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影视剧应展现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
来源:光明日报 | 李百晓  2021年10月20日08:34

近年来,影视剧的女性形象在获得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频频引发争议。一些作品本应在创作题旨上追求对女性群体境遇的真实呈现,却为了提高话题度,过度聚焦甚至扭曲女性关于家庭、职场、婚恋等方面的非正常状态,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过多地使用美颜滤镜风,极容易引发屏幕前观众的心理焦虑,激化负面情绪。若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必须对当下影视作品在女性形象塑造和话语阐述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指导。

悬浮于生活的艺术形象是影视创作在女性人物塑造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消费主义的裹挟和商业逻辑的影响下,某些创作者出于对物质欲望的迎合倾向与偏离现实的主观视角,着重表现女性角色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以达到推崇身份认同的目的。如“北漂”女孩动辄住豪宅、普通大学生出入高档餐厅,既忽视了典型环境与人物性格、社会关系的匹配,又让角色的困境和压力湮没在华丽的场景之中。这种背离了“说百姓话、讲百姓事”的内容,导致剧作反映的普通女性生活情感状态的诉求很难获得大众认可。

很多剧集致力于反映女性在面对工作生活考验时的抉择与成长,进而凸显女性独立意识。然而,一些创作者将奋斗的复杂历程简化成同质化的套路。一次次缺乏戏剧性的偶遇、一个个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方案、一个个轻描淡写就得以解决的难题,女主角实现进阶的条件与其说是靠“能力”不如说是凭“运气”,根本无法看出其对生活的理解。

还有部分剧作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过于单一,在审美层面给受众制造“容貌焦虑”。近年来,青春偶像剧流行,浓妆艳抹成为此类作品的审美标配。一些作品打着“颜值即正义”的旗号,在挑选演员时只看“皮相”不看“演技”,在画面呈现上一味地虚焦柔化。片方还在社交平台营销“A4腰”“漫画腿”“少女感”等概念,给观众灌输诸如“白幼瘦才是女性该有的模样”之类错误的理念,使作品陷入物化女性的洼地,也令观众产生自我否定甚至怀疑人生的情绪。

影视剧对女性成长经验的书写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本应让观众获得审美愉悦和人生启悟。然而,随着用话题营销提高关注度,吸引流量,成为影视剧走向市场绕不开的环节,部分创作者为了制造话题,随意肢解文本的叙事结构,一味地通过腹黑的职场算计、攀比的消费观念、畸形的原生家庭等“生活碎片”制造负面情绪。这种脱离现实的处理方法直接造成了戏剧冲突与人格锻造的失衡,使观众疲于搞清楚作品中勾心斗角的社会关系和此消彼长的矛盾冲突,而看不到一个正常女性成长蜕变的完整轨迹和成熟女性形象应有的人物弧光,更遑论受到精神鼓舞和价值引领。

在各类媒体话题交织的舆论环境下,创作者并不缺乏捕捉女性关心的社会热点的技巧,而是缺乏在故事讲述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从创作源头处避免制造焦虑,应在典型化与类型化的交融中打磨至真、至善、至美的女性形象。影视创作是将日常经验升华到艺术高度的典型化过程。动人的女性形象不应该是单一的、雷同的,而是个性的、多元的,应充分汲取生活底蕴、焕发心灵之美,让观众获得“见贤思齐”的共鸣。好的女性题材故事应起到“为世用”的功旨,从女性日常的小切口入手,反映时代的大主题和人生的大道理,为处于困境迷茫中的女性观众带来生活启迪、道德引导和行为指南。比如,《理想之城》从女建筑造价师苏筱在工作与生活中一路披荆斩棘的经历,彰显出新时代女性不屈不挠和坚毅果断的美好品质;《我在他乡挺好的》通过四位各有特点的青年女性微缩了“都市异乡人”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广大群体,将女性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共同奋斗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影视作品应以怎样的审美观展现东方女性独特的气质韵味?我国传统美学讲求的“造乎自然”是可取之道。就是经过艺术创造重回生活本身,摈除对女性身体的过多评判和展示,使对人物的审视回归到人性的层面,才能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效果,转而挖掘并激发女性在扮演不同角色时的精神力量。近年的一些优秀剧集作品作出了较好示范,如《大江大河》中的宋运萍、《山海情》中的李水花等,她们以熨帖的装扮契合时代背景,在质朴中不失柔美,在平凡中彰显崇高。这些形象深入人心启示我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感比“工业糖精”催化的爽感更能赋予人们心灵的愉悦。

由此可见,影视剧讲好女性故事,尤应洞观满目繁华背后的人性光辉,揭示利锁名缰下的质朴情感。创作者唯有肩负起建构新时代审美文化生态的使命,不盲目追求话题热度与粉丝流量,不单纯依靠“贴标签”“立人设”来定义角色,努力塑造一批充满奋进信心、温暖力量、独立意识的优质女性形象,才能真正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李百晓,系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