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人世间,怎一个情字了得 ——《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作品读后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焦红军  2021年05月18日09:1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雷霆万钧的气势,破空而来,流传不息。

人间情多。亲情,是生命永恒的动力,是人类心灵深处无法磨灭的烙印。亲情,细腻、厚泽、博大、绵长,是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最真切、最珍贵、最隽永、最牢固、最不求回报的情感。

《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汇集胶东153名作者的亲情散文原创佳作,用如水、似火、若诗一样的文字和情感为我们讲述祖辈与后代、父母与子女的血脉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之情,兄弟情,姐妹情,同学情,战友情,师生情,故土情,是一曲关于爱、关于责任、关于担当、关于乡土的人间真情的爱的赞歌。

人间至爱,莫过于情。人世间,怎一个情字了得?

爱与善

爱和善是人类情感沙漠的一泓清泉,它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让病苦之痛的人感到人世间的温暖,让心存爱意的人见证人类的美好和顽强。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爱是人的出路,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类所发展出的全部技艺(当然包括各类艺术),只有在以表现灵魂、内在精神情感为旨归时,才能称得上“善”(这也是柏拉图哲学中的最高标准)。作为胶东首部亲情散文作品集,爱和善也是这部亲情散文选中最常见最直接也最动人的表述和主题。

亲情散文的主题不外乎体现写爱与善一类的思念文字。人在亲情面前,很多时候是后知后觉的。我们会在多年以后甚至是在失去亲人以后,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在享受着亲人怎样的爱意。

在亲情散文中,旅居京华的胶东作家杨悦浦的《母亲的望儿山》值得一提。在隔了44年后,先生回归故里,登上“望儿山”拜祭母亲,将近半个世纪的思母念母之情凝聚于这一瞬间,一气呵成厚重而感人的篇章,读来催人泪下。

杨老的这篇亲情回忆散文最初是2016年一次回乡,我陪着杨老游览了昆嵛山神清观,参观了全真道教全真七子修炼处,杨老回到北京之后寄给笔者并在杂志推发的。正像杨老所说的那样:“这篇作品修改了十年,留下六千字。最初写了两万多字,每回一趟老家就修改一次。因为每一次登上老家的土地,觉得幸运,从这里走出又能回来,这块土地有多么大的引力和能量啊!每一次上山,都会觉得自己的渺小,总觉得我愧对这块土地,我为其做的太少!母亲对于个人是伟大的,而土地对于我们的民族则是峻高至伟!我有很长时间纠结在怀念母亲和感恩土地之间,最后明白了:没有土地就没有母亲,也就没有家,没有乡,没有国!有了这个视野,我去掉了有关母亲的很多细节!”杨老以其生动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写作的视野很重要。有的评论将作家的写作分为从宇宙的视野、世界的视野、社会的视野角度观察,而杨老从个人的角度提出从土地的视野去表现作品,这为我们的亲情写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程式与范本。

《还想给娘梳头洗脚》是作家王永武的一次亲母爱母的体验,也是母亲在世时作者唯一的一次体验。在文章中,作家含泪喊出,还想给母亲梳头洗脚,文本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是本分的纪实,却打动人心,是赤诚的心灵表露,是真实的情感再现,没有一点儿矫情,用生动的在场,把善和爱表达到了极致。

胶东散文作家杨强的散文《母爱如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位民间母亲,为家人生活的发展和大义,为家庭小辈的成长无私地付出,乃至在完成了自己一切所能尽的社会义务之后,方满足自己年轻之所愿,进入老年大学,习书作画,彩霞满天。文章全篇以母爱为经,以生活细节为纬,通过作者如话家常般的回忆和讲述,激发读者身体内部阅读的感受力,让整个阅读波澜不惊,平易而深沉,温暖而动人。

亲情散文《俺爹这个人》是部队服役多年的刘贵杰在北京看到家乡的征文后,通过文友的接力传递,才将稿件发来的。胶东人的实诚、对爱的理解、对孝的担当、对家庭的责任、父一辈子一辈的感情流淌,在本文中你都可以感同身受,这是胶东传统的延续,也是胶东的文脉所系。

胶东散文作者王董玲的《春水悠悠》,写父亲农村活计啥也不会,可是父亲有文化,大学毕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父亲关爱子女,重在人格培育,典型细节是惩罚逃学的弟弟,因而严谨的父亲让我们望而生畏。晚年的父亲小脑萎缩,记忆错乱,有时候清醒,有时候糊涂,但他依然能唱革命歌曲,依然葆有忠于祖国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写出了一个正义的父亲,让人崇敬的父亲的良好形象。

