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朱大可:突破“文艺批评”,走向文化批评
来源:羊城晚报 | 吴小攀  2021年08月31日08:14

朱大可,文化批评家、神话学家、小说家。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化批评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流氓的盛宴》《华夏上古神系》《六异录》等。

“新文艺评论”系列专题报道就何谓“新文艺评论”、新媒介环境下如何开展文艺评论等问题展开讨论,几位专家学者已相继发表看法。日前,文化批评学者朱大可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认为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已经到了全新转型的时候——

“文艺批评”的文化批评化

羊城晚报:最近羊城晚报在做一个关于“新文艺评论”的专题报道,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总编辑王兆胜发表了各自观点,您有何看法?

朱大可:他们的见解都很有特色,但我并不全然同意,因为其中可能有一个盲区,那就是“文化批评”的问题。在几位学者的讨论中,都遗漏了这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2000年前后,新兴文化市场开始成形,当时的“文艺评论”,显然无法对此作出必要的应对。这是因为,它受到了学科内涵和外延的严重局限。于是,中国本土的“文化批评”应运而生,因为它涵盖文艺批评,又突破了文艺批评的诸多限定性。因此,我们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文化批评研究所”,让大众文化研究首次进入大学科研的领域。

羊城晚报:从文艺批评到文化批评,除了批评工具层面的变化,还有什么更多的不同?

朱大可:文化批评是放大的文艺批评,但不仅是对象和工具得以拓展,就连哲学、逻辑和话语也有很大的区别。简单概括起来,有四个变化:

第一是动态化。过去的文艺批评,面对的文本都是静态的,而且研究空间也是静止的,往往被限定于书斋、学堂和图书馆之类的学术空间,现在却能够直接进入书店、美术馆、博物馆、居民社区,甚至进入商业中心,在那里做论坛、讲座,跟大众对话,批评家面对的不仅是文艺爱好者,而且是普通居民、顾客。他们的观念,跟摆放在现场的艺术作品,还有那些橱窗商品融为一体,形成全新的“物体系”。这个公共空间是高度动态的,批评家的身份和表达方式,都在发生剧烈变化。他们必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文艺实践,他们的支撑点不是臀部,而是勤勉的双脚。

第二是多维化。原初的文学作品是二维的,现在则发生了维度递增,可以不断地向后延伸到电影、电视、游戏,以及摄影、绘画、雕塑、文具和玩具,甚至成为主题乐园中的某个元素。文艺批评必须紧密跟随作品的维度变迁。例如,美术批评可能会延展到收藏和拍卖,甚至延展到投资和金融领域。另外就是多元化,你不仅要涉及文艺的各个领域,还应拥有金融、科技、建筑和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批评者而言,是一种有趣的考验。

第三是虚拟化。文艺作品本来就是符号,具有很强的虚拟特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作品被视为“白日梦”。而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数码科技和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文艺的虚拟性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性加持。与此相应的是,批评家也得到了加持,他们可以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里以不同形态发声,从微博微信、自媒体公号,到视频谈话节目,甚至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即便在疫情流行的年代也是如此。仅就技术而言,今天的批评家拥有更多的发声话筒,当然,他们的声音也更容易被公众的喧嚣所淹没。

第四是大众化。这也是文化批评所面对的一个本质化特征。自从大众消费市场出现,文艺创作从纯文本逐渐市场化,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对象,与此对应的是,文艺批评就会有市场方面的考量,并接受市场逻辑的拷问。更加重要的是,你不但要掌握主流和普适的批评标准,还必须谙熟各种亚文化话语,包括理解新生代和二次元的流行欲望,听懂他们的言说,否则,你就只能自说自话。批评家必须削弱自我精英化的色彩,有效介入到大众事件及其话题中去。如果只抱着“纯文本”(文学上过去叫做“纯文学”)做梦,就无法应答这个时代的复杂提问。

鉴于这四种剧烈的变化,广泛的知识、包容性的趣味、驳杂的生活经验、敏锐的触角、熟练运用多种专业分析工具的能力,以及有趣和易于传播的话语方式,就成了文化批评家的基本配置。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些的。这是一种有门槛的业务。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让“文艺批评”突破传统框架,走向“文化批评”,也就是“文艺批评”的文化批评化,是一种当下最迫切需要的改变。

“手术室效应”与“饭圈现象”

羊城晚报:您很早就开始提倡文化批评,能否向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的文化语境?

