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子善:禾金的诗
来源:北京青年报 | 陈子善  2021年06月15日07:38
关键词:禾金 陈子善

禾金,不知是否真名,因为确有禾姓。但如是笔名,倒有点别致,我要说的是1930年代在上海刊物上发表诗文的禾金。

据我所见,禾金的诗最早出现在1934年4月《现代》第4卷第6期,该期发表了他的《泼墨》,也许是禾金新诗创作的处女作也未可知。施蛰存主编的《现代》以提倡“现代诗”著称,培养了一批“现代派”年轻诗人。《泼墨》并不难懂,或可视为禾金现代诗作的起步:

黄昏的围雾中,/记起了——/北国的山,/初冬的死水,/疾风中卷起的沙粒。

幽暗的灰蓝色的天空,/耸立着黑色建筑物的剪影画。

冷风吹干了生命中的水蒸气,/奔向阿尔卑斯山顶去了。

什么时候再能梦到:/热带的棕榈树,/儿时的微笑,/奔驰着的快车,/与黄色的罗曼斯呢?

四个月后,禾金又在《现代》第5卷第4期发表《二月风景线》,这首诗“现代”味更浓,被蓝棣之兄选入《现代派诗选》(1986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这部诗选中禾金入选的诗有五首之多,另四首均刊于继《现代》之后由戴望舒等编的另一份倡导现代诗的主要刊物《新诗》,分别是1936年12月第1卷第3期的《静夜小品》和《梦之ZIGZAG》,1937年3月第1卷第6期的《一意象》,同年7月第2卷第3、4期合刊的《大工》和《烟云》。其实,自第1卷第3期起,禾金就成为《新诗》的重要作者。1937年5月第2卷第2期就以他的《秋日偶笔》领衔,写秋色秋情别出机杼,也不妨照录如下:

风驰向无名乡土去,/原野里一川作如丝的细流,/家门前阳光煖着猫底沈睡,/高空中雁行抹过紫山。

枝条枯萎在无言中,/虫豸且振翅以悲歌,/泥壁间容有不祥之音,/伴浩月焚煎不眠的夜思人。

小灯呈献日日的黄昏,/镜中发无意添上星星,/晨昏间杜鹃啼若走珠,/独午梦远行得杳无归处。

与蓝棣之选本相隔34年,杨新宇编《你没读过的诗》(2020年11月东方出版中心初版)终于又选了一首禾金的《四度空间的浅释》,原刊1937年3月《诗志》第1卷第3期,同期还刊有《G弦》和《铁桥的黄昏》,这也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禾金发表的最后一批诗。禾金写新诗的时间约从1934年起至1937年止,短短四年左右时间里,他大概写得太少了,除了蓝棣之、杨新宇这两个选本,他的诗再未受到新诗研究者的关注。而对于禾金的生平,我们也几乎一无所知,杨新宇选本对作者生卒年凡已知的均予注明,禾金却是一片空白。

不过,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禾金也从事翻译,1935年2月上海《小说》半月刊第17期就发表了他翻译的《都会小景》(英国O.Goldsmiths作)。到了1940年代后期,他又在上海接连出版了好几部外国文学译著,包括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1947年11月上海潮锋出版社初版;小说《前进的客车》,美国史坦倍克著,1948年4月潮锋出版社初版。手头正好还有一本禾金翻译的苏联H.包哥廷著四幕剧本《米苏里旋舞曲》,1951年4月潮锋出版社初版。由此足可见禾金与潮锋出版社关系之密切。从此书《译后记》落款“禾金 一九五一年二月,北京。”又可知禾金当时去了北京,是否从此一直留在北京工作?这又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