以一个离家在外游子的眼光写乡情,写亲情,那又是饱含着一份乡愁的情。没有真实的纯美的体验,很可能显得空泛,缺少感动点。离退休干部张存灿人老但笔力不减,他的亲情之作《我的老家》紧紧抓住记忆深刻的两次回老家,写出了亲情乡情的浓烈。第一次,爷爷奶奶及大家族对小小年纪的我请吃的关爱,差辈、老鼠偷吃煎饼、撵兔子的体验;第二次回乡,跟侄子的亲昵。后来多次回乡,见证了家乡变化,家乡亲人美满的生活,更激起热爱家乡之情,这份爱可说融于生命之中。

鲁东大学宣传部、《鲁东大学报》副编审刘艳莉的《最美姐姐》以感人的文笔,让人称赞的事实,写出了一家之中长姐若母的姐妹情深。文章既写出了姐姐作为家里大姐的勇敢、担当、坚强和温暖,又写出了胶东女性的真、善、美,使姐姐的形象跃然纸上,是一篇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人佳作。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爱与生俱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是人之常情,有爱的传承,便有希望之光,有小家之情之爱,才有大家之情之爱的基础。史新的《父亲和他的孙子们》虽然不是大境界,但父亲那份真爱和真善,全部倾斜在孙子身上,他对孙子的殷切希望,表现了一个祖辈的淳朴之情,同样感人。

真与纯

感情的纯粹和纯真、语言的真实和真诚,是一篇优秀的亲情散文首先要做到的。亲情散文的纯粹和真实让这些入选文章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作者在写这类文章时是付出了全部的真情和心意,不允许任何虚假和浮夸的成分去伤害自己对亲人的爱和怀念。作者大都是在感情的激荡之后和时光的积淀之下回顾亲情的美好和深邃,纯与真是对那段时光和记忆的最虔诚的礼赞。

郁达夫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提出了“散文的心”的论述,强调散文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即个性和人格的统一。因此,散文作为最自由的一种文体,它是有“心”的,它的背后站着一个人,它既承载了作者对自我世界的塑造,体现的是作者的自我形象和思想,也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它不能胡编乱造和想当然地随意想象。

省散文学会莱阳创作之家秘书长、胶东散文作者姜雪梅《父亲的军绿棉衣》是一篇随笔特写性的文字,文章读来不长,却感情充沛,下笔有神,流畅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真心、真情、真性与自豪。作者描述的家庭生活的场景尤为感人:从作者进家脱大衣,到父亲为她穿上军绿棉衣,到陪父亲吃饭、看新闻,一直到父亲拿出自己为女儿亲手配制的中药香包,人间爱、父女情,力透纸背。读了作者的文字,你会感觉到,文章是走心的,文字是鲜活的,情感是真实的。这一切皆来源于作者写作的自然和为文的真心。尤其当作者结尾一段写道:离开父亲家的时候,我脱下棉衣,给父亲穿上,这件传递爱与温暖的军绿棉衣,来回于父亲和我身上。恍惚间时光倒流,回到儿时,父亲抱我于怀,扛我于肩。人世间父女亲情由此升华。

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秘书长刘玉涛《家的味道》通篇散发着真纯的爱的回忆和家的亲情。文章中作者写到几十年的春节回乡,跟父母团聚,享受母亲面食的回忆:每次回县城,父母总要打点一箱箱饽饽,刚到家,母亲牵挂的电话,一幕幕真切的画面,如同眼前。质朴而文雅的语言,渗透着至真至纯的母爱之情,文章笔力雄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饱含着儿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念之思。

有人说:文学是一座细微差别和相反意见的屋子,而不是简化的声音的屋子。一个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拒绝成为假话和谎言的同谋,还原生活的真实。散文便承担了这种还原真相的使命。作为纪实性很强的散文文体,“真”既是散文写作伦理的基石,也是散文写作的灵魂。散文的真一个是来源于作者选取素材之真,另一个是取决于写作者在写作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真。

黎英的《清明,我在远方》至诚的语言,纯真的感情,化为一篇心灵祭奠亲人的散文。亲人去世,传统意义上的行为祭奠是必要的,而心灵上的祭奠每时每刻都会涌上心间。我们应该倡导融化在血液里的意念祭奠,尤其赶上疫情,在远方,遥寄哀思,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一篇祭文流淌着浓浓的真情。文章在情感的带动下,眼前往昔,思绪漫漫,思念亲人的情感在涌动,以真诚的心,感动着读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信未至,回乡探亲人的脚步已到了家门口。梁振义的亲情散文《见字如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作为一个边疆军人与一封家信的故事,文章纸短情长,将九十年代一个军人为国戍边的奉献与怀乡思亲、孝老敬老的精神节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纯与真,以千多字的散文,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如其人,当作如是观吧!

