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平如美棠》之“姊妹篇”《平生记》出版 饶平如:渡尽劫波真情在 平生心事付丹青
来源:羊城晚报 | 文艺  2021年09月27日15:07

《平如美棠》和《平生记》

去年4月以99岁高龄辞世的饶平如先生,生前曾以一本《平如美棠》感动了中外无数读者。这本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的读物,不仅销量高达50万册,而且被翻译成8种语言——如今,又有了姊妹篇《平生记》。

《平生记》的作者仍然是“饶爷爷”——编辑们都这样称呼饶平如老先生,出版单位依旧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饶平如开始图文创作的本意是想排遣丧妻之痛,把自己和美棠的故事留下来。老先生退休后曾自学国画,他就让家人买了二十多册老式相簿,试着把自己的人生记忆用漫画式小品配文字的形式留下来。这种老相簿,他逐渐整理出了一柜子,其中与老伴相关的部分结集成为了《平如美棠》这本书。

《平如美棠》面世两年后的2015年,饶平如开始创作第二本书,他一开始只将其朴素地命名为《平如的本子》。因为身体原因,这本书在饶平如生前没有完成,他比较完整地撰写了“童年”和“劳动大学”两部分,但那些图画的创作却贯穿了自美棠去世后的十几年时间。

《平生记》的责编刘玮说,我刚看到《平如的本子》部分稿件时,曾建议这本新书就叫《没有美棠的日子》,可以很清楚看出这两本书的区别:在《平如美棠》中,饶爷爷把最浓的笔墨和华彩篇章,都献给了美棠;而《平生记》,则是他写给自己的书。

循着这一思路,刘玮仔细检视了饶家后人提供的一箱子文件,全都是“饶爷爷”手写的,内容有他生前发表过的文章、工作中撰写的文字等。刘玮先为饶平如列出了一个年表作为梗概,然后从上述手稿中查找相关的文字,去丰满这个纲;再加上饶平如亲自完成的“童年”和“劳动大学”两部分,最终形成了新著的模样。“平生记”三个字,则来自饶平如生前最喜欢的苏轼的句子——“一蓑烟雨任平生”。

全书以180余幅漫画及文字,描绘出作者的家族至亲与童年趣事,抗日战场上的出生入死以及“劳动大学”里的备尝艰辛,还回顾了饶平如在《平如美棠》出版后参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奇妙经历。

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曾为《平如美棠》设计了标志性的“小红书”样式,这次他继续担任《平生记》的装帧设计,延续之中别有匠心。饶平如的家人获知,有新婚夫妇买了上百本“小红书”,送给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而刘玮也感慨,《平如美棠》带动了一股“普通人写人生故事”的出版热潮,这类题材的生命力就在于真实的情感、丰富的细节,不仅感动了国人,甚至连国外的读者也产生共情。此外,在《平生记》中还出现了上海大德医院发放“经济安产券”、“湘西会战”战况等,作者从个人视角出发,为地方社会发展乃至抗日战争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史料,也传递出一种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

为了对《平生记》和作者饶平如先生有更深入的了解,羊城晚报记者对他的第三子饶乐曾进行了专访。

这样的待人之道,不知世上几人能有

羊城晚报: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战争到下放劳改,您父亲的一生颇为曲折,但他却选择了一种风轻云淡的描述,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饶乐曾:父亲有个习惯,他记住的都是比较正面的东西。对于负面的事物,他就把它当作一种命运的考验,并不过多追究人为的因素,因此在他身上看不到怨气。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文人气,也有点佛家的修为,他把苦厄看作自己的一种劫难,个人总要去“渡劫”。

羊城晚报:这样的处世态度,折射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表现?

