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云大评刊”2020年度小说排行榜出炉
来源:“云大评刊”微信公众号 |   2021年01月26日11:43

编者按:“云大评刊”论坛2020年在疫情期间评刊成员们不能进校面对面讨论,阅读文学期刊困难的严峻形势下,仍然坚持评刊,线上线下互动,完成了本年度的文学期刊阅读,而且比以往更为规范,重要期刊均有关注,一些编辑、作家作为“云大评刊”的嘉宾,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云南省作家协会,以及一些网站如新华网,也给予我们非常重要的支持。2020年一年来,“云大评刊”讨论了百余篇中短篇小说。我们从中选出短篇、中篇小说各10篇,作为“云大评刊”论坛的年度排行榜,参与到中国当代小说的进程中去。

附:“云大评刊”2020年度小说排行榜

(排行榜以作品刊发大致时间为序)

短篇小说

1.文珍《物品志》——《上海文学》2020 年第1期

2.常小琥《回家》——《长江文艺》2020第1期

3.陈莉莉《游泳》——《十月》2020年第4期

4.伍世云《送伴》——《收获》2020年第5期

5.秦风《特殊陪伴》——《民族文学》2020年第5期

6.蔡测海《湿说》——《上海文学》2020年第6期

7.徐怀中的《万里长城万里长》——《人民文学》2020年第7期

8.焦典 《黄牛皮卡》——《人民文学》2020年第9期

9.包倬《驯猴记》——《长江文艺》2020年第10期

10.俞胜《在纽瓦克机场》——《雨花》2020年第11期

中篇小说

1.石一枫《玫瑰开满了麦子店》——《十月》2020年第1期

2.文珍《寄居蟹》——《十月》2020年第2期

3.胡性能《恐低症》——《花城》2020年第2期

4.周嘉宁《浪的景观》——《钟山》2020年第3期

5.范小青《朝去夕来人海中》——《中国作家》2020年第4期

6.庞羽《撸串》——《中国作家》2020第5期

7.李骏虎《木兰无长兄》——《十月》2020年第5期

8.蒋韵《我们的娜塔莎》——《收获》2020年第6期

9.邓刚《狼牙鳝》——《中国作家》2020年第7期

10.潘灵《豹子》——《青年文学》2020年第10期

为深入了解入选作品及理由,特附上短评:

短篇小说

1.文珍《物品志》

《物品志》描述了一对中产夫妇拥挤的生活空间和空虚混茫的精神世界。精短的篇幅保有作者一贯的格局:对生活的细节有着天然的观察力和甄别力。作品将人引入对于“断舍离”、对于人性的依赖与不彻底、对于生活中“满”与“空”的反省中,点到为止又出乎其外,充满生活质感而又神思轻盈。

2.常小琥《回家》

《回家》讲述一位精神科医生与三位精神病人的交集,以强大的虚构想象力,开掘出极端情境下的人性深度以及“回家”的虚妄与悖论。现实的荒诞和人性的深渊被层层撕开,让人震撼;题材领域特殊性中勘踏出的人性普遍性和共通性。

3.陈莉莉《游泳》

《游泳》抒写女性经验和女性成长,第一人称叙事巧妙安排了小说中的诸多悬念。作品以女孩向成人世界的试探、与之角力为重心,展现了抵达成人世界的成长过程。作者对这一过程中女孩的迷茫、喜悦和受伤,以及成人世界的灰暗、明亮、隐秘,把握得十分精准动人,其中的道德伦理因素和情节后的生活评价也拿捏得通达周全。

4.伍世云《送伴》

《送伴》是一篇令人心灵震撼作品。作者对“送伴”这种鬼气森森的奇异风俗的书写,没有停留在猎奇的窥探,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把来自记忆深处的那种恐惧、疏离,以及经历几次“送伴”之后逐渐麻木,最终对恐惧的解脱,写得淋漓尽致。非常态的人生经历,却具有常态的生活逻辑,成长主题伴随伤痛的童年经验,这是一部心灵的泣血之作。