散文的纯,掺不得沙子,散文的真,藏不得虚伪,那是一片透析心灵的清水。省散文学会烟台燕山文化创作之家秘书长郭志波的《骑大马》语言纯朴,洁净,选材集中明晰。从沿袭的被认可的有着溺爱举动的骑大马写起,关联起四代人的情感传承,所写典型,内涵丰富,行文活泼,口语流畅,让读者领略了散文的纯真之美。

近几年,散文作者刘郁林的散文《头刀韭菜》,文字质朴细腻,作者以阳春里珍贵的“头刀韭菜”为题,写出了一个年迈的老母亲,用韭菜传递对子女的爱与牵挂,为我们分享了人间真纯的慈母之爱。作者笔下不仅写到了母亲,而且写到了父亲种植韭菜的一节:“在南屋西窗外,父亲种了两大畦子韭菜,因为院墙矮,阳光充足,父亲的韭菜开春不久就长成了,记得头一年,父亲是不让割着吃的,只是掐了一小捆叶子让我们尝尝鲜。”作者在文章中适当地插叙了回忆父亲的话语“当年种植的韭菜当年不收割,这是规矩,人不能贪吃,这样才能养好韭菜的根本,根贮足营养,来年就会更旺盛地生长”,作为文章的灵魂句,这直击人性灵魂的句子,提高了文章的精神层次和文字的厚度,同时又显示出作者在散文写作上不一般的思考。

亲情散文除了以感情的纯粹和纯真、语言的真实和真诚感人,如果还能够设身处地地与作者所处的地域文化、地理风物、民俗风情施以结合,这样的亲情写作便会具有了一般写作所不具备的将传统文化、情感含量、知识含量相结合的探索和可能,提升了亲情散文写作的表达空间。李斌的《那些一起做升虫的日子》三者兼顾,既介绍了元宵节做升虫面塑的民俗文化,探讨了它存在的合理性,以时间为顺序,穿插了我和娘家妈、我和婆婆以及我和女儿做升虫的清晰的片段记叙,真实饱满地再现了几个传承面塑的场景,将对做升虫的情感变化蕴含其中。所谓的技艺一代代传承,那就是爱的传承。而当我们醒悟时,那种珍惜的爱却流逝了,文章含蓄地告诉读者,要跟父母一起多做家务,多交流,享受那种纯美和谐。这不是虚构,这是作者几十年对做升虫的真实表达与思考。

浓与淡

散文到底应该写得浓烈炽热一些,还是应该写得淡雅平和一些,其实是没有定论的。无论是文笔浓烈还是淡雅都可以写出优秀的散文。在这部亲情散文选里,同样是风格多样,浓淡皆宜。

多年来一直关注支持胶东散文事业发展的散文作家鲍尔吉•原野先生的作品《父亲的战马》,语言干净纯粹,视野宏大,叙事别具一格,文章既有炽烈的情感抒发,同时又具有淡雅的表述形式,写作手法独到,散发着草原露珠的自然气息,给读者以回忆与感动的力量,作为亲情散文的名作名篇,原野散文具有常读常新的魅力,给胶东散文作者以引领和启示。

胶东散文作家牟民《陪父母慢慢老去》中有一节写道:陪父母吃饭,有时半个钟头的吃饭相聚,有时延宕到很晚很晚。这份文字的描写,小中见大,虚实相间,凸显了人间亲情的珍贵,父子亲情的浓与淡,再现了经年创作不懈的散文家牟民作为一个严谨和成熟的胶东散文作家的火候与功力。

省散文学会蓬莱创作之家秘书长梁绩科的《食鱼》,视角别出心裁,写得非常恬淡、小巧。文章写作选择从食鱼这个小切口切入,由父母爱食鱼到回家探望父母第一时间为父母买鱼等生活琐事写起,将父与子一问一答的对话、洗鱼的每一个细节、往事的回忆以及家庭生活的点滴巧妙地融合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说事道情,不蔓不枝,写出了浓郁的烟火气、生活气,写出了一个居住在百年老屋百姓家庭的平凡人间之爱、亲情之爱,透露出感人的温馨的人间亲情。

身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滨州医学院医疗集团总院长的王强,他的亲情散文《我的父亲》语言俭省平实,文章常见的修饰用词不多,形容词更是惜字如金,全文以生活用语、口语入文,如诉家常,娓娓道来,这样形成的文字自然贴切、可亲可近,既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又有利于与读者交流与沟通,达到了非专业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文章的构思上,作者没有采取常见的设置构思、主题先行的写作技巧,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思绪,任其自然、真实地流淌。在写作中,作者紧紧抓住“父亲是个平凡的人。一生中没有闪闪发光的事迹,但我却觉得,他确实如夜空中的星星,一直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主题,通过回忆、插叙、议论将父亲平凡的一生如星辰般的照耀之光,以文字的形式,固化留存于人类历史、文字的空间。作者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父亲走了,人世间的‘星星’陨落了,但他依然活在我的心中。每当思念他时,我就仰望星空,星星的精神光芒依然闪亮,指引着后人脚踏实地做平凡人,做一个爱国爱家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父亲已逝,精神永存,这也是一个平凡的父亲留给人间儿子的最后的精神遗产。这样贫穷而清洁的精神遗产,与世界上那些遗留万贯家资的财产相比,又何其宝贵!

