗”编豫剧

1956年,陈梦家耗费巨大精力写成的《殷虚卜辞综述》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他用出版社预支的稿费在钱粮胡同购置了一处四合院。不料一年后,陈梦家即因“反对简化汉字”而被错划为“右派”,实际他只提出了“文字改革应该慎重”这样的观点。1958年12月上旬,陈梦家成为考古所第二批下放干部之一,到洛阳东郊白马寺镇十里铺村的植棉场进行为期一年的劳动,上述陈梦家编写的豫剧剧本《红日》就是在下放劳动期间完成的,关于剧本的详情可参阅张新颖的文章(《陈梦家写豫剧〈红日〉》(载《长城》2020年第1期),在此不赘。

陈梦家与豫剧的渊源其实不乏文献可循,正如张新颖注意到的,上世纪50年代他就应编辑约请,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多篇戏曲评论,其中《论老根与开花》《关于电影〈花木兰〉》《看豫剧“樊戏”》这几篇被收入《梦甲室存文》(陈子善编,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

除此外,我还发现陈梦家1957年7月在《文艺报》上发表过一篇《我的感想》,结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呼吁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工农大众的语言,并举出了豫剧的例子:“在华北官话区域演出的河南梆子(即豫剧,笔者注),流行既广,文词通俗,对于它的提倡不够。川戏京戏虽然极好,但川戏的文词有些酸而京戏的文词有些板。”

在《看豫剧“樊戏”》这篇文章中,陈梦家透露了自己爱看豫剧的缘由:“几年前在北京吉祥戏院看曲周萧素卿演《三拂袖》,觉得好听好看而情节有趣,从此看上了河南梆子。”

《三拂袖》最早由“豫剧皇后”陈素真在1935年首演成功,是“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先生为陈素真量身打造的一出新戏。萧素卿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豫剧团演员,对豫剧在邯郸地区的传播贡献巨大,以至于当地流传许多关于她的戏谚,比如“看了萧素卿,骑上车子不用蹬;看了萧素卿,不穿棉袄能过冬;萧素卿一走,死了一百零八口;死了别埋,萧素卿还来。”“三天不点灯,盯着萧素卿。不吃菜,不买葱,不打油,不点灯,省下钱看足看够萧素卿”等等。

据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赵珩在口述中回忆,陈梦家特别喜欢萧素卿演的戏,很捧她,常常拉着赵珩全家去看萧的演出,赵珩自己也在陈梦家的影响下,逐渐喜欢上了豫剧和地方戏。

最后说一处勘误,《梦甲室存文》在收录《看豫剧“樊戏”》时出现了手民之误:“几年前在北京吉祥戏院看曲周萧、素卿演《三拂袖》”,导致子仪在《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中原文照搬,明显是不知“曲周”为地名、“萧素卿”为人名的缘故。虽然仅多了一个顿号,却会让读者误以为这出戏有“曲周萧”“素卿”两位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