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莉: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
来源:“陌生人的美意”微信公众号 | 孙莳麦  2021年06月22日07:44

张莉老师的办公室除了书香之外还常常弥漫着花香——有时是雏菊,有时是百合,有时是玫瑰。偶尔推门进去,还能看见她认真修剪着枝叶。“好看吗?”看到有人来,她会笑着问。褪去讲台上严谨认真的锋芒,生活中的张莉日常而亲切。

2021年5月29日晚,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在敬文讲堂举行。张莉第一个上台,显得有些害羞。“还真有点紧张,”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又很快恢复了往常的镇定:“是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我想讲一个故事。”面对台下的师生,她讲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对学术的思考。

01

发现“微火”

课堂上的张莉,被同学们亲昵地称为“莉老师”。“莉老师的课堂总是不一样的,”《原典导读》课助教、现当代文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孙晓迪说:“莉老师很挑剔,当她在讲台上开始发问,就必定是追问。追问有时会使人张口结舌,但追问往往又是有效的,真答案往往在追问中现形。莉老师的课堂遍布追问的时刻:在《祝福》中追问小说的形式与肌理的关系;在《过去》中追问隐于郁达夫作品中的独特性;在《萧萧》中追问环境与人的关系、知识人的视野与乡下人的逻辑。我们沿着她的问题,去追问属于现代小说的独特调性,去走向更高级的小说世界。”同学们都注意到,在课堂上,张莉常常从一个切口出发分析作品,串联起文本背后的历史之网和逻辑之网——这网上往往悬挂着我们习焉不察的所在。

在十佳教师的演讲台上,张莉讲起了17年前的事。2004年,她来到北师大,跟随王富仁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博士。怀着忐忑的心情,张莉向老师提出研究女性文学的意愿。老师表达了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你们知道吗,听到老师的回答,我心里乐开了花。”说起往事,喜悦再度涌上了张莉的心头。王富仁先生的鼓励成为她女性文学研究之路的起点。十多年后,回到北师大校园,张莉开设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线上慕课、录制了《张莉的女性文学课》音频课,受到青年学子的欢迎。

北京师范大学有着深厚的女性文学传统:一百年前,女高师培养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庐隐、冯沅君、石评梅等第一代女作家,李大钊先生开设了第一门女权主义课程;在女高师附中,鲁迅先生发表了著名演说《娜拉走后怎样》;也正是在北师大,张莉完成了她的博士阶段教育,她坦言,自己的成长受益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诸位老师们的悉心培养。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和辨认,是学术火把的接力。读博期间,作为女学生的张莉慢慢走近百年前那些女学生们的生活。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女学生;她们的自我身份如何生成,中国现代女性写作又是如何发生……在资料爬梳和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女学生们的生活逐渐浮出水面。眼前的她们,不再是仅仅存在于书卷中刻板的研究对象,更与自己的生命紧密相连。张莉后来回忆说:“翻看她们的资料时,我会想到自身的生存。我从她们的生命经验中获得养料。某种程度上,她们是我们的先辈,我们的今天受益于她们当年的努力。”

2007年,张莉完成了博士论文《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2010年5月,同名博士论文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9月,论著以《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为题再版。在序言中,王富仁先生充分肯定了论著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置于具体语境中去考察、用事实说话的论证方法。他指出,论著看到了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与西方女性文学的根本差异,把中国近现代早期的女性文学定义为女学生文学,这对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中国女性解放理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发现:“它较之那些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直接阐释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女性文学研究,更多地离开了本质主义的考察,而进入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自身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性描述之中来。”

博士毕业后,在女性研究之外,张莉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了当代文学经典研究和当代文学现场批评。她开辟文学评论专栏,重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经典文本;也关注当下文学现场,编订小说年选、散文年选,致力于发现、鼓励和扶持新生代写作力量。在做各种选本时,张莉一再强调,筛选的标准在于文学品质本身。不仅要关注各大期刊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也要关注具有异质性的新生作家。“调性”——这是张莉做文学批评时频频强调的词。在她看来,“调性”意味着一位作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气质:“作家写下的每一句话、所选用的每一种表达都代表自己的价值观和美学追求。一个作家是否拥有自己的调性非常重要,意味着他/她能否构建自己的美学风格。”

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张莉像一个“淘金者”:在浩如烟海的写作者群体中,她认真辨认出那些闪光部分。在她的代表作《持微火者》中,张莉用敏锐而不失温情的笔触对二十五位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现象展开了独具特色的观察和描绘:莫言小说中奇幻的民间性,贾平凹作品中难以转译的中国性,铁凝对人性内面的洞察,迟子建小说中的寒凉与温暖,周晓枫散文中那颗起义的灵魂……在她笔下一一呈现出来。