刘俊连是一个散文写作上的新人,作为一个初入道者,她的亲情散文《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不讳饰,不拔高,毫无保留地呈现出生活的某些真实:父亲因为在大集体队中石料厂做会计,因为一次事故,为救人而伤残了腿,拄着拐杖开始了艰难的生活,父亲的善良、顽强,感动了曾经远离的亲人,感动了族人,感动了身边的人。父亲去看病,因无人帮助,下坡走路不便,便自己滚下了陡坡,也印证了父亲脾气的刚直和暴烈。耳濡目染,父亲的乐善好施、达观的生活,感染了作者。于是,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文笔,将那浓得化不开的父女亲情,一挥而就,通过文字,通过私人化的书写,将那无处蔓延的情感加以释放,以此感恩父亲、热爱父亲,而这不正是胶东亲情散文写作的目的吗?

亲情重在“情”字,无血缘关系的也可以有亲情;有血缘关系的不一定有亲情,所有的情得到升华后方为亲情,应该为人间最美的情感。友情无任何限制,若感情好,可以情同父母、兄弟姐妹。这无处不在的人间亲情,体现在文章中也是浓与淡的转换。

散文《如他一般的人》和《转瞬青春是暮年》是《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本次征文活动中仅有的两篇描述师生之情的文字。同样是胶东散文作者写下的关于师生感情回忆的文字,但由于作者的经历不同、角度不同、思考不同,呈现的情感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境象,也各有不同。《如他一般的人》作者描写的是自己高中就读时的语文老师马郁清,一个教无定法、思想开放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形象。作者对马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描写虽然用笔不多,却惟妙惟肖:先写马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齐声背诵《琵琶行》,再写马老师新创意地形象教授《雨巷》,将诗的意境阐释得淋漓尽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好老师正是以其朴实无华的言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循循善诱、不拘成规的教学艺术,影响了学生的一生,为文章的作者走上教育之路,成为如他一般的人,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文化参照范本,再现了纯洁高尚的师生之谊,如泰山黄河,山高水长,至此不移。又不由得让人感叹,中国现实教育文化的香火,有多少就是在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中,薪火相传,奔腾不息。《转瞬青春是暮年》,讲述的是作者亲历的故事。文章中的作者是一个经历过社会拼打之后的中年人,在想起了自己的初中班主任之后,百般打听获得老师的居家信息,终于克服了心理上的某些障碍,毅然踏上了探望恩师的旅途,文章侧重叙写眼见老师病态时的浓烈情景,彷徨、尴尬和师母的不易。感叹时光易逝,疾病对老师的摧残,心疼不已,忧伤不已。这是人之常情,更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担忧和浓浓的关爱。其所见所感,让人不胜唏嘘。但作者文中的真实描写,不仅没有影响一个为人师者的形象,却反证了人生无常,师恩难忘,师生之谊高于世俗的宝贵,读了之后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段曙光的《只闻花香,不想悲伤》,用满含激情的文字,讴歌赞美了父亲精心专注花园、莳弄花草、排遣丧妻悲伤的坚强,将一段人生的亲情表现得云淡风轻,催人奋进。

范雅琳的散文《我的梦里下雨了》文章不长,文字云淡风清,如诗如画。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让外婆的美定格在那一头如瀑的秀发,定格在那诱人的美食味道,定格在那一碗蛋羮的金黄里,向广大作者展示了一个孩童视角里的成人世界:奇怪外婆为何要留着跟大表姐一样的齐腰长发,不剪成胡同里的姨妈那样的运动头。作者的描写很轻、很淡。起笔即叙写梦中所见,以白描的手法描写梦中下雨时节、回忆姥姥的形象:一袭青色的对襟布衫,一头纹丝不乱挽着的发髻,一双含笑的凤眼,两只粽子般的小脚,正端着一只小瓷碗,唤着我的名字,站在门前的大槐树下,像往常一样。画面具有很强的亲近感和代入感,让读者产生共鸣,似醒未醒,润物无声。作者跳出了世俗的局限和来自红尘的烟火气,文字轻灵,诗意婉约,但对亲情的描写却灌注了全文,以“我的梦里下雨了”再次贯穿了文章的始终,在与读者的一同穿越中,作者也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救赎和人生精神的成长。

