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充和生于哪一年?
来源:文汇报 |  陈蓓  2021年07月13日08:02
关键词:张充和

在众多关于张家四姐妹的书籍著作中,对于张充和出生年份的记述略有差异。甚至有人颇感费解,为何作为四姐的张充和比大弟张宗和晚进大学。

其实对张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张宗和的求学之路是按部就班,自小学而中学到大学,1931年17岁入东吴大学,次年18岁转学,考进清华大学。而张充和在襁褓之中就过继给叔祖母,一直生活在合肥,直到16岁才回苏州。她并未如其他在苏州的姐弟进入新式学校就读,而是在合肥的家中接受教育,叔祖母请了最好的国学老师到府,单独教授张充和。

张充和16岁回到苏州家中,才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就读,除了国文之外,不少科目都需要补习。她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后随家人迁居上海暂住,初春考取务本女校,秋季转至光华实验中学。1933年暑假期间(8月15日),她和大弟张宗和一起自苏州搭火车到北京,参加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婚礼,随后即在北京大学旁听,并在次年1934年21岁时考入北大国文系。那时大弟张宗和已读清华大学历史系三年级了,此乃张充和晚大弟三年进大学的缘故。

北京大学的档案显示,张充和学籍资料的姓名为张旋,别号充和,籍贯为宁夏中卫,入学年龄为19岁,何以如此?原来是大弟张宗和托朋友为张充和办了一张甘肃省立第一中学的毕业证,张充和才得以中学毕业的资格报考北大,所以张充和的籍贯和年龄,应该是依据那张毕业证而来的。

张宗和是托谁为四姐办得这张甘肃的毕业证呢?张宗和的日记以及与四姐的通信,时常提及一位“老苏”苏景泉,此人为姐弟俩一辈子的好友。就如张充和1961年2月15日致张宗和信中所言:“老苏仍然对张氏姐弟忠实如恒……老苏仍然是老苏……一如三十年前,怀古,吊今,叹气,怜恤,义气。”(《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132页)。苏景泉正是宁夏中卫人,曾就读于甘肃省立中学,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他1932年与张宗和同住清华园一斋,1933年成为五院423号同寝室的好友。老苏的背景与张充和那份甘肃毕业证的信息明显关联,张宗和是否即委托这位老苏为四姐办的毕业证?此事没有直接证据,仅为个人梳理文献所做的推断。张充和1934年报考北大,好巧不巧,张宗和那一整年的日记遗失。有朝一日,倘若关键日记失而复得,重见天日,或可顺利解开谜团。

另外,张充和究竟是出生于哪一年呢?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一样,都把张充和的出生年份定为1914年,明显有误。其实张充和的出生年月是非常确凿的,就是如陈安娜编撰的《张充和手抄昆曲谱》中所写的:“1913年阴历四月十二(阳历5月17日)出生在上海铁马路图南里”,属牛。但由于那时恰逢新旧时代交替,阳历阴历还有民国纪年交叉,加之国人特有的虚岁实岁算法,有时不免会造成一些混乱,也是在情理之中。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张宗和日记(第一卷)1930-1936》193页,1932年5月17日张宗和写道:“今天是四姐二十岁生日,家里一点没有什么,只有我昨天写了一张片子,送了一个洋娃娃给四姐。”1932年5月17日恰逢阴历四月十二,民间说十九足岁那一年的生日,阳历和阴历与诞生之日完全相同,1913年出生的张充和那年正是十九足岁,虚岁二十。

《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511页,1977年8月8日张充和给张宗和女儿的信件中写道:“你们爸爸小我一岁十二天。”张宗和的生日是1914年阴历四月二十四,与张充和的1913年阴历四月十二正好是相差“一岁十二天”。

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苏炜的《天涯晚笛》,兹节录第57页苏炜采访张充和的相关段落如下:

“您是哪一年出生的?”我顺口问。

“一九一三年。就是民国二年。阴历是四月十二日,公历是五月十七日。现在很多书里提到我是一九一二年出生,是传错了。大概是当初结婚时候登记婚书的人,按中国岁数的算法,算多了一岁,就这样以讹传讹啦。”

如果我们对张充和的出生日期还有什么不确定,多翻几本书比对一下,应当就能厘清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