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运峰:鲁迅的诗与字
来源:《文学自由谈》 | 刘运峰  2021年10月19日08:44
关键词:鲁迅

李黎明兄策划了一本《鲁迅写诗》,专门收录鲁迅先生所书写的自作诗以及书赠他人的古诗文手迹。我深表赞同,因为无论是自己的诗作,还是古人的诗文,在鲁迅笔下往往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格调。于是,黎明兄便让我就鲁迅的旧体诗和书法写几句话。我颇为惶恐,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无论是专门谈鲁迅旧体诗的文章,还是专门谈鲁迅书法的文章,似乎并不是很多。而且,我以为,在这些文章中,还是郭沫若概括得最为准确。1960年5月8日,郭沫若应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请求,为《鲁迅诗稿》作序,开篇的两段话就是:“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郭沫若不愧为诗人,也不愧为书法家,短短的几句话,就把鲁迅的诗和书法做了极为精当的论断,至今仍被世人奉为定评。正因为如此,无论再怎样评论鲁迅的诗和书法,都只能算是对郭沫若序的一种注释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有着无可置疑的影响和无可撼动的地位,但是,鲁迅留下来的诗并不多,也可以说和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大相称”。的确,现在能够收集到的鲁迅的诗,不过几十首。对于自己的诗,鲁迅从不看重,也从不刻意保留。杨霁云编《集外集》时,曾向鲁迅征集诗作,鲁迅在1934年10月13日信中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 12月9日,又在信中说:“旧诗本非所长,不得已而作,后辄忘却,今写出能记忆者数章。”12月20日,又在信中说:“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未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林公庚白之论,亦非知言。”

鲁迅对于自己的诗,就是这样的态度。因此,在他自己编定的集子中,没有专门收录一首独立的诗作。对于林庚白文章中风格近似李商隐的评价,鲁迅也敬谢不敏。

尽管鲁迅的旧体诗数量不多,而且也没有在这方面耗费太多的精力,但他对于诗歌却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早在日本时期,鲁迅就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盖诗人者,撄人心者也。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无之何以能解?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其声澈于灵府,令有情皆举其首,如睹晓日,益为之美伟强力高尚发扬,而污浊之平和,以之将破。平和之破,人道蒸也。”

在鲁迅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诗的存在,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心中的诗情表现出来。诗人正是承担了打动人心的使命,他的诗,正是表达出了一般人想表达而没有能够表达的感情,因此,好诗一旦发表出来,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先得我心”的快感,使自己的精神、情操、道德得到升华。因此,诗,一定是性情的流露,人格的体现。“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赋得革命,五言八韵’,是只能骗骗盲试官的。”(《而已集·革命文学》)因此,鲁迅一向反对和厌恶那种无性情、无趣味、无痛痒的吟风弄月之作。古人云:“诗言志。”就我的理解,“志”不仅指志向,也指性情,而且是真性情。所以说,判定诗的标准,不是辞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是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真挚,是否纯粹。

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我以为好诗一定好读,好懂,但又一定是别有一番味道,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人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当初写的就是实景,并不一定是在给人们灌输人生哲理,但是,人们又确实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现实生活中的境遇、感悟结合起来,从而赋予这些诗句以新的、丰富的内涵。这是诗人的“无心插柳”,也是好诗的自然禀赋。凡是能够被人牢记在心,能够千古流传的诗句,一定是直白但有韵味,浅显但是深刻,顺口但不庸俗,如林中之响箭,似空谷之足音。

鲁迅先生的诗,是符合这些标准的。

在鲁迅的诗中,有“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的别离之作;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激昂之作;有“古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的感慨之作;有“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涕痕”的哀痛之作;有“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的悲愤之作;有“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流水忆华年”“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的赠别之作;有“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的希冀之作;有“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的感伤之作;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的洒脱之作;有“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的深情之作……所有这些,堪称警句,但几乎看不到深奥的用典和晦涩的词句,而是信笔为之,纯任自然,正如鲁迅在文章中所倡导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

读鲁迅的诗,除了感受到真性情之外,还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真趣味。尽管鲁迅对于格律、音韵并不陌生,但他很少刻意为之,而是随性所至,涉笔成趣。1932年1月28日中日开战之后,穆木天的妻子非常担忧,情急之中带着孩子乘两辆人力车到上海寻夫,暂住姚蓬子处。姚蓬子苦不堪言,只好在寒风中四处寻找住处。为此,鲁迅写了《赠蓬子》:“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可怜蓬子非天子,逃来逃去吸北风。”由穆木天而联想到穆天子,又由人力车联想到云车,再把“蓬子”和“天子”连在一起,将乱世中的窘迫、狼狈表现得淋漓尽致,戏谑中有幽默,幽默中又有苦痛,真是神来之笔。鲁迅老来得子,对海婴自然有些溺爱。海婴在客人面前往往调皮捣蛋,鲁迅任其“胡闹”。郁达夫不以为然,鲁迅便写了《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本来就是在和朋友开玩笑,但是,这四句诗却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也成了父母舐犊之情的最好注脚。即使是最为著名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鲁迅来说,其中也并没有“深意存焉”,就如同《答客诮》,写的是实情,但给人们留下了充分的解读空间。

这也是鲁迅诗的高妙之处,随意,洒脱,幽默,风趣。

正因为鲁迅无心作诗人,他也就很少保留自己的诗作。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多是鲁迅应友人所请,写在条幅、笺纸、扇面或赠书上。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鲁迅的书法。