亲情散文的写作一般是形散神聚,或者,是形聚神也聚。但是你要是想把亲情散文写散了,也写得出彩,那就是有意为之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这就有些难度了。在散文浓与淡的描写与处理上,胶东游子、客居南京的作家王兆贵的散文《姥姥和她的庄子》就属于处理形散神散、淡雅空灵的优秀之作。该文全篇一千多字,以大家熟悉的胶东童谣开头,其中除了写到了对姥姥音容相貌的回忆,一共写了童年在姥姥家的村庄——庄子摸鱼抓虾、课堂上老师问及是否知道庄子的懵懵懂懂,以及工作以后,从读庄子开始的似懂非懂、初识其趣到明晓大意,再到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感佩,乃至能背诵全篇的三个回忆的情节,文章便戛然而止。

读者读完文章,往往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也许会问这是一篇描写亲情散文的文章吗?如果是,怎么开头只说了关于回忆姥姥的一节,写着写着,作者便跑到姥姥的庄子去捉鱼摸虾去了,这不是文不对题,公开跑调吗?跑调还跑得挺远。之后又跑到课堂上与老师问答庄子的一节,文末最后又写到了成年之后读庄子,可以说作者的文章越写越散、越写越淡,与写作主题越跑越远了。

是啊,掩卷沉思,我们就是在跟随作者越跑越远的阅读中,作者完成了散文的创作,也与读者一起完成了对姥姥的亲情的回忆,对姥姥的庄子的怀念,对历史书中人物庄子的阅读和感悟。在这里,作者在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散文写作上的情节小径,小径通幽,通向四面八方,可以让人产生共鸣,也可以产生许多联想,在读者的浮想联翩中,作者的文章也已达目的。

聚和散、浓与淡是艺术的不同手法,但只要文章表述的感情真挚动人,读者能看到作者一颗诚挚热烈的心这就够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果是真的美人,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掩盖不了她天生丽质的初心和本质。

勇气和幸福

怀念和写作需要勇气。很多时候,我们不愿回忆也不愿提及,有些东西是结痂的伤口,撕裂了会很疼。写出来的文字或许有遗憾有痛苦,但因为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经过沉淀和思考,亲情会更浓烈也更理性。当我们勇敢地面对自我,从容展开回忆,之后也许就会收获勇于面对的释然和幸福。

梁益美的《母亲》跟一般亲情文章不同,写得很大胆,勇于揭示现实中亲情的复杂性,不回避生活中灰暗的一面,这就让亲情更具震撼力。母亲能干,心灵手巧,自信凭一双巧手,能挣来美满的幸福生活。可母亲早年因为家穷,即便聪明,也没有条件读书。回村劳动的母亲婚姻又是不幸的,有剪纸天分的母亲却没能跟心上人结婚生子,嫁给了没有感情的父亲。文章写了父亲曾经的花心,伤过母亲的心,母亲患病与父亲的一时背离不无关系。这让我们想起了农村婚后早逝的男人女人,有些不幸不是来自外部环境,可能就是自身的问题,或者是夫妻的问题。但在母亲病重中,父亲终究含泪缝制给母亲上热敷的口袋,这复杂的亲情回来了,甜酸苦辣的亲情回来了。天意从来高难问,也许这就是带着烟火味道的人间亲情之爱。

《父亲伴我写作成长》这篇文章朴实中蕴含珍贵的往事回忆,平淡中尽显父亲的文化情怀,直白中可以感受父女两代人的代际传递。作者马蕾,胶东散文地域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写作者,父亲的唯一女儿,也是家庭中唯一的顶梁柱。为了父亲的疾病,她放弃一切,广寻名医,多番诊治。这力量来自于一个女性柔软的内心和勇于直面现实的勇气。憔悴难对满面羞,在我看来,生活就是一张试卷,尽管生活给了马蕾很多难解的答题,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生活散文、价值写作人生的路途上,马蕾也收获了属于她本人文学记忆与感情印记的紫红色文化贝壳。

这些胶东作者的秉笔直书,这些涌现出来的“有情之文”,他们作为亲历者,同时又是文章的讲述者,他们的哀伤和感叹,幸福和痛楚,独白和撕裂,在胶东亲情散文中或以直率、或以深邃、或以勇气,让情感的交流在文字中得以最大的展现,使人读之为之侧目,耿耿难眠,显示出胶东散文作者无比的担当、责任、无悔和勇气。

