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春天的首日封》:在及物性的生活中,成为诗人
来源:文学报 | 陈德民  2021年09月06日09:15
关键词:诗歌 汪皋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和逐利意识泛起的今天,生活的浮躁和碎片化,使得整个社会被网络所笼罩,相当多的人很难平心静气地去阅读一部完整的著作经典,或执笔记录个人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境遇的思考。互联网使一切都变得更加程式化、更加现代化的时候,诗歌以其特有的方式,构成了一种“解码器”,促使我们在阅读中能保持清醒的认知,心灵的净化。

近读诗人汪皋先生的诗集《春天的首日封》,便不由被诗人“及物性”的诗歌写作所感动。这部诗集收录诗人260首精短诗篇,说是“精短”,这些诗作每首只有三行,寥寥数十字,但诗行中所折射的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反思,对人生的感悟,无疑凸显了诗人的承担意识。这些诗句像一扇扇洞开的窗口,以饱满的激情、敏锐的视角和直面的勇气,让纷繁复杂的社会景象与作者带有哲思的语体进入读者的视线与心扉。可以说,汪皋的诗歌写作为“诗人与时代”的关系写下了精当的注释。

在当下,作为诗人的“我”,一旦被置入繁复驳杂的大千世界,怎样才能从平庸无奇直达精神之殿而不至于沦为琐碎,这考量着诗人如何在智性与良知的写作驱动下,让诗行在“现实尺度”“生活指涉”与“心灵图景”中获得更多读者的呼应。在汪皋的诗篇中,这样的诗行可谓是“比比皆是”。如《十月》:“买下了价值万贯的房子/千万别忘记母亲移动的城堡/那个孕育你的地方。”吟咏这样的诗句,我就想起了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论断。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非理性的现象,诗人汪皋把为事而激,为时而作的“伦理在场”用来平衡事态,把不寻常的情感寄托、冷酷的现实压缩为诗歌中的“警世通言”,试图唤醒人们的自觉与良知。诗人在化解诗歌与现实的鸿沟时,不是回避、失语,而是敢于直面,深刻反思,这不能不说是诗人对诗性的真实表达。

汪皋诗歌的另一特色,就是依托于生动的场景性,让思绪的涟漪疏密有致地泛起,使现实场景与诗性相互启发,展现出及物与超然性兼得的诗意路径。他在《水乡》中是这样写的:“水作灵魂揽在怀中/天上太阳任其放飞/水中红日深藏心底。”这首诗外有散点式的地理坐标,内有发乎于情的内心发现,透露出诗人炙热的情感世界。

汪皋先生喜欢察物,并常常有独特的感受。《向日葵》中他写向日葵“黑夜里保持灿烂月光/雨天也会朝着太阳方向”;《麦收》中写“镰刀成了挂在村口的炊烟”。这些都在在“印证了诗歌中的新感受力”(桑塔格语)。

汪皋的诗不落俗套,他在及物性的生活场景中顿悟生活,借景抒情,以其特别的感受,带给我们新鲜的阅读体验,让我们在吟咏的过程中,有如享受着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回味悠长。

(《春天的首日封》汪皋/著,团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