朱大可:2000年以后,中国文化启动了市场化进程,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全民娱乐事件,例如芙蓉姐姐、凤姐,等等;而文学圈的话题,则有写下小说《上海宝贝》的卫慧,以及各种“身体写作”现象。但传统文艺评论对此是沉默的,尤其是对芙蓉姐姐现象。这不仅因为缺乏评判尺度和工具,更因为当年的学院派保持了传统的学院式傲慢,不屑于对大众文化发声。而文化批评就完全不同,文化批评很乐于研究这些对象。我们收容了那些“弃儿”,让它们进入研究视野,并且用《21世纪文化地图》这样的年鉴式读物,来记录和分析那些“流行故事”。

羊城晚报:为什么这些年文化批评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反而归于沉寂?

朱大可:原因比较复杂,这里只说文化批评的学科环境吧。文化批评目前还无法作为专业进入官方学科目录。当然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不能直接用“文化批评”招硕博生,而只能假借哲学系美学专业的名义。第二个问题是,文化批评家大多由“文学评论家”转型而来,但真正能够完成转型的为数有限,这种转型有一定难度,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趣味、知识体系和社会神经的敏感程度。

羊城晚报:刚才您提到的批评/分析工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朱大可:文化批评面对的是一种“手术室效应”。在手术室里,医生手里不只是一把孤零零的手术刀,而是要有一大堆可供选择的器械,以应对不同手术和不同环节的需求。另外,无影灯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需要全方位照亮,排除对象的阴影,这意味着你必须拥有批评对象的全部信息。当然,最重要的是,医生进入手术室是为了拯救,而不是杀害。

羊城晚报:现在正发起批评“饭圈现象”,您怎么看待这类现象?

朱大可:如果仅是从道德评判角度切入,把大众文化现象全部视为垃圾,未免简单化了,这是因为,推动明星崇拜的背后,是人的欲望。欲望是人性的核心部分之一,要是不研究当代欲望的谱系和成因,就会增加引导的难度。

羊城晚报:文化批评、文化评论,文艺批评、文艺评论,这些概念经常混用,“批评”与“评论”如何相互区分?

朱大可:在我们使用“批评”这个词的时候,它的含义其实是阐释、解读和评判,但大多数公众会被传统的惯用术语所支配,天然地把它跟“反对”“否定”或“批判”等同起来,这就是许多批评家不愿自称是“批评家”,而更愿意自称是“评论家”的原因。其实在真正的语义上,两者间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但我个人认为,“批评”这个词,可能更具当代性,更能表达它的普适特征。

科技因素不应被过度放大

羊城晚报:新文艺评论与旧文艺评论,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朱大可:我觉得两者完全可以共存。传统的文艺批评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新文艺批评对它来说只是一种更新形态的叠加,而非淘汰和取而代之。

羊城晚报:当下这种碎片化即时化的时代,整个传播-接受的生态已经彻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文艺评论还有必要追求它的完整性吗?

朱大可:整个文化世界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像这种比较完整的精英化的阅读或写作,还是有必要存在的,因为它是一个金字塔的标志性顶端,那些碎片化的批评,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层,由此形成完整的文化批评体系。

羊城晚报:您很多时间都在国外,对国外的文艺评论有怎样的观察,有可供借鉴的吗?

朱大可:两者体制有根本性不同,但还有可借鉴之处。西方文艺批评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多元化和多维化,一篇影评往往被写成一篇资本/金融评论,有时则是一篇哲学/政治学分析。尽管如此,我最看重的还是专业精神。在那些非常专业的媒体或专栏上,一个批评家可以用个人趣味去判断该领域的各种现象和作品,而且只写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章,由此在业界建立稳定而良好的批评家信誉。

羊城晚报:媒体和公众对这种专业精神的尊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朱大可:是的,这种专业精神是由批评家个人、媒体和公众共同培育的。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西方权威媒体的专栏作家制度。一旦确定专栏作家,这个专栏就会由他(们)守护下去,直到其去世为止。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当然,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所有人都在发出自己的评判声音,原有的专业声音正在遭到削弱。但这未必是件坏事,就像我刚才所说,权威和大众的两种声音,完全可以互补。

羊城晚报:在新的环境下,科技带来的未知和不可控是文艺评论面临的主要问题吗?

朱大可:科技因素虽然重要,但似乎有被过度放大之嫌。在我看来,世界文化体系主要面临的是如下三个方面的冲突,首先是文化的全球化和区域特色化之间的冲突;其次是作为娱乐工业基本目标的欲望激励,跟民间的欲望收缩(佛系、躺平)之间的冲突;第三是管控型文化市场跟自主型文化市场的冲突。这些冲突正在引发前所未有的剧变。文艺批评唯有脱胎换骨,才能应对这场剧变及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