王婷婷的《青春在左,爱在右》不仅写出了八零后青春期的生猛和叛逆,从她的文字中,更可见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中期,士农工商全民奔小康的世态人情和年轻人在青春道路上一路狂奔成长的人性光辉,在懵懵懂懂中,在父母的帮助下,作者完成了属于自己个人成长“惊险的一跳”。这可以说是极其幸运的,文章既包含社会道德的一面,又包含了人性的成长历程。

面对老龄化社会养老的到来,即使是传统的坚不可摧的亲情关系也面临诸多的矛盾和挑战。胶东散文作家周红勇敢地将手中之笔,投到了描写自己家庭亲情关系的一域。作者毫无隐晦,一开头就将这种亲情的讲述直接引向读者。“父亲去世两年后,我母亲就去了老年公寓。每次回去看她,都把她拉回家陪她小住几日。”这种叙事方式,简单直白,体现出贯穿于胶东作者骨子里的诚实守信的传统性情,又令人大开眼界。既写出了耄耋母亲的不老情,“文艺范儿”又写出了母亲的“冻龄”之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文章不乏母女的血脉亲情,同时为当下社会构建新型的亲情养老关系提供现实范本。

胶东散文作者刘明华的亲情散文《母亲的枣花小米粥》开门见山,笔力不俗。作者一上来就以“枣花扑簌簌地落下来,落在静静歇息的石磨上,落在温馨和美的小院里”开头,选材组织精妙,文字轻灵婉约,除了让读者置身于空灵清新的意境,同时也为下文中母爱亲情的展开和描述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小米粥作为民间的一种凡食,作者能够从熟悉可见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挖掘美,表现美,将我们司空见惯的母亲熬煮小米粥的细节写得芳香四溢,岁月流光,表现了胶东散文年轻作者的独具慧眼,再一次证明了人间烟火,美无处不在。

杜东平的《身影》选材非常巧妙,作者以身影为题,写出了父亲的大爱、无私与慈心。作者的文字不多,只是选取了生活中几个我们熟悉的常见的场面,便将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当我们开着车,到了村东的大马路上时,远远地、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村东口,我的心不禁一热,我知道那肯定是父亲,而且,不知道他已经在那里站了多久。因为每次我们回家,父亲都是站在那里等着、盼着、迎着我们。见到我们时,父亲话并不多,满脸欣喜地一笑,说一句‘可到了’,就走在前面,似乎领着我们一样,一起回家,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许多。”无怪乎,一个作者在读到杜东平的《身影》后,发来这样的留言:她的父亲真好,这是满满的幸福!

永恒之美

2020年人类遭遇从未有过的新冠疫情,让平时忙碌的我们更加感受到亲情永恒的力量。宅居的日子,让我们忽然心生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亲人心里的,亲情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互依赖彼此纠缠的纽带。我们在这个世界奋勇拼搏、相爱相亲,亲情让我们充满生机和活力,亲情是人类最后的一道防火墙。2020年亲情写作正当其时,从如火如荼的胶东亲情散文写作中,可见一斑。

胶东人有个亘古不变的传统风俗:亲人要离家工作或远行,要吃一碗饺子保平安,当亲人平安返回时,饭桌上摆的是象征长久的面条。这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胶东人永恒的淳朴浓厚的亲情密码。胶东散文作家慕然通过亲情的视角,将父亲与母亲的情感、母亲与儿子成长之间的故事、一个原生家庭浓厚的生活情趣,生动而丰富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上船的饺子下船的面》是胶东亲情散文系列的开篇之作,“胶东散文年选”平台2020年开年首推此篇,也祝愿疫情笼罩下那些为战胜疫情奉献自己、奋斗不止的医者、工作者们,遇难呈祥,平安归来!

人类的心灵世界是一片永在的汪洋大海,波澜壮阔,是散文开拓探索的处女地。宫钦荣的《姐姐》将笔触探向人的心灵世界的深处。文章以行动语言细节描写来衬托姐姐的心理,写出了姐姐让人惊叹的美丽心灵,塑造了一个顽强、善良、吃苦耐劳、大爱亲人的姐姐,姐姐在读者面前是美的,在我心里更是美的,而且是永恒的。

亲人永别,尤其恩情似海的父母离去,痛苦难免,作为活着的儿女,会时刻忆起那悲伤的时刻。刘军的《最后的陪伴》,写到了九十多岁的父亲为了能够参加孙子的婚礼,硬是跟疾病搏斗,终于圆满了自己的心愿。老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的行为,顽强的精神,是给儿女的鼓舞,那是留存在世上的无价之宝,是永恒之美。这样的回忆,摒弃了一味地悲伤,注入了向上的能量,又让散文有了阳刚之美。

记住娘的恩,感受娘的爱,守住那份亲情的美丽,美好地生活,是鹿萍的《娘》表达的主题。人生哀痛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在人生最需要母爱时刻,家庭也非常温馨时段,母亲去世犹如晴天霹雳,伤痛无法言说。想娘的好,想娘的爱,想娘的恩情,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到不惑之年这份思念越发沉重。