作为批评家,张莉喜欢将自己定义为“普通读者”,即“以人的声音说话而不囿于批评话语的读者”。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持微火者》发布会上称,在文学批评日渐脱离普通读者时,“张莉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首先她可以放下一个大学老师、批评家的架子,她把自己变成普通读者,用读者的眼光看作家、评作家。”而在许多青年作家眼中,张莉是怀抱一腔热情与善意的批评家,她愿意与最远方的陌生写作者建立起审美信任,这带给很多人鼓励。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试图将我们时代生活中属于文学的‘微火’聚拢,使其成为心灵之光:在这个光亮面前,我试图看到此时此刻作为人的自我、认清作为人的自身。”

02

“情感真挚,不做庸常之言”

作为教师,张莉将对于“光亮”的收集延续到了教育事业上:比起单纯传授知识,她更看重传授方法和学生素养的养成;比起用优秀模版造出一群面目统一的“好学生”,她更看重每一位同学的主体意识的建立,鼓励同学们做独立的自己。

张莉曾谈起过“创造性写作”的重要性:“真正的艺术家从来不取悦他人。他首先得是一个独立思考者,他要清醒看到自己的写作之路在哪里,要往哪里走,要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个人写作与文学传统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创作专业所要培养的,并非‘码字工人’,而是要成为在未来引领中国文学不断往前走的站在风头浪尖上的人。因此,强调写作方法,强调写什么、怎么写固然重要,但写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今天的专业文学教育中变得尤为重要。”

吴文羽同学是研究生校级方法课《创造性文学写作与分析方法》课程的助教。谈起助教工作,她说:“张莉老师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每次都要求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情感真挚,不做庸常之言。我想这不仅仅是对完成作业的要求,也是对写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情感真挚’指向的是有情的写作,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尤其要把握好写作的方向,我们需要向内剖析自己,保持敏感和真实。‘不做庸常之言’指向的是独立思考,向外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醒我们保持清醒,不要人云亦云。张莉老师鼓励同学们做课堂展示,并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提醒我们注意分析问题的深度和看问题的广度。”

事实上,张莉老师每周都会给大家留阅读作业,要求同学们 “不做庸常之言”。而在要求学生之前,张莉总是以身作则。——即使同一门课,张莉每个学期所讲内容都有变化,她会把最新的思考融入自己的课堂,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每次课堂上,张莉总会留出一段时间听同学们讲自己的阅读感受,她常常和同学们分享鲁迅先生那句“不合众嚣,独具我见”,鼓励同学们跳出思维定势,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

“最美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互相激发。”张莉这样看待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每一代人对文学的理解其实是不同的。如果一个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讲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其实他/她是屏蔽了另外一种丰富。这种对文学的理解,开放性是不够的。做文学批评也好,研究也好,是自我终身教养的过程。文学教育问题不只关于青年人,而是关于每个人。我们每个人的文学教育都应该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包括大学课堂上的老师。从终极意义上来讲,大家都是在不断学习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年轻的人和年老的人,文科的人和理科的人,男性和女性……其实都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给予的关系。”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敞开的。在阅读课上,我希望和学生站在一起,用新奇的目光打量文学。我相信,那些经典文本经过年轻学子们的阅读和理解会被重新激活。”在很多同学眼里,张莉是“较真”的老师,也是包容和开放的老师。这些特点并不冲突——较真是对于“求真”的坚持和专注,开放是求真路上不自设障碍。她的“开放”,既面对自己、面对内心,也面向他人、面向世界——这意味着对事物内部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理解和包容,而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也正是文学中最美好也最深刻的部分,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那部分。

“我几乎完全是被张莉老师所影响,才会走上现当代文学研究这条道路上来的,” 2020级硕士研究生霍安琪在回忆起自己的专业选择时这样说道:“2018年我刚好大三,正是对未来一片迷茫的时候。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读研,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学文学。那时本来是抱着听一听的心态选了老师的当代散文研读课,没想到一听就着了迷。我意识到,在所有的文学研究里,只有当代文学研究是与当下现场产生联接的研究。我们与我们的研究对象,共同构成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也是从那时起,我对文学批评有了全新的认识。于是第二个学期,我又接着选了老师的女性文学课。现在我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深觉自己的性别观启蒙正是从那时而起。这里我说的性别启蒙,并不是生理性别的启蒙,而是社会性别的启蒙。老师给了我一个契机,重新审视作为女性的我身上所承载的诸多社会关系。由此,我对作为‘人学’的文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路径。”

“老师与学生的联结,会发生在一门课,一篇文章,一次交谈甚至一个词语上。” 2017级博士研究生贺嘉钰回忆说,作为博士论文开题、预答辩及答辩老师,张莉曾不止一次地对她说:“要用最大的决心做好这一件事。”这句话在她的论文完成后也激励了她:“张莉老师对自现代以来女性作家的观察与研究,在知识、方法与感知文学的方式上给我新知。大于新知的部分,是关于‘美’的理解,是如何成为独立而丰富的女性,去做具有主体性的人。”

03

“以人去爱人”