5.秦风《特殊陪伴》

《特殊陪伴》以写农村妇女恩怨而呈现人间温情。选材具有现实针对性,细节描写生动准确,心理揭示含蓄丰富,动静相衬,表里互彰。作者敏锐的艺术发现能力和朴实真挚的行文,展现了农村妇女身上的朴实、率真、善良、倔强,也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人与人之间冲突与沟通的问题。

6.蔡测海《湿说》

《湿说》兼具意境美和可读性。阅读中会获得一种诗意盎然的难忘审美体验,而三条故事线相互关联又各自推进、呈现如此完整丰富情节的安排,在短篇小说中又实属不易。作者在含蓄隐晦的叙述中,构建了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传统的如梦似幻世界。

7.徐怀中的《万里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讲述一位部队首长在成为植物人近二十年后,被家乡民歌奇迹般唤醒的故事。作者手眼别具,侧重探讨了人的灵魂的复杂性与神秘性,尤其是灵魂与记忆、音乐、集体无意识等的关系。小说意蕴深远,风神高迈,显示了一位老作家令人敬佩的创造力。

8.焦典 《黄牛皮卡》

《黄牛皮卡》以家乡风俗为入口,为两代甚至更久远的世代、城乡甚至更宏大的分裂的现代文明,作了一曲哀而不伤的挽歌,很难不让人想起沈从文的早期创作,却显然更为从容的捕捉到了“生生不息”这个词所应有的律动,并以相当成熟而细腻的笔法,突破了猎奇的“异乡”写作。小说中不仅出现了具有神秘感的彝族传统文化,还体现了极具现代文明意义的现实生活,这二者的关系成为现实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毕摩作为彝族文化的守护者,在小说中被赋予了预知与全能的含义推进着叙事的进行。

9.包倬《驯猴记》

《驯猴记》写方家三代与猴子的悲情故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缩影。训猴者方小农一出场就已是被生活打压得抬不起头的形象,他把对生命的温情转移到猴子身上,驯猴成为他人生仅存的英雄梦想。但当驯猴者想让猴子离开培养它奴性的地方,它却不能返归自然。小说以方小农与被驯之猴孙小圣人与猴相互一跪为结局,其中的无奈与悲情,令人动容。小说中人与猴的关系,又岂止于人与被驯的动物,它也象征着人与人的关系,上流社会与被他们驱使的下层社会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在“驯化”别人时自己也被驯化,只有相互一跪,才能求得安宁。这篇小说具有对生命与生存的形而上的思考内涵。

10.俞胜《在纽瓦克机场》

《在纽瓦克机场》是非常典型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场景、人物都非常集中,却出了两代人的冲突。上一代人的“热情”与下一代人的“冷漠”,下一代对老一代关爱的不理解,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具有时代特征的老一代对数字化时代的隔漠,都在小小的机场突显出来了。两代人的冲突几乎是永恒的主题,它从五四文学起更加鲜明起来,今天以至将来都是让人不断关注的话题。这篇小说对这一主题注入了新时代色彩。

中篇小说

1.石一枫《玫瑰开满了麦子店》

《玫瑰开满了麦子店》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转惊人。精彩的情节又弥漫着悲剧精神和对信仰的探讨。作者娴熟刻画的人物,都体现出被现实摧残、被命运捉弄的悲剧感。更凝重的是,作品表现出寻求精神的出路一样艰辛,乃至对宗教信仰力量的质疑。纷乱人间里,精神获得引领并没有带来现实改善,最后还全盘幻灭。这是带着呻吟的沉重信仰,更是一曲人与命运搏斗的悲歌。

2.文珍《寄居蟹》

《寄居蟹》聚焦于一个陷入物质与情感双重困境的女工,揭示时代的光鲜下最底层的卑微生活、蝼蚁般生存的生命,以及物质的极度贫乏和感情世界的空茫颓废。作者的叙述细腻灵动,作品于充分描绘中大量留白,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未尽思绪,是一篇兼具艺术水准和现实意义的优秀之作。