高金业是一个有着长期军旅生涯和地方工作经历的写作者,难得的是他的亲情文字写得这样的至真、至诚、至美、至纯。在作者的笔下,亲亲的二姐,已经远远超出了姐姐一词的专用定义空间,在这里,二姐是良母,是导师,是监护人,是美丽的仙女,是亲情的守护神,更是爱的化身。二姐身上萦绕的智慧、好学、要强、自尊、不屈不挠、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读来令人惊叹、羡慕、心动。高金业的亲情散文《我的二姐》是取材于作者真实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的一篇亲情美文,作者全篇以回忆与思绪为纬,以细节为经,讲述自己的故事,传达生活的真相,在文字的汩汩流淌中,体现出作者的生命体验之真与亲情感人之真。文章中有两段细节,让人难以忘怀。一个是:作者因为爱看书,夏天的半夜,让饿急了的猪把书给吃了。而这书是读大学的姐姐从别处借回来的书。作者写道:“闯了大祸,不知道怎样和二姐交代,心想这回要挨打了。谁知二姐知道后,大笑起来,说:真逗,没听说猪还愿意读书,读到了肚子里。虽然没有挨打,甚至挨训都没有,很长时间我一直郁闷着,为了那些心仪的没有读完的书,也为二姐如何赔那些书钱犯愁。”二姐的猪也愿意读书的一句话,在此处真有了一句千金的力量,二姐的包容、善解人意、高超的处事艺术,含英咀华,溢于言表,这是多么感人的姐弟情深!

曲永辉的《姥姥的小院》在触动情感的一刹那间,以写实的笔法,琐忆了我度过十二年的姥姥的小院。小院不大,生活气息盎然,树木花草葳蕤,姥姥一手好饭食,与邻居和睦相处,在小院的树下,听姥姥讲故事,讲战争年代的事情,最热闹的是舅舅们回来时,在舒缓的节制叙述中,我们能够读出,姥姥是一个革命老人。姥姥的小院里给作者留下珍贵的少年欢乐。如今,“院子里的桐花依旧开落,院子里的手压井早已是锈迹斑斑……”文章阐述了生命与爱的永恒之美,布局谋篇具有感人向上的力量。

王善善的《暖雪》用动情的眼睛,充沛的笔墨,摄影师般在雪纷纷的意境里,录下了三幅雪环境中的人物画:头发雪白的奶奶雪天里在屋里给我缝袜子,暖融融的小屋,奶奶暖融融的话语;雪天里一家人包牛肉饺子,雪天里那个透着光亮的乡下老屋;雪天里母亲嘱咐我保暖的未接电话,我雪天里驱车回家。围绕着雪中的人和事,都是暖暖的,雪便有了隐喻:亲情化解寒冷,再冷的环境,只要亲情在,暖意便在。暖雪的选材构思,颇费功夫,张弛有度,在适合的篇章里,释放出饱满的情感,永久地融化着那雪地里的寒冷。

董连军的《走不出的故土情》试图以个人化的视野去构建父母永远也脱离不了农村黄土地的那份难离难舍的情感: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的辛苦,母亲的劳累,当我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家后,便试图让父母实现当初的那份愿望,构建父母远离家乡的蓝图:住上楼房,我们也能跟着你享福。可是真正到了这一天,父母在再三动员下,到了城里,竟然住了十几天,就匆匆返回乡下。父母恋着乡下,因为那儿适合自己,是他们的根,能够动动手,养活自己,作为父母怎能够坐吃承穿,由儿女养活?他们那份爱心依然火热,依然蓬勃。只要自己能劳作,绝不给儿女麻烦,这是故乡情和对儿子的爱心,让他们离不开那个家。明晓了这一层,就理解了父母的故土情。那就依着他们,走不出,那就经常回去看看他们,父母在,则家在,故乡情在。故乡才是父母的永久之地,让儿女值得珍惜的永恒之情。

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近些年,胶东散文的写作者已经脱离了某些散文的写作套路,步入了成熟期的快车道。一些年轻的写作者,除了在亲情散文题材、内容上的别开生面,还注重技巧上、语言上的探索。写作语言就像和面,有的调出的面食吃时筋道爽滑细腻,有的吃到嘴里虚头巴脑没有味道。许庆鹏是一个从事银行金融业的年轻散文新秀,他的散文《岁稔年丰的村庄》读来丰赡厚实,透露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带给广大农民的富裕,饱含了浓郁的地方乡情,读来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一如他文章的题目:岁稔年丰。

