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莫言:作家的培养有多种途径
来源:北大文学讲习所(微信公众号) | 莫言 邵燕君  2021年09月03日07:51
关键词:莫言 写作

作家是天生的吗?作家可以培养吗?文学是可以教的吗?作家是怎样炼成的?上世纪流传的说法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事实也是如此,无论中国还是国外,很多作家都不是文学专业出身,有的甚至大学都没上过。然而在国外,很多大学早已开设以教授文学创作为主的创意写作学院或者写作课程。新世纪以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了创意写作学院。2021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文学讲习所。无论是创意写作学院还是文学讲习所,似乎都是奔着培养作家的目标而来……北大文学讲习所和《江南》杂志联合发起专题,由邵燕君教授主持,邀请了莫言、李敬泽等相关人士,就相关话题展开探讨。

莫言,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顾问。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2012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2020年7月,出版最新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1

邵燕君:

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建立创意写作系统(Creative Writing System)以来,由大学培养创意写作人才的教育模式已被世界广为接受。2009年,复旦大学首设创意写作专业。其后,上海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也相继建立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自2004年招收第一位写作方向硕士至今,亦长期致力于大学文学教育与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不久前又成立了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创意写作在中国大陆高校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一些质疑。比如,创意写作如果只是一门实践性的专业,它又如何能学科化?如果成功地实现了学科化,被纳入了严整的学科体制内,它不是又走到了创立时初衷的反面吗?文学创作真的能在课堂上教授吗?大学能培养作家吗?作家是怎样炼成的?请您就以上感兴趣的话题谈谈您的看法。

莫言:

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得很多了。事实上文学创作已经进入课堂,一方面促进文学教育,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认真研讨创作,有助于教学相长,这也是大学精神的一种体现。现在一些大学不仅开设写作课,还培养文学创作方向的硕士、博士。作家的培养有很多种途径,大学的文学创作课只是其中一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参照爱荷华国际写作项目的工作模式,先后创建了几个工作坊,其中的“名师写作指导工作坊”就是为了研讨学生创作,提供修改意见,传达“好作品”观念。作家、学者研讨学生作品,指导学生创作。

2

邵燕君:

在现代大学的学科体制内,文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项独立的学问,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也不再是皮毛依附的关系。很多文学批评者没有创作经验,甚至不再是热忱的读者。但近年来情况似乎在发生变化,一些著名批评家开始转向创作,成为“新锐作家”。您怎么看这一现象?您是否认为文学创作经验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是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

莫言:

据我所知,许多批评家在早年就有创作经历,有的一直没有中断创作。他们从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不是特殊事件,可能遇到一个特定的契机,将精力转向创作并开始正式发表、出版作品。我想,作家们看到这种情况是欣喜的,至少我是这样。我是作家,但我想文学研究和批评与文学创作无法彻底分离。对于文学研究者、评论家来说,文学创作经验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自身有创作经验,对被研究被评论对象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应该会加强、深化。

3

邵燕君:

伴随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作家制度也发生变化。尤其是网络文学兴起以来,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生产机制和职业作家制度。在这个制度里,编辑的地位在下降,变成了运营编辑;读者的地位在上升,尤其是被称为“老白”的精英粉丝群体成为新“把关系统”。他们不但是主要的付费群体,也积极参与创作过程,他们的各种点评形成的“口碑”也可以吸引“小白”读者,也就是说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批评者颁发象征资本的功能,并且可以直接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本。作者与其“铁粉团”形成“强制约”关系,作者未必完全接受粉丝的意见,但却不能失去粉丝的支持……您怎么看待这种“强制约”关系?在非商业性的创作中,核心读者群体的存在是否也是至关重要的?您理想中的作者-编辑-读者-批评者关系是什么样的?

莫言:

任何创作中,核心读者群体的存在都很重要。作者-编辑-读者-批评者之间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4

邵燕君:

2021年6月21日,创办于1957年的《收获》App上线。1979年1月到1999年的过刊全部上架,新作品单篇上架。2021年7月1日,《收获》联合《小说评论》、喜马拉雅、后浪,举办赛程长达5个月的收获App“无界-双盲命题写作大赛”,邀请知名作家和跨界作者根据每月命题写作,所有使用汉语写作的文学爱好者均可参与。《收获》此举是否意味着纯文学期刊的网络移民?您怎么看待这一新趋向?

莫言: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习惯手捧纸质书阅读。新媒体时代到来,手机阅读势不可挡,这也算不上坏事,阅读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因此我还是希望大家多读经典,因为经典是经过了一代一代读者的阅读确立了地位。其内含价值是巨大的,其内在活力和与时俱进的能量是充沛的。另外,我以为网络虽嚣张,纸质命也长。共存共荣好,井水不犯河水的事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