“以人去爱人”,这是诗人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所言,也是张莉教书育人时秉持的信念。文学在她,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人格教育;她不仅站在老师的角度教育学生,也站在人的角度理解并尊重学生。从人的立场出发,她希望每一位同学在面对当下社交媒体的裹挟时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作为独立的个体爱他人、爱世界。“在校园里写博士论文时,我更关注成名作家们的写作,而成为教师走向社会后,我对女性写作者走向社会遭遇的种种困难,所做的努力有了更加切肤深刻的理解。 ……年轻时候,我们总会看到那些成功的人、成名的人。而现在,我常常看到那些没有成名的人、落魄的人、失意的人。在当年,她们如何爱,如何被爱,她们如何热爱他人又被他人辜负的?面对那些已经封存的人生和际遇,不是学习如何避免,而是学习如何理解,理解一个人的好,也理解一个人的软弱和无力。这对我的影响就是:要以人的方式理解他人,不要以圣人的方式要求他人;要用谦卑的学习态度面对世界。世界如此丰富浩大,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一百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到了哪里,作家们的性别观是怎样的?2018年10月,张莉和研究生们组成团队,对137位当代文学现场最活跃的作家发起了“我们时代的性别观”田野调查。调查问卷涉及对女性写作的理解、性别观的启蒙、对文学创作中两性关系/性别观的理解、喜欢的作家作品等等。作家们或坦率、或犹疑、或恳切、或锐利的回答,为当代文学的性别研究提供了有现场感和说服力的数据和样本,而性别观调查也成为当年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事件。

做性别观调查时,十几年前的遗憾也开始浮现。张莉想到,自己做博士论文期间特别想看早期女作家们发表的作品,却只能在她们的作品集或是零散的一些资料里看到,而大部分无名女作家的文字早已飘散风中。做一本女性文学年选的念头就是这样萌生的——之后,张莉又着手编撰了《2019/2020年女性文学年选》《新女性写作专辑》,开设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慕课,《张莉的女性文学》音频课也在豆瓣、喜马拉雅、为你读诗APP上线。2021年初,张莉推出了公众号“女性文学工作室”和“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正如媒体所报道的,张莉以切实的工作使女高师的现代女性文学传统在当下得到了延续,对中国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推动。《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央视读书栏目等对这些工作都给予了重要报道。而这些工作的展开,与研究生团队的努力分不开——也正是在调查及年选编选工作中,他们的写作及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他们中,有人获得了全国非虚构写作大赛一等奖,有人在CSSCI文学期刊发表论文,也有同学完成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接受《中国妇女报》采访时,张莉说,“其实我只想重申男女平等的常识。女性文学研究不应该是封闭的。”被问起所做工作的缘由,张莉回答:“一个学者应该把自己所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结在一起。我只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我希望通过年选、好书榜等方式,扶持写作者,尤其是那些无名的、青年女性写作者的发展,进而推动女性文学的发展。”

2020年12月, 张莉应邀主持“中波女性文学作家对话会”

每个学年,张莉都会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讲授话剧《恋爱的犀牛》时,她谈到,即便剧中人物对爱的执迷看起来迷狂而令人费解,但那种爱的能力让人赞叹。“重要的是爱的能力,今天,很多人不愿意爱或不愿意给予爱了。我们更多的时候是爱自己而不是爱他人。而真正的爱不只是获得还是给予。不只是给予言语的爱,日常生活的点滴,更包括彼此精神能量上的互相给予。回到我们的经典作品里,重新感受到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笨拙、羞怯、不安以及痛苦。这是属于人的文学教育。终极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让人更丰富而不是更狭窄地理解人和世界。”

2018级作家班研究生王海雪谈到导师张莉时说,“严格自律、温柔细致都可用来形容她,对学术的严谨、对生活的柔软毫不冲突。每次想到她,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感激,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她强烈的独立女性特质与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时至今日,我仍然时时刻刻记得她在课堂上提到的一句话:女人要用‘强’去爱,而不是用‘弱’去爱。这句话出自波伏娃,虽然我目前为止只读完了《第二性》第一部,但却让我醍醐灌顶,促使我去思考‘爱’。这种思考,必将影响我对于写作的认知与选择,即使目前我还在探索阶段。” 2020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章琦则说:“我对于‘好老师’一直有一个特别私人的标准:老师对人的观察和对生活的分享。正是这种分享让人体验到线下课堂与人交流的魅力和惊喜。我喜欢这门文学课的原因也正是这种情感联结:表达自己想法和思考,分享自己的日常,它让人感受到人是在生活着的,同时也治愈着人。” 2018级作家班研究生舒辉波则这样形容张莉:“她让我相信真的有人是能发光的,她是讲坛上闪烁绽放的玫瑰。”

某种意义上,于张莉而言,研究、教书和育人是同构的:对于文学中闪光的那部分,她是发现者,也是摆渡人。这也正如她所做的一切工作:通过种种方式,将文学曾给予自己的力量传递到更多地方。

“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大的成就,而是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这是王富仁先生生前的教诲,张莉将之铭记在心。在十佳教师的演讲结尾,张莉用温柔坚定的声音传递给新一代青年学子——这句话将再次成为种子,也会成为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