王亚作为一名山东管理学院中文创意写作课的青年教师,她的《什么事情让你最难过》,单刀赴会,鞭辟及里,从人生的十一个瞬间中,写出了孩童期人生成长的困惑、青春期家庭情感的处理与问题、为人父母后对往事的溯往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既有对家庭亲情力量的考量,也有对人性中爱的肌理的剖析,透露出作者过人的写作手法和迥异的人生思考。作者通过人生的十一个瞬间的回忆与描写,草蛇灰线,种种指向,将生活中我们很难表述和界定的情绪状态词“难过”,通过作者的内心独白、心灵感悟、个人确证,阐释得生动无疑。作者写作文风优雅,气质如华,文字信手拈来,气脉贯通。《什么事情让你难过》让读者读后除了有一些小小的伤感之外,似乎更有一种愉悦和小欣喜,悄然爬上心头。从心理学角度讲,“难过”就是“过难”,《西游记》斗战圣佛之路尚有九九八十一难,人生之中的坎坎坷坷,将会不计其数。佛语说“三藐三菩提”,而历史终究会像水一般的流淌,什么事情会使你难过?这也是一个人生的悖论:当人类在追问着这样的话题的时候,会发现难过的一切都已经走过。

近几年,一向以“沉默的味道”自况的沈默兄,默默地在散文写作上发力了。作为一个落户烟台的异乡人,沈默从个人的况味、融入地方后的工作与生活、妻子的丈夫多种角度,顺应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以胶东破题,先后写出了《爱上胶东的三个理由》《烟台妻子会当家》等情感散文佳作,受到读者的喜爱。沈默的写作充满了满腔的痴情,真挚的情感,并将胶东的土话、俚语等生活用语,直接带入写作之中,这种朴实的语言运用加之俯瞰式的写作技巧,既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又带有俯冲轰炸的色彩,因此带给读者往往是阅读上的震撼。更加可贵的是,沈默的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在写作上的坚持,《胶东岳母亲又亲》是沈默以胶东破题为文的第四篇,可以看作是以往在以乐做一个胶东人、胶东女婿、娶了一个胶东好媳妇为写作主题的基础上延续与开拓。作者在文中对岳母的描写亲切而又直白,从岳母对其婚姻的认可、生活上的关心、婚后家庭关系的处理与理解,都进行了入情入理全方位的阐述。“自1988年我这么叫她妈妈至今,一叫就是三十二年。而我和媳妇从2000年结婚到现在是二十年,和我自己的母亲生活只有十八年。十八年和三十二年的概念,足以证明岳母比妈亲!”“婚后二十年来,吃的最多的就是岳母亲手种的各种新鲜蔬菜。”“好在在胶东遇上亲我疼我的岳母,不收彩礼,不提条件地打发闺女和我成了家,让我过上了有家的日子,内心从此不再孤单。”这种作者写作中少有的时间比对和生活比对与情感比对,沈默在文章中运用自如,将胶东岳母大义、厚德、无私付出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胶东“岳母就是妈”的人间情怀倾吐得真彻入心,感人至深。在写作中,沈默还将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引入散文写作,增加了散文的戏份和可读性,这说明,异军突起的胶东亲情散文写作是任重而可期。

写作如光,照进内心,照亮你我。亲情是这个世界的永恒之美。《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作为胶东首部十年累聚出版的一部亲情散文荟萃之作,如果对我们写作者有所裨益的话,那就是:因为亲情的存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无论如何翻江倒海,无论外界如何红尘纷繁,我们都会拥有平静温暖的内心,让我们生命的体验介入生命的意志,让我们人类的情感在这部书中得以安放。这就是薪火相传、一路前行、探索不止的胶东亲情散文写作的力量。

诗人北岛曾经这样评价私人史的写作:“他们穿越时代与个人的秘密通道,以各自的阅历与写作,在不同的坐标上互相辉映。”这也足以说明:在人类感情的星空上,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变幻,最能打动我们、直击我们内心的还是维系人际关系纽带的亲情,这也许正是日渐兴起的胶东亲情散文写作受到广泛关注的影响所在。自2013年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在胶东创立以来,在省散文学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胶东散文的作者们以近乎孤绝的写作精神、抱团出击砥砺前行的傲然姿态,以他们的真切和悲悯,思索与记录,灵活与智性开拓了地域散文、亲情散文的表现疆域,无论是在胶东散文题材、创意、写作视角,还是主题的开拓、写作技巧、语言的表达上都赋予了胶东亲情散文写作全新而丰富的审美内涵。我认为:《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的成功出版,不仅是胶东散文出版界的一个范本,它作为地域写作、创意写作的优秀实践成果,也理当和填补了胶东地域文化亲情写作上的空白,是新时期胶东文学在研究与探索上的时代记录与当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