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黄建新:期待献上一部留得住的作品
来源:人民日报 | 黄建新  2021年02月13日07:50
关键词:《1921》 黄建新

这个春节,注定特别而难忘。许多人就地过年,在电影营造的心灵港湾中,可以找到慰藉与陪伴。今年的春节档依然好片云集、类型多样。在观影的轻松、欢乐、感动中迎来新年,也是不错的选择。

于我而言,这个春节也很特别。献礼建党百年的电影《1921》已经进入打磨阶段,影片精剪、特效制作、演员配音、音乐作曲,大家正按计划推进。我同时监制着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长津湖》,近些日子常往返于张家口和北京两地,给后期工作增加了压力。参演《1921》的演员比较多,他们正在全国各地的剧组拍戏,要协调时间完成配音工作也不容易。拍摄这部影片,我和团队始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充满热情和干劲儿。为赶上今年“七一”献礼的时间节点,春节假期,我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很多人问我,与10年前的电影《建党伟业》相比,《1921》有何不同?《建党伟业》采用“编年史”的叙事方式,从辛亥革命讲到了1921年;而《1921》聚焦1921这一年前后,甚至是集中在几个月内发生的事情,以上海为故事中心,辐射到全国及国际社会,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

2016年接到创作邀约后,我们在世界范围的图书馆、档案馆做了大量资料搜集工作,挖掘了一些新的史料。我们希望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影片格局更开阔宏大,故事性更丰富。电影的视听语言也希望有所创新。这是我和摄影师曹郁首次合作,镜头运用更追求动感和韵律,写实与写意结合,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温度和精神的力量。

这部影片从去年7月开机到11月关机,100天的拍摄过程,有太多难忘的经历。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参会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年龄最小的代表只有19岁。心中有理想,眼里有光芒。我们选择年龄相仿的演员来饰演这些历史人物,追求形神兼备的效果。为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导演、编剧阅读了大量史料,很早就把人物传记、历史文档等各种资料寄给演员,让他们做好准备。哪怕是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天的客串表演,我们都会一起认真讨论,研究琢磨如何传神准确地塑造好人物。

许多年轻演员告诉我,出演这部电影让他们深入了解建党的历史,对不惜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革命理想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共鸣。我想,这是他们在表演之外,更有价值的收获。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文艺作品,给更多年轻人提供一个回望百年征程、读懂百年初心的机会。百年前,一群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他们选择相信马克思主义,他们的精神超越时代,他们的宗旨和目标,他们的红色故事,不仅可以与今天的年轻人共情共鸣,也激荡着接续奋斗的力量。

期待着,为大家献上一部留得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