3.胡性能《恐低症》

《恐低症》描写一个饱经贫困与屈辱的底层人物,在商业大潮中实现逆袭、然后又遭遇重大挫败后的心理创伤。作者以一个与之有交集又是旁观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叙事,让作品既细节丰富,饱满真实,又便于自由抒写悲悯情怀。作品有着三个维度的意蕴:社会生活记录与描摹的历史真实;诗性精神对现实生活的衬照与反思;触及形而上层面的揭示与沉思,“恐低”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4.周嘉宁《浪的景观》

《浪的景观》是读来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是一篇出色的城市题材小说,非典疫情、平克乐队、窦唯、歌友会、摇滚新浪潮、档口等等密集的时代符号为我们重现了世纪之交的上海图景——忧郁的、颓废的、摇滚的、无所事事的荷尔蒙气息扑面而来,流露出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浓郁的怀旧和感伤情绪。或许是一种时代情绪的呈现,小说中的人物普遍充满了强烈的虚无感。

5.范小青《朝去夕来人海中》

《朝去夕来人海中》在当代语境下,以大学教授的人际交往网络为中心,还原市场功利社会的诸多世相、原则与问题。小说不止于鲜活重述“天下熙熙为利来往”的结论,价值更在显示商业时代人心的矛盾与挣扎。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风雅身份呈现人的精神世界在当下无可奈何的沙化、俗化,技法纯熟自如,对世界的理解较其过往也更加深刻、透彻。

6.庞羽《撸串》

《撸串》以“故事中的故事”的考究情节安排,塑造了一个存在于理想与现实的缝隙之中、徘徊于友谊与自我之间的人物形象,唤起了读者心中想要冒险却一般未曾走出的自己。别具匠心的经过他人过滤、讲述的人物,避免了作者个人更多的主观情感介入与导引,给了读者更多解读底层社会状况的可能。

7.李骏虎《木兰无长兄》

如果说古典的《木兰辞》写出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那么《木兰无长兄》则写的是钢铁是怎么被毁弃的。抑郁症是一种现代病,因此,“木兰”的身心俱废具有普遍意义。作者重点书写家庭、教育对木兰精神成长的戕害、不幸,木兰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已凋零。对这样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作者有他的关切和思考,而在艺术表现上可谓别具匠心。标题《木兰无长兄》直接取自《木兰辞》中的句子,由是,古今两位女孩及其世界形成了深度的互文关系,而“无长兄”正是“木兰”这代“90后”独生子女的写照。

8.蒋韵《我们的娜塔莎》

《我们的娜塔莎》写特殊时代环境下的人性之美。历史与政治环境或许可以阻断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但无法掩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小说写出了非常态环境下的常态人生,任何人物都是时代环境下的产物,娜塔莎便是作为苏联女性的重要符号,即使安德烈试图用“安向东”来遮蔽自己的苏联血统,但仍然无法逃脱时代命运的悲剧。可贵的是,善良的中国女人们,用美食与陪伴传达了她们的温情,帮助滋养着这个不幸的苏联女人,传达着人性的美好,个体与时代的悖反,更是展现了差异的珍贵。

9.邓刚《狼牙鳝》

《狼牙鳝》延续了作者的拿手领域与主题,讲述一位渔民对生存、尊严与爱情的感悟与思考。作者将人与鳝鱼两条叙事线索交织、比照,富有较强的批判性与启发性,又有捍卫人性尊严与自然生态的理想色彩。

10.潘灵《豹子》

《豹子》是扶贫题材小说中的另类,“时代共名”相当稀薄甚至有意规避,以高度写实直面现实和人心。作品在扶贫工作背景中讲述人内心私欲的躁动,尤其是小人物在社会洪流中欲望被动的激发、生成。作品以精巧的情节构思表明追逐豹子般腾跃于心的不当欲望的悲剧结果,有着广泛的现实批判性与心理警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