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海派文化地图》16卷完成,这是一套读懂上海的说明书
来源:澎湃新闻 | 徐明徽  2020年12月23日16:11

上海,五方杂处,东西交融,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汇着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又凭借了开埠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吸纳了多国文化质素,久而久之造就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特有的海派文化性格。这是上海的特色文化,是上海的“文化软实力”。

12月22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海派文化地图》丛书赠书仪式暨“海派文化地图”IP众创与推广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兼总主编柴俊勇代表丛书编委会向上海图书馆赠送了一套共16本的《海派文化地图》丛书。

赠书仪式现场

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上海书展,13卷“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的陆续面世。一年过去了,最后3卷成书,顺利完成了“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的十六卷的总目标。

“海派文化地图”丛书是以上海十六个区的海派文化特色资源和代表人物为核心内容,阐明海派文化在本区的发源、积淀、流布、传承、发展、复兴的历史轨迹和地理分布,展现其品味特质、体现其国际格局、反映其非遗传承,重绘上海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

这套丛书既是一份简绘版地图,又是一部读懂上海的说明书。读者们可以跟随作者笔下的名人故居、城厢楼阁、民国倩影、绅士品格……遍寻上海之根,看尽前世今生。

上海的三大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是柱石、是信念,必须坚不可摧;江南文化是渊薮、是积淀,应当世代传承;海派文化是趋势、是潮流,既要顺势应时,又要推陈出新。海派文化以“开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细作”的文化特征与品格,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也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上海独特的人文品格。

海派文化地图丛书

捐赠仪式上,《海派文化地图》总主编柴俊勇介绍了该套丛书的四大特征。一是海派文化“珍珠项链”。丛书运用新颖的地图概念,把一个个海派文化地标人物,将打散的珍珠串联起来。每本书有30多个故事,16本书就有5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记载了与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和特色地标的故事,叙述了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有关知名人士,共同构筑了上海万花筒般的城市精彩。

二是区域特色较为明显,上海境内的每个区,或多或少都保留了能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历史遗存,同时,仍在不断积累、沉淀和兴起文化的新思潮、新创造和新成就。每一卷,都结合了各区的地域特色,阐述了海派文化在各区区境内的发源、流布、传承、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地理分布。

“每个区都自有其风格。”柴俊勇说,“虹口区,海派源流;宝山区,淞滨漫话;松江区,锦绣云间;奉贤区,古华贤情;长宁区,西区漫步;普陀区,苏河竞秀;浦东新区,都市传奇;崇明区,东海瀛洲;徐汇区,海上文脉;黄浦区,申江往事;金山区,山海雅韵;青浦区,崧泽之光;杨浦区,沪东风云;静安区,上海蓝调;闵行区,春申季风;嘉定区,吴疁风华。”

如何能保证一种文化不衰落?那就是公众持续的关注力,让它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捐赠仪式现场还举行了“海派文化地图”IP众创与推广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席总编辑许仲毅说:“我们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塑造出海派文化的新内涵和新形象,使得上海的城市精神永远固化为上海的一道城市景观。我们将努力践行‘服务读者’的出版理念,除了出书,还在开发海派文化数据库,以及有声读物和电子读物。希望通过对海派文化地图IP的众创和推广,更好地弘扬海派文化,打响上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