饶乐曾:比如饮食吧,他吃什么都说好吃,没有不好吃的东西……我母亲都怕他太随便,会不会吃出毛病来。他对生活上是没有要求的,穿着什么的都很随意。书出版了、需要接受采访以后,父亲才开始有了新衣服,不像以前,就永远穿个蓝布中山装,围裙一扎,再戴上袖套,他在家里就是个干活的形象。

羊城晚报:《平如美棠》如此热销,大家都想来认识作者。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饶乐曾:父亲出名了,家里门庭若市。来访的除了媒体朋友,还有不少年轻人,访谈的时间往往是一整天一整天的。家里人担心他操劳,可父亲却告诫我,有朋友来一定不能回绝。

访客临走前一般会求书、求签名,父亲不仅相赠,还会主动表示,对方如有朋友需要书也可提出,然后一丝不苟地用毛笔写盖上章。几年间,父亲用稿费购买了自己的四千多册书来送人。我略有怨言,父亲就正色道,人家喜欢你的书,是你的荣幸。不仅如此,家里人来人往,父亲都是迎送在大门口的——这样的待人之道,我不知道世上几人能有。

他身上一点世故的味道都闻不到

羊城晚报:《平生记》中您父亲对饶家家谱进行了梳理,回忆很多家族趣事。在生活中,您父亲与亲人间的交往频繁吗?

饶乐曾:我父母都很重视家族的传承,他们常会谈起家族里的很多故事,现在这本书里就更加明确了。记得父亲拍了很多他们家人的照片,然后在照片簿上每一张照片底下都附有一个故事,每个人的头像下面都有姓名,包括谁是谁的孙子,谁是谁的儿子、媳妇,这些人物关系都有密密麻麻的说明,这是父亲的习惯。

父亲是个孝子,他十八岁从军后,我祖母因病去世,没有见上最后一面是他一辈子的憾事。他自责,没有在母亲病床前尽过一分孝、花过一分钱,平日里见到孩子叫妈妈的时候,他有时也会流泪。

羊城晚报:您曾提到,“母亲总说父亲是个玻璃人”。这怎么理解?

饶乐曾:“玻璃人”就是母亲形容他傻里傻气,通透无遮。比如打牌的时候,他一拿到好牌,就会喜形于色。祖母也说父亲傻,担心他长大后没法应对社会。但他拍着胸脯对母亲说,你放心吧,我以后会有出息的。

1979年落实政策回上海后,出版社给父亲分配了校对工作,那时正要出版新中国第一套医学百科全书,有二十几部。我记得很清楚,父亲每天在家都校对到晚上七八点钟,然后照顾我母亲睡觉,他凌晨三四点钟又起来接着校,每天如此,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我父亲不是学医的,又涉及到很多英文的专业名词,所以他找来了好几种英文词典辅助。我母亲说,你这样怎么划算?人家小青年做校对,一下子一本书就搞好了,可我父亲做几个月都出不来一本书。

百科全书的撰稿作者都是专家,我父亲校对很较真,会挑出不少毛病,有些专家就非常不高兴了,看不起他一个军校出身的校对,但后来事实证明我父亲是负责任的。实际上,这套书的作者有不少再写专著,都专门请我父亲校对。

羊城晚报:平淡、长情、豁达是大多数读者对饶先生的印象,在亲人眼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饶乐曾:他最大的特点是说实话,从来不会撒谎,在他身上一点世故的味道都闻不到。他在单位做事,会佩服很多人,也会厌恶一些人,放在脸上不掩饰。我觉得他是不作伪,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但有时也会在心里生闷气。写《平生记》的时候,是他最开放、最开心的时候。

他只要求我们做个好人

羊城晚报:您父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高吗?

饶乐曾:父亲1958年去安徽时,我只有5岁,大哥也不过8岁,22年聚少离多,等他再回上海时我们都很大了。

记忆中父亲从不会刻意对我们教导什么,就像祖父对待他一样,没有专门辅导我们功课,或盯着看做得怎么样。他对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做个好人。

羊城晚报:《平如美棠》出版后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并在2014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对于一位“素人”作者来说很不简单。

饶乐曾:父亲觉得能被评为“最美的书”,也许只是因为他画了这么多漂亮的画,用了很多颜色,画很美丽,其实并没有什么。有一次我陪他一起去参加颁奖活动,有位作家特意来跟我们说,他去参加婚礼,新郎官给每个人都送了这本书,一共送了好几百本!这件事令父亲很开心。

《平如美棠》出来后稿费也有不少,父亲过年就到亲家们那里,挨家挨户送些礼金。因为他对子女有内疚,觉得离家那么多年,耽误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而在那么困难的时候,这些亲家还能把孩子送来跟饶家结亲,他永远是感激的。这也教导了我们,做人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