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乌兰其木格:《在群山之间》的激情与思索
来源:中华读书报 | 乌兰其木格  2021年10月02日09:50

《在群山之间》,陈涛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第1版

《在群山之间》从自我的日常生活感受出发,以个人的生命体验通往沸腾喧嚣的社会现实。

历时五年,陈涛的散文集《在群山之间》付梓发行,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为回望、当时、世风、青年。该散文集以诚挚的文字和善感的心性记录了作家在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任职“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和助学活动,内中既有对边地小城人文风景和世俗生活的观察描摹,又有对乡村教育和边民生存境遇的深入思索。尤为重要的是,为期两年的任职工作结束后,陈涛并没有“挥一挥衣袖”断离的决绝,相反,他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数次回返并如实描绘出冶力关镇及池沟村在脱贫攻坚战役后发生的可喜新变,表达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现实关切和身体力行。

作为从中央选派到地方的“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成为陈涛生活的重心和中心,《在群山之间》亦主要叙写了作家在驻村扶贫时的工作日常和所见所思,作为文学博士,陈涛在下笔为文时秉持审慎和理性的态度。陈涛的散文,仿若带着鲜活的心跳,处处铭刻着“活出来”的印迹。阅读《在群山之间》,读者可以发现举凡涉及到脱贫攻坚的篇章,作家力避模式化和抽象化的书写,而是带着凝重坦荡的社会关切及对当下世代广大人群的深入勘探。在两年的时光里,陈涛除了和大多数扶贫干部一样要“推广扶贫项目,走访、统计贫困户情况,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困境的气息》)等常规工作外,他将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关注乡村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里。作家深知扶贫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还应包含“树人明德”的启蒙重任。陈涛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深为认同。在《大地上的孩子》这篇散文中,作者进一步论述到“乡村教育可富可智,关系着村民的贫与愚。不懂农村,难以了解中国;不注重乡村教育,则难以发展农村”。正是在这样的认知和体察下,陈涛毅然决然地发起了助学捐助的倡议,在他的努力下,当他离开冶力关时,为十多所乡村小学建立或完善了图书馆,给孩子们带去了玩具、文具和书画作品,并在许多乡村也建起了农家书屋。当他看到孩子们真纯的笑颜,捕捉到他们眼中快乐的光亮时,顿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他也因之获得纯净灵魂的力量。

别林斯基认为,诗歌等文学作品“都应该是热情的果实,都应该贯穿着热情。如果没有热情,就不能理解是什么使诗人拿起笔来,是什么给他一种力量”。写作《在群山之间》的陈涛也被可以亲身投入脱贫攻坚征程的巨大热情所贯穿,但他的热情不是盲目偏狭的,而是经过心智淘洗的。在理想主义的激荡下,陈涛如实记录下脱贫攻坚征程中所面临的繁难与琐碎,而在融入人群并与之相遇相识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生存的多样性与存在的悖论。譬如,“瓶子里的苍蝇”是小镇青年对自身处境的体认,内中透着自嘲与无奈;而叛逆少年龙聃在父亲意外而亡后,迅疾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为了养家糊口,他老老实实地当起了养蜂人。此外,还有池沟村村民何暖阳、装裱匠李师傅、菜铺小贩范金生、小女孩晶晶、扶贫干部国平等。他们与陈涛交流往来。他们的困境、心事、生活、友善渐次呈现,在痛痒相关的仁慈情肠中,陈涛与他们构成了情感共同体。在这个情感共同体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与理解,生命在不断的交接中走向雍容阔大。

在“融入人群”的日子里,陈涛发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美德,他对这些具有奉献精神和利他主义的人物格外感佩和敬重,并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表达他的礼赞。然而,陈涛对人性和人心的书写没有止步于歌咏,在《山上来客》和《芒拉乡死亡事件》等篇章中,他对那些发生在身边并令人惊惧的事件秉笔直书,将人性的幽深晦暗在文字中逐层打开和浮现,从而为读者提供一副立体、多维的人性图谱,进而让我们意识到民间的庞杂及人性的暧昧和混沌。面对阡陌交错的世态人情,尽管作家不愿妄下评论,也对种种人生疾苦感到无奈无力,但他人性中的正直与善良,使得他的散文具有淋漓的元气和道义感。

陈涛的《在群山之间》以个人的生命体验通往沸腾喧嚣的社会现实,将个人命运与自然、人群、集体和国家交融交织,既有对外部世界时代现实的关切意识,又有内部世界谛视心灵的哲理式探讨,从而弥合了个人化与公共性之间的裂缝。事实上,从自我的日常生活感受出发,以实际行动关心远方无数人的命运,将自我的奋斗和青春与整个时代和社会的进程联系起来是《在群山之间》独特的书写路径。循此路径,陈涛的散文写作在内容、情感、审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昨日重现,陈涛在该部散文集中重新召回了古典文学中“文以载道”的传统,明确张扬“为人生”文学的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