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三毛逝世30年,侄女出书忆小姑 贾平凹评价:这是写三毛最好的一本书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张杰  2021年03月01日08:17
关键词:三毛

1991 年 1月4日,48岁的三毛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至今已整30年。三毛的作品,和三毛本人的传奇,一直被人阅读,津津乐道,影响广泛。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争议。真实的三毛到底是怎样的?从亲人的角度去看,三毛又有哪些外人不知道的一面?近日,由果麦引进,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姑姑三毛》,由三毛的亲侄女陈天慈所著。书中收录22篇散文,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真实的三毛。

陈天慈和双胞胎姐姐陈天恩是三毛大弟弟陈圣的女儿,也是三毛那本《送你一匹马》书中提到的“天使”。跟其他解读三毛的书不同,陈天慈不是从一些新闻、书籍、采访中去搜集资料,而是讲述自己在少年时代跟三毛在一起生活的日常相处生活细节。“我儿时和青春的回忆里,没有三毛这位大作家,只有一个疼爱我们,又爱和我们一起玩的大孩子三毛,一个总是有些调皮点子,总是让爸爸担心教坏我们不肯睡觉的小姑,一个爱说鬼故事看我们害怕样子的淘气小姑。”她写道。这样的日常角度,也获得了作家贾平凹的肯定。他在为该书所作的序文中说自己“在一天半的时间里读完这本书,它给了我们另一个真实的三毛。由衷地说,这是我读过写三毛最好的一本书。”

不走寻常路的小姑三毛 带侄女自由健康成长

1979年,三毛回到中国台湾,跟父母住在一起。在年幼的陈天慈眼里,奶奶多了一位帮忙带孩子的大孩子。书里写道:“小姑和我们俩姐妹,三个小孩彼此取暖,互相影响”。三毛年幼时,成绩一直吊车尾,在《闹学记》里三毛曾说过希望教室像游乐场。她努力在这对双胞胎姐妹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这两个孩子享受学习,找到欢乐。她甚至在家设立“学渣有奖”。如果双胞胎考倒数第一,就可以拿奖。这话一出,把陈天慈的爷爷奶奶吓坏了,然而要考到最后一名并不那么容易。上课的时候,陈天慈总是被道德感驱使,不敢不听课。考试的时候,会答的题乱写的话又觉得对不起老师,结果竟然一不小心进步了好几名。其实三毛只是想让她们明白一个道理:在学习上找到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最放松的时候才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学霸和学渣,而是全看你的专长在哪里。数学上的学霸,可能是语文上的学渣,“霸”和“渣”的差别,也不过是排序方向和观看的角度不同而已。

三毛热爱阅读,常常带双胞胎侄女天慈天恩一起去书店,在那儿一待就是一个下午,直到抱着一箱箱的书籍往车上搬才愿意离开。13岁时,三毛因不适应当时的教育模式而退学。为了不让双胞胎经历自己曾经的痛苦,在她们国小毕业后,三毛把她们送进了一所很另类的学校——圣心女中。这是一所不以升学为唯一使命,而是以完人教育为主要追求的学校,这在当时乃至今天以考大学为主流思想的教育界是非常勇敢的。

三毛选择这所学校有她的原因:因受到校长孙嬷嬷的邀请,三毛来到圣心女中演讲。到这里后,她对这个大自然环抱的学校一见倾心。在演讲后,孙嬷嬷带着三毛参观学校,来到一个影音室,一个班级的学生正在看英文电影。孙嬷嬷随手拉开了窗帘,影响了孩子们的观影,孙嬷嬷说了一句“对不起,你们继续看吧!”就是这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打动了三毛。校长是如此胸襟,那这个学校的学风一定也非常优秀。就这样,“芳心暗许”的三毛就将姐妹俩“许”给了这个学校。时隔多年,侄女天慈对姑姑当年的选择很感恩,说自己能够在这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真的非常幸运,这是三毛给她最好的礼物。

三毛喜欢给两个侄女讲故事,往往讲到很晚,三毛的弟弟也就是作者的父亲催促她们不要讲了,该睡觉了,但是三毛从来不理会。她会悄悄对侄女说:“到我房间继续说,转移阵地。”孩子们来到三毛的房间,躺在地上铺好的床垫上,听

