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高原:“是母亲,唤醒了我的文学梦” 记者专访《你是我的城市》作者高原 触摸追梦路上的光和力量
来源:江南都市报 | 石鹏  2021年08月25日07:59
关键词:文学创作

“只要心中有光,生活中就处处有诗歌,我会一直写下去!”8月22日午后,面对镜头的高原如是表达他对诗歌的喜爱和坚定。

正因为这份喜爱,高原在大学时期就出版了诗集《二十岁,苦涩的歌》,一时风靡校园。本月中旬,随着历时三年著成的诗集《你是我的城市》正式出版,高原以“诗人归来”的姿态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但是,对于“诗人”这一身份,高原却有些抗拒。他坦言,自己并非职业化的写作,和诗坛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写诗纯粹是为了诠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高原,1969年11月生,籍贯江西余干县,现居南昌,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早年出版诗集《二十岁,苦涩的歌》,发表近100万字原创文学作品,先后策划执行30余个国家级大型形象活动,受到中宣部等国家部委的嘉奖。

经常通宵写作 用蛇皮袋裹脚防蚊

高原对诗歌的迷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诗歌类的书籍。”高原回忆说,小时候,学校旁边的书摊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那些青春主题的杂志总能让他百读不厌。让他惊喜的是,不少杂志还附载征稿信息。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开始尝试写作并投稿,虽然大多数时候没有回音,但却始终未曾放弃。

忆起那段时光,高原颇有感慨。“农村‘双抢’时,有时候干了一天农活,身体已经非常疲累了,但到了晚上还是会忍不住提笔写作,有时写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夏天蚊子多,为了防蚊,还曾自创防蚊妙招——用蛇皮袋裹住双脚。”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初中三年级开始,高原的文章就陆续在全国主流青春杂志上发表。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和文章发表次数渐多,高原越来越享受写作。

高中一年级时,高原创办了学校的文学社,他出色的写作才华得到了重视,学校指定用一个橱窗来专门展示他的文章。

看着聚在橱窗前品读文章的同学们,高原很享受这种以文字的方式,去实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互通与对话。在学校与邮局之间往返,是他走得最多的一条路,不断有文章寄往杂志社。“那时候,钱包里可能没钱,但一定会有用来寄送稿件的邮票!”高原说。

母亲的一番话 唤醒休眠文学梦

进入大学后,校园内浓厚的文学氛围,不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高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那段时间,高原把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全部化作文字,任其在笔下恣意地流淌。

但是,高原的文学梦,在参加工作不久后就被搁浅了。高原告诉记者,离开生养他的小山村,来到大城市打拼,有时忙得焦头烂额,累得一塌糊涂,这时,也就无暇顾及文学梦了。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前些年的一天,他回到老家看望父母。正是这一次回家,让他的文学梦重新被唤醒了。

“当时,家里的老房子要被拆掉了,80多岁的母亲在清理里面的物件,很多东西都扔掉了,但我学生时代写下的文章手稿,一张都没被扔掉,母亲把那些手稿一一整理好,为了防水防潮,还用油布包扎好,码在一起足足有2米多高。”忆起当时的场景,高原的泪水瞬间溢满眼眶。

“你这辈子能够沉下心来写作,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母亲的这句话,给了高原莫大的鼓励。回到南昌后,他又拿起了纸和笔。

只要心中有光 生活中处处有诗

这些年来,高原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

这次出版的诗集《你是我的城市》,就是近三年来的成果结晶。阅读之后,给记者的印象——高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行吟诗人。走到哪写到哪,用一颗诗歌的心感受世间万物。

他的诗精短、隽永,没有过多辞藻的堆积,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浮躁,没有矫情,给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这种质朴文字下蕴含的真挚情感,回味悠长。

在高原看来,写作,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生,不需要苦心孤诣、刻意为之,就像植物开花之后会结果,鸟儿羽翼丰满之时要飞翔,杯中之水积聚到一定程度将溢出。《你是我的城市》中的86首诗歌,就是他茶余饭后散步时所作,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当人生的经历在心里聚沙成堆,当思想的火花在脑海酝酿成熟,当丰沛的情感在胸中充盈膨胀,自然而然就想着寻找一个出口,寻找一个倾诉表达的渠道。这时候,写作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般的自然选择。”高原说,生活中处处有诗歌,他会一直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