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专家研讨电视剧《装台》:用影视光芒照亮文学的精神世界
来源:文艺报 | 许 莹  2020年12月23日08:21
关键词:《装台》

12月16日,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主办的电视剧《装台》研讨会在京举行。该剧改编自作家陈彦长篇小说《装台》,由马晓勇编剧,李少飞执导,张嘉益、闫妮领衔主演,讲述了以顺子为代表的装台人的故事:工作中,顺子带领装台队伍在幕后勤恳工作;生活中,他和温柔贤惠的妻子蔡素芬相互搀扶,与一众“不省心”的家人上演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该剧自11月29日登陆央视一套、芒果TV以来,凭借充满烟火气的真实质感引发观众广泛共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周继红对该剧的成功有三点体会:一是该剧秉承了原著现实主义思想与情怀的主题立意,传递了坚韧执著温暖向善的力量,他们搭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舞台,同时也是生活的舞台,是社会的舞台;二是该剧追求从表象真实走向人物内心真实的艺术表达,使得真实的艺术气息得到了认可;三是该剧是文学作品转化为电视剧的一个成功案例,电视剧改编是对原著内容的汲取、凝练和升华,两者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会议由中国电视艺委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剧中,刁菊花上线初期,许多观众不太容易一下子理解、接受这一角色,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刁菊花这一人物形象却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饰演刁菊花的演员凌孜谈到,阅读原著、围读剧本等,对塑造好这一角色有很大帮助。“刁菊花是一位从小生长在城中村的女孩,她没有接受过较好的教育。而母亲又在她三观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离开了她。正是这份缺失直接导致了她做事比较鲜明和极端的性格。表面上看她强硬泼辣,但实际是脆弱孤独、心地善良。刁菊花是在个体命运与周遭环境不断碰撞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其为人母、经历诸多变故后,她对于自己和整个世界有了全新的不一样的认知。”

剧中一再强调,是装台不是搭台。装台和百姓口中的“搭台唱戏”有何区别?《装台》编剧马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装台是剧团工种中的专业术语,同时也包含了装台人对自己从事的是一项艺术事业的体认,“不是普通的出力,装台也包含许多技术含量”。该剧对舞台后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进行表现,有专家谈到,这种表现“不是丑化,也不是同情化,而是主角化”。而这种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关注,正暗合了全球性的左翼思潮,更多关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劳动者的生存状况以及生存智慧。研讨会现场,专家们纷纷对“装台”的内涵及外延进行解读,梳理了剧中装台的五层含义:一、本意为剧团演出安装舞台设备的行为,搭台布景,装修、运送设备等,是刁顺子等装台工的职业特征和日常生活状态;二、装台的性质在于牺牲自己而为戏团装扮台面,为他人服务,也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三、暗喻装台工与剧院之间构成的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四、在更加深广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装台工:你为别人装台,别人也为你装台;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舞台,要靠每一位中国公民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为这个舞台贡献力量。“都在装台,不要撤台,大家来补台,社会就有希望。”

好的编剧绝不是匍匐在小说原著者膝下的“忠实翻译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者。与会专家谈到,长篇小说《装台》的深厚文学土壤为电视剧创作者提供了无限可能,但同时也构成巨大挑战,如何能够既得到原著的加持和赋能,又不被原著淹没与遮蔽是一个难题。电视剧《装台》能够紧紧抓住原著精髓,又不被原著束缚,一个根本点就在于主创能够拥有同作家一样的对人的悲悯与关切,并善于运用电视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增强剧作的戏剧性、暖色调与趣味性。谈及影视文学改编,马晓勇认为,影视文学改编过程中,无论是甩开小说的人物、情节另起炉灶还是忠于原著、尽力还原,都应当吃透文学的精神世界,抓住文学作品的魂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