着故事,慢慢地睡着了。孩子总喜欢找三毛,因为和小姑在一起,她会将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吃饭让她们自己点餐,三毛会笑着说:“爸妈、爷爷奶奶在身边,你们没机会给自己做主,今天小姑让你们做自己的主人。”三毛开车不快,技术也不是太好。有一回在台北植物园一不小心发动车后开进了水塘里,吓坏了旁边的记者、读者和家人,“我们小孩吓傻之余也感叹小姑的真性情。”天慈在书中回忆诸多小姑众多有趣的往事。三毛喜欢吃生的红萝卜,这是她在国外养成的习惯。小孩子嘴馋,也想吃,却被父亲阻止了,还笑说三毛吃生萝卜不会生病,是因为她的“胃和脑都跟一般人不一样。”

创作《滚滚红尘》剧本前 帮助侄女办同乐会做编剧

1990年,电影《滚滚红尘》公映后获得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多项大奖,由罗大佑、陈淑桦演唱的同名歌曲红遍了大江南北,而该片的剧本创作者三毛,也因此再一次受到了世人的瞩目。《滚滚红尘》是三毛创作的第一部剧本,也是最后一部剧本。在此之前,三毛的作品多以小说、散文为主,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为什么写惯了散文小说的三毛突然想起要创作剧本呢?对此,三毛在《滚滚红尘》剧本的前言中有自己的解释:“我之所以选择了以另一种文字形式来创作,主要动力乃出自对电影一生一世的挚爱。”

除了对电影的挚爱,三毛创作剧本还有一个引子,是来源于她参加的陈天恩、陈天慈的一次学校同乐会,自此引发了她对剧本创作的热情,这在《我的姑姑三毛》中也有所披露。三毛喜欢跟小孩子玩,她从外面流浪回到台湾时,经常接送陈天恩、陈天慈上学、放学。双胞胎上小学时,同学、老师和校长都是三毛的书迷,而三毛也总是把双胞胎身边的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有一次双胞胎的老师说要办个同乐会,计划演出一台话剧。陈天慈被要求担任编剧。天慈找来姑姑三毛做幕后帮手。因为要照顾到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有角色可演,所以最终她们选择了《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一场,既欢乐又符合人物众多的要求。虽然这是一个小孩子的游戏,但三毛和双胞胎却都很认真。她们慢慢学着从人物关系、服装要求、场景叙述等前期铺垫开始,一句句对白都以好记好念为标准,以免孩子们记不住,会没了兴趣。后来写出了《滚滚红尘》的剧本,跟帮助双胞胎侄女办同乐会做编剧也分不开。

父母眼中长不大的孩子 经常熬夜写稿挑灯夜战

三毛是许多人喜爱的传奇女作家,但在父母眼中却是最不会照顾自己,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那时候,年幼的陈天慈以儿童的目光、旁观者的角度铭记下当时的画面。当她一觉醒来,看到姑姑依然坐在桌前,挑灯夜战,写稿到天明。常年熬夜,导致姑姑患上肩背疼痛的毛病。奶奶偷偷在门外张望关心,一再叮咛。

有一天夜里,陈天慈听到爷爷对奶奶说姑姑:“这孩子就是不一样,上帝给我们的任务就是养好这个恩赐的孩子,她不属于我们的,她有自己的路。只要她快快乐乐地活着就心满意足了。”

这几年因为自媒体的方便,作为三毛的侄女,陈天慈会收到很多小姑的老读者和新读者的信息,聊了很多看似平常的话,有的问她荷西是不是真实存在,有的问小姑私底下是什么样的人,还有人问她三毛是不是像书中一样浪漫。这让陈天慈感慨,“我真没想到小时候相处的大人玩伴,会给全球华人朋友那么大的影响和启发。我也从很多读者的故事分享中得知,原来很多人都想活出像她一样的自由灵魂,当年她替读者打开的窗,如今已成了美丽的风景。”

为了纪念姑姑,陈天慈踏上了计划已久的西班牙探亲之旅,与荷西的亲人相聚,更进一步证实了三毛与荷西的爱情。

在《我的姑姑三毛》里,我们可以看到三毛和家人在一起的样子,她的贴心善良,她的顽皮捣蛋,既让家人骄傲,又让家人担心牵挂。她不再是作家三毛,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这就是我的小姑,你们认识的三毛,那个传奇女作家,旅居他乡的独立女性。我从小认识的亲人、玩伴,用独特的方式带领我成长的人。小姑如果在世,也有七十七岁了,虽然我们都很难想象那个留着两条小辫子,说话轻声轻语,勇敢追爱,充满好奇心和童心的三毛有一天也会变老。她用她的方式在我们心里冻龄,今天我们用我们的方式让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