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蒋子龙:姑且称作“笔记小说”
来源:《小说选刊》 | 蒋子龙  2020年12月22日09:15

我的材料库里有许多“边角余料”,舍不得用在虚构的小说中,丢了更是可惜。前一段时间写长篇太累,借着卡壳想换换脑子,便拾起那些“边角余料”。无须花太多心思结构,只要稍加整理即可。因为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有的我曾亲身参与,有的就发生在我认识的人身上,有的我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只是在涉及朋友或过于敏感的人物时,来不及征求意见便化个名字。所以称其为“笔记小说”。

如马克·吐温所言:“真实的事件最有魅力,它不用考虑合不合逻辑。”这组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不仅是真实的,且必须具备某种传奇性,方可入笔记。我曾说过自己最看重、也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小说是《农民帝国》,却从来没有说过喜欢自己的哪一篇小说之类的话,但写完这一组笔记小说,我从心里喜欢它。

原因有三:

其一,创作过程非常轻松,想好了一天一篇,带给我一种不常有的愉悦之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得有奇遇、遇奇人,但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任何时候的奇人奇事都能给人们带来惊奇和惊喜。写作奇人奇事也一样。其实,历史和现实中是不可能没有奇人奇事的,有些幸运者的人生拐点,就是在关键时刻有奇遇。

其二,这组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所以我称它为“笔记”。真实是创作的生命,对笔记小说尤其如此。特别是当虚假的“奇人奇事”泛滥成灾时,削弱了文学的影响力和作家的想象力,用笔记的形式朴质地写出世间真实存在的奇人奇事,不只是有趣,还能触类旁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

现实生活的匪夷所思,给笔记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条件。王国维有个公式,阅世越深,则性情越真。我理解这个“深”,就是真,灵魂的真诚生发出来的真性情。只有心性真了,“深”才有价值,不是阅世越深,人越油、情越虚、心越假。写点笔记小说,有助于防止自己的灵魂变虚变浅。

这类的材料我还有很多,以后会不断隔三岔五地写上几篇。

其三:写笔记小说文字不能拖沓、花里胡哨,不能有过多的环境及人物的心理描述,还得把故事及人物的发展脉络交代清楚,这有助于锤炼自己的语言。我希望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的文字能变得精到一些。

——这就是我写这组笔记小说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