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群山之间》:不一样的人间光景
来源:川观新闻 | 陈旭红  2021年10月05日10:28

陈涛老师是我上鲁院时的班主任,因他比多数学员要年轻很多,为人又谦和随众,与大家打成一片,平常同学们习惯叫他涛哥或陈班,在此,为行文自适,我亦以陈班称之。

《在群山之间》是陈班写他在甘南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挂职“第一书记”两年来的挂职生涯。不快不慢地读来,陈班文字中流淌出的真实心境和清澈简明的意绪没有丝毫的“第一书记”气息,仍是当年在鲁院时所感知到的那样——心性良善,品端气正,敏而重义。在题记中他写有:“我从未如此融入人群,也从未如此贴近自己的内心”。于他,一介书生,从京城到甘南,密聚而深入地接触此前不曾接触过的社会群体,亦即此番前来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必然交聚——扶贫对象及其周遭人事和村镇干部,面对诸多人事,思绪纷繁。好在,甘南有好风光大景致,不时渡他出离冗累,作高远幽微想。

光阴易逝,时日难捱。初到甘南,陈班的任职情形和工作思路表现出吃力的认真和急切的用心,他希望自己的到来能名符其实地帮扶到需要帮扶的人们,力所能及地去解决一些问题。随村镇干部上山下乡串户走访,以“修道”为他所做的第一件具体工作。在其章末写着“工作中始终怀有一份悲悯、一份耐性,凸显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民,而非一味地将责任归咎于农民的低素质与劣根性。”本着惜弱怜贫心意,他如许要求自己,也是呼吁更多的人有此心胸和态度。

当读到他的父亲六年来,每天侍候病卧在床的祖母,帮她翻身,抱她去卫生间,为她做饭并照看她起居饮食,尤是动人,终是明白他何以是他。后来,他听同事尕泰讲到一件正遭遇到的扶贫“事故”,听完便惊怔住了,他不相信、更没法理解有人会为争得略高出原来的低保照顾竟然以年迈生病的母亲作要挟,在冷雨夹雪的寒夜,用三轮车将老人送到乡政府,丢弃在院中的水池边,就自行离去,完全不理会老人的死活。而他自己也亲见着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一早出门,走二十多里山路,来镇政府寻求干部为她解困,起因是她的儿子偷拿了她的低保卡,以致她的生活无着。得知事情始末,镇政府黎书记不忍心让她再走回去,找了一辆车亲自送她回家,同时也为她解决家事。陈班写到可怜的老人可敬的同事们,文字中饱涨着动人的情义,而这样的文字在文中随处可见。

在全面了解到池沟村的现状后,陈班在扶贫攻坚大政策之下找寻到可能实行的帮扶途径。两年来,他组织发起了筹建图书室和助学活动,为十多所小学建立、完善了图书室,并提供了相应的文化用品和文艺作品;为十余个村子建成了农家书屋、安装了路灯等。这类概数说明不动人,可每一项目的落实建成无不需要大量工作的累积而成,而后来的助学路中所知所见尤是让人堪忧,“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可乡间的孩子多半父母失位,亲情尚缺,谈何家教?而作为学校,又能给孩子补偿几许关爱?抱有这样的忧虑,陈班的助学活动就多了一份倾注之心,有意无意他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爱,小小的赠物馈予的是一份明朗的信念——是孩子都可爱,于孩子们,刹那间的快乐即能化作一抹明艳的光芒长存记忆,而儿时所得的光芒也将毕生受用。

对于做过的事,他也曾追问是否尽力,而这样的自忖与追问贯穿始终。不高置自家身份而怀着体恤的同情去开展扶贫助学工作,甚至面对有人质疑人性恶时,他给以制止这种说法,并加以分辩,甚至不议人性善恶,而以责任归对相论。在此,显然他带有书生意气,或者说是因为他本性良善,又出自好教养的家庭,坚决否定那类本该亲情血浓的冷酷无情,当后来转念假想万一他人所言属实,他禁不住打起了寒噤。

眼里有他人的人,常怀忧。陈班的笔下的各色人等,各具其名,而对老人他多以尊称冠之,对同事和小镇青年,相待如挚友,不怪乎他常是倾诉和相邀的对象,常有夜饮清谈。尤是临近挂职期满,更是数次飘泪于他的同事朋友之间,大有义士契阔之古风;而当看到小镇青年龙聃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时,他竟然家长般为他发愁,担心这样下去,往后的生活怎么办?以致想得头痛。后来听说龙聃养蜂,放心不下,特地跑去养蜂地寻他,看到井井有条的蜂场,他感到了龙聃的转变,面见着,龙聃已然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养蜂人,并且还有了女朋友,他没有言及自己的心情,却在蜂场,和龙聃轻松地聊到很多。读到这里,我似乎看见白云正在自他们的头上飘过,而人间的岁月是那么那么地悠长。

其时我正傍坐在窗下,下午的秋光在衔窗上的两盆花枝上晃闪,使得眼前似有明灭之感,而满纸的文字都跟着绰约灵动起来。

挂职“第一书记”陈班少有写到他的所为,而是所见所思所感,初始我疑惑他何以以《在群山之间》命书名,读着读着,才体味到他的所思所感才是联翩一切那时那地的起心动念,这由衷的心心念念才使得山中的岁月滋味深长,也必定终生难忘。

合上书的时候,夜色已布下,我分明感受到一脉“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幽意——这里头有着引渡人趋向平淡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