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湖北出版人周百义推出散文集《岁月绵长》 贾平凹作序
来源:新华网 |   2021年05月13日16:25

湖北省资深出版人周百义的散文集《岁月绵长》日前正式出版。作家贾平凹为《岁月绵长》作序,评价周百义用“明艳灿烂”的文字描绘曾经遇到的苦难和挫折。

《岁月绵长》共35万字,包括“乡情”“亲情”“他乡是故乡”“屐痕处处”“域外掠影”“书人书事”等6辑77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有周百义对家乡的眷恋,对已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也有对第二故乡武汉的赞颂,也记录了多年出版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人和事等。

“编选这本散文集时,仿佛时光倒流。从这些文字中可觅出自己人生的轨迹,看出时代投射下的光与影。”周百义说。

贾平凹在序言中表示,这部散文集里,周百义记叙了不少与作家交往事、出版事。不单是工作记录,而处处显露着周百义的文学情怀和个人性情,所以,这部散文集倒像是一个窗口,可以看到一个好编辑、一个出版家是如何得来的。

据悉,周百义上世纪80年代就读武汉大学中文系插班生之前,曾在家乡河南担任县文联主席,创作多部小说和散文。后来,他一直从事出版工作。在周百义担任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人期间,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一批广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茅盾文学奖。

 

附《岁月绵长》序言:

一个出版人的文学情怀(代序)

贾平凹

周百义是一位出版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了。大约二十多年前,他要主编一套才子书,把我列入了名单。我觉得作家就是作家,没必要弄出个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面目来招摇过市,所以不太配合。后来周百义由孙见喜引着来见我,终于说服了我。这是我们的初次见面。个中细节,我已记不清楚。看了周百义这部散文集的一篇文章,我才大致回想起当初情形。这部散文集里,周百义记叙了不少与作家交往事、出版事。不单是工作记录,而处处显露着周百义的文学情怀和个人性情,所以,这部散文集倒像是一个窗口,可以看到一个好编辑、一个出版家是如何得来的。

但周百义首先是个作家。编辑做得好,写作之火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炽烈。我的朋友中,就有许多编辑而写文章的。可如周百义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写作习惯的,却实在不多。编辑写起文章来,往往难逃一个眼高手低的毛病。周百义不然,他是眼高手也高。看了周百义文章,我才知道,做编辑之前,他实在就是一位作家,写过不少小说和散文,且在县文联当了几年主席。也正是由于他的写作,才得以去武汉大学读作家班。后来做了编辑,遂由专心创作变为专心为创作服务,看事物的目光却未变:还是作家的、文学的、审美的。

周百义这部散文集《岁月绵长》里,我尤其偏爱记叙乡村生活的文章。乡村生活本是私密的个人经验,周百义写得真诚,又带着一种巨大的热爱和悲悯。这就让个人经验真诚可信了,且打动人。我一直以为,散文篇幅短,非虚构故事,真情最是重要,容不得半点作伪、轻佻、油滑。周百义是深知这一点的。由小油匠、小挑夫,到代课教师,周百义据实写来,一个人的人生藤蔓,牵枝带叶的,勾连出许多的人和事,最后是一个时代的跄踉背影。这是散文的开阔。

二十二年的山地生活,是周百义为文的基础,还是他人生的底色。这里面,实是一种苦难的教育。周百义写苦难,笔调从容,看起来还有轻松戏谑意味——这是费了匠心的,也是周百义的高明之处。写散文,哪怕是写最凄惨事,最好不要陷在苦难中,咿咿呀呀的,而是从苦难里拔脚,拍掉了尘土继续往前行。周百义就是这样处理的,所以他的散文脱离了悲苦的调子,不是愁云惨淡,而是明艳灿烂。在写挖药、捉鱼这种有趣之事时如是,就是写下乡住牛棚、连厕所也无这类阴沉之事时亦然。这里面的转化,要时间的沉淀稀释,也要写作者有雄健的笔力和心力。在周百义处,苦难不单是教育,还是反哺。他借了京剧《红灯记》里一句话:“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周百义的“这碗酒”,许多人都喝过,但大概觉得辛辣呛口,品不出其中的余味,更不能如周百义这般,将其作为人生的地基,支撑起往后的漫长人生。

依我看,莽莽大别山中的小油匠、小挑夫生活是周百义人生的地基,之后长达几十年的编辑生活,也非是垒高台,而是一个更高的地基。它们共同支撑起的,是周百义作为一个写作者的人生之旅。周百义希望百年之后,亲人们能以平生涂鸦焚于墓前,以告慰他的灵魂。可见他把写作看得有多重。他自称打夯人,这是他和处女作《女夯队》的隐秘联系。打夯人无心于建筑高楼大厦,只是埋头劳作,待抬头看时,才发现一座大殿已峨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