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 用今天的方式与大先生共发光发热
来源:文学报 | 郑周明  2021年09月30日15:35
关键词:鲁迅

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的纪念日,140年来,鲁迅称得上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奇迹,不断被学界和民众提起、回望。今天的年轻人依然如此熟悉鲁迅,在社交平台的评论区,鲁迅名句被频繁地引用,热门历史剧《觉醒年代》中鲁迅“圈粉”了无数青年。“发光发热”的鲁迅和“我们”之间,真正实现了他身前所说的那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每个时代都有理解鲁迅的方式,今天我们如何怀念鲁迅、继承鲁迅精神?9月28日上午,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在文艺会堂举行,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劲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韵斐与近百位评论家、作家与会,座谈会由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主持。

拥抱鲁迅,是一代又一代学人、作家的共同方向,这其中显然包含着关注现实与文化自信。疫情之后,评论家郜元宝在线上参加了好几场以鲁迅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他感受最深的是“许多国际友人崇敬爱戴鲁迅的心与我们并无不同。他们谈起鲁迅,目光中的兴奋和喜悦,常令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五四’以来,真正用文学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内外、海内外一致认可,鲁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从深入提取民族传统精粹开始,鲁迅一直是中西融合的视野去审视文化的创新,但唯一不变的是他永远心系当下的人民。作家滕肖澜由此感慨作家总是为脚下的土地而书写,她的《心居》《城中之城》等作品皆由此而发。同样,对青年写作保持观察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青年评论家黄平,反思认为“时代对于年轻一代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更早的要求”。

从鲁迅的文学事业和文学实践中,可以看到谦虚客观、批评精神应该成为被鼓励倡导的现代品质,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在座谈会上发言表示,“他的写作,深沉博大,有一种超越文字之上的力量和温暖。”来自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学生代表查苏娜也回应表示,“对于今日的中国青年而言,鲁迅的形象立体而复杂,但爱国主义仍然是我们最应当深刻理解的一个面向。”来自青年大众的声音似乎让今天的我们不断确认,倡导“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的鲁迅,从来不缺同行者、同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