鲁迅从旧学传统中走来,但对于书法却不太上心。他没有像沈尹默、钱玄同、马衡等人那样,下过专门的临池工夫,但他对于书法却有着很高的欣赏品位。1915年,他在绍兴刊刻《会稽郡故书杂集》,便请陈师曾和钱玄同题签。1924年9月8日,鲁迅从《离骚》中集得一副对联,特意请擅长书法的同事乔大壮书写,装裱后挂在“老虎尾巴”里。1931年3月1日,他在内山书店中见到弘一法师(李叔同)书写的“戒定慧”,极为喜爱,立即“乞得”,据为己有。1933年,他和郑振铎一起编印《北平笺谱》,提议请沈兼士题写封面,请沈尹默题写扉页,请魏建功书写序言和目录。而对自己的字,鲁迅从不看重,只是在有人来求时,或则集中“交差”,或则立等可取。萧红、萧军在与鲁迅通信时,称赞他的字好,鲁迅在1934年11月12日的回信中说:“至于字,我不断写了四十多年了,还不该写得好一些么?但其实,和时间比起来,我是要算写得坏的。”1935年1月间,增田涉替他的表舅、乡村医生今村铁研向鲁迅求字,25日,鲁迅在复信中说:“写字事,倘不嫌拙劣,并不费事,请将那位八十岁老先生的雅号及纸张大小(宽、长;横写还是直写)见告,自当写奉。”今村铁研收到鲁迅的字后,付了五元润笔费给鲁迅。鲁迅在4月30日致增田涉的信中说:“我的字居然值价五元,真太滑稽。其实我对那字的持有者,花了一笔裱装费,也不胜抱歉。但已经拿到铁研先生的了,就算告一段落,并且作为永久借用了事。”可见,鲁迅从来不把自己的字太当一回事,更不刻意去写字。

鲁迅在书法上虽然没有下过太多专门的工夫,但他的取法很高。他曾经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搜集自先秦至隋唐的碑刻拓本,然后抄录其中的文字并进行著录、考证。古碑中的精神气质,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书法,取法乎古,格调古雅,寓洞达灵动于温柔敦厚之中。1927年1月,鲁迅将要离开厦门大学,川岛(章廷谦)向鲁迅求字,鲁迅抄了一段司马相如《大人赋》送给川岛夫妇,半玩笑半自信地说:“不要因为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就说字不好,因为我看过许多碑帖,写出来的字没有什么毛病。”鲁迅所说的“好看”,是指结构上的俊美,而“毛病”则是用笔上的缺陷。鲁迅不以字炫人,但下笔合乎法度,的确没有毛病。

从思想观念上,鲁迅反对旧传统、旧文化、旧道德。早年,他也积极倡导汉字的拼音化,但是,他的日常生活却保留着传统文人的习惯。比如,他完全知道自来水笔的便捷,可以提高书写的效率,在《论毛笔之类》中认为“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因此,他反对让青年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笔墨,认为那样会“使一部分青年又变成旧式的斯文人”。但是,鲁迅的上千万言著述,却大多是用毛笔完成的,他的书信也大多是用毛笔直写在宣纸的信笺上,具有十足的文人气。这是鲁迅的矛盾之处,同时也说明鲁迅对传统笔墨的情有独钟。他不主张青年人走过去的老路,但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这也是鲁迅的高明之处。

正是因为眼界的开阔和数十年的毛笔书写,使得鲁迅的书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尤其是他的小字,点画精到,结体舒朗,章法和谐,堪称艺术精品。许多匾额、刊头都集自鲁迅的文稿,但毫无牵强拼凑之感。

与日常的文稿相比,鲁迅为友人书写的诗句就更加讲究一些,因为通常尺幅较大,在用笔的点画上就较为重拙,结体上较为舒展,布局上也考虑到落款、钤印,更加注意参差错落和上下左右的呼应。比如,题赠冈本繁的《自题小像》,题赠许寿裳的《悼柔石》,题赠高良富的《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题赠柳亚子的《自嘲》,题赠内山夫人的《所闻》,题赠坪井芳治的《答客诮》,题赠台静农的《二十二年元旦》,题赠许广平的《悼杨铨》,题赠周陶轩的《悼丁君》等,均是条幅形式,鲁迅写得认真,专注,是当作书法作品去创作的。这些字,大多为行书,点画圆润而不失骨力,行笔流畅而具有法度,可称之为鲁迅书法中的精品。

但是,也不能否认,鲁迅的一些书法作品写得有些随意,其中不排除应酬、率性之作,如《赠邬其山》,最后的五个字“南无阿弥陀”同前面的字完全不协调,处于“失控”状态。更为有趣的是,署名中的“迅”字,故意拉长,且以手印代替图章。也许,这是鲁迅醉后给朋友们开玩笑,才故意写成这个样子。再如,《送增田涉君归国》《酉年秋偶成》《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等,也是随意多于精到。这也可以进一步印证,鲁迅的确不想把自己定位于书法家,也从不想以此名世。更多的时候,他是把抄录自己的诗作赠送友人当作一种笔墨游戏。因此,鲁迅的书写是放松的,心态是平和的,给人的感觉也是舒适的。清人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鲁迅的书法,一如他的为人:率真,厚重,超然,绝不装腔作势、虚伪做作。

除了书写自己的诗作,鲁迅还为友人书写过不少古诗文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最为突出的是鲁迅为瞿秋白书写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清人何瓦琴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集出的句子。这副对联行笔沉稳舒缓,结体疏密得当,外圆内方,意态从容,是鲁迅书法中的“极品”。也许,鲁迅在写这副对联的时候,想到了遇到瞿秋白这一平生知己的喜悦,进入了孙过庭《书谱》所言“感惠徇知”的合宜之境吧。

黎明兄给我的任务是写两到三千字,拉拉杂杂,竟说了这么多,已经大大超过了规定的字数,赶紧打住。

2021年8月26日,南开园

(本文系作者为《鲁迅写诗》所作序言,原标题《诗乃心声,书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