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东蒙阴:真正实现“遍地书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张雪娇 史广胜  2020年11月23日16:02
关键词:农家书屋

随着电视剧《遍地书香》相继在北京卫视、广西卫视、山西卫视等的热播,山东临沂市蒙阴县“火”了一把。因为这部以农家书屋为题材,聚焦文化扶贫,倡导大家读好书、好读书的电视剧全程是在临沂市蒙阴县取景拍摄的。剧中蒙阴县农家书屋的发展模式,也吸引外地农家书屋管理员前来观摩学习。

如何破解农家书屋资源闲置、缺乏人员管理、利用率不高等瓶颈问题?蒙阴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创新农家书屋服务模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每个乡镇建2至3个中心书屋

在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过程中,蒙阴县一改过去“平均用力、撒芝麻盐”的做法,在人口居住集中、规模较大的中心村(社区),加大资金投入,进行重点建设,打造一批阅读环境宜人、藏书都在5000册以上,并配有1至2名专职管理人员的中心农家书屋。

“当前,蒙阴县每个乡镇均有2至3个中心农家书屋,全部采用县图书馆管理系统,实施标准化管理,对周围村庄产生了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蒙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元奎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些中心书屋全部纳入县图书馆统一管理,在县域内实现图书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已成为百姓家门口名副其实的小型图书馆,吸引了周边村庄众多群众前来读书学习。

在建设提升重点书屋中,蒙阴县根据各乡镇村里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建设并给予奖励补助,这一举措调动了村里的积极性。

张元奎向记者举例,比如常路镇常路社区是一个有2000多人的大社区,2018年该村新建了村委大院,考虑到该社区的实际情况,县文化和旅游局便提前介入,跟上指导,帮助他们对原有农家书屋进行了提升改造,建成了200余平方米、2万多册图书,并能同时容纳100多人阅读的书屋,已作为蒙阴县图书馆分馆。目前,该书屋不仅满足了常路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还可覆盖周边8个村及2处学校,阅读人群达1万多人。

根据实际情况建设重点中心书屋中,坦埠镇故县村农家书屋的建成也较为典型。该村的晶成制帮厂,有100多个村民在这里打工。第一书记马军在了解到寒暑假期间,很多村民到厂里上班,孩子无人照看的情况后,积极联系县图书馆争取了儿童绘本、国内外名著等图书400余册,开展“送书借阅”志愿活动。同时与工厂协调,腾出闲置用房,把书屋搬进了来料加工厂房,使得孩子们有地方读、有书读,并为孩子们办理了借书证,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孩子们在这儿安心读书,村民们也能放心打工挣钱。“当前,该书屋内有5000多册图书,文学、少儿等各类书籍应有尽有,为村民们学习各类知识提供了一个好场所。”张元奎说道。

采取“农民自主选书”采配模式

建成了农家书屋,还要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方便村民借阅和学习。在这方面,蒙阴县打破以往条条框框,以“方便群众借阅”为原则,对以往设在较高楼层或锁在村委院中、群众不便进出借阅、利用率较低的农家书屋进行重新布局和改造,将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密融合,与便民服务大厅紧密融合,与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紧密融合,把图书陈列到便于群众借阅的活动场所,打造一批“开放式”“休闲式”书屋。

高都镇小孙官庄农家书屋建成以来,利用率一直不高。去年,该村新建了村委办公室,高都镇文化站及时跟进,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一同推进,为方便群众进出,场所选在了一楼,并添置了新的书架、阅览桌椅,补充更新了4000多册图书。另外,将书屋管理、阅读活动等统一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计划统筹推进,志愿者成为书屋管理员。当前,该书屋中家风传承、儒学讲堂等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同样,桃墟镇百泉峪村农家书屋以前在二楼,群众进出不方便,再加上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因此利用率很低。今年,文化部门把农家书屋作为文旅融合的突破口,结合该村实际,进行了重新布局改造,将一楼房间打通,农家书屋与便民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统一安排,解决了管理的大难题。

“农家书屋改造升级后,不仅本村村民来看书的多了,而且游客也可在此读书看报,书屋成为村民致富的‘好助手’、孩子们的‘快乐驿站’。”张元奎向记者介绍道,这些书屋均采取“农民自主选书”的采配模式,让书屋所配图书精准对接农民需求。“每个农家书屋除了有借阅登记簿、接收登记簿外,还设有读者留言簿,读者可以把对农家书屋的意见建议留言,也可以把想看的书写到上面,管理员看到后,可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查看哪个书屋有这些书,可通过定期流转让读者看上他们想看的书。如果其他书屋也没有,他们可反馈到县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优先采购。总之,一定要让农民看到自己想看的书。”

建成85个“三高兴”书屋

“我们不仅打造了一批中心书屋、‘开放式’‘休闲式’书屋,还创建了一批‘筑梦书屋’,也叫‘三高兴’书屋,即学校高兴、家长高兴、孩子高兴的书屋。在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进程中,凡有利于发挥农家书屋作用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地试。”张元奎如是说。

今年以来,蒙阴县文旅局和教体局合作,联合在农民有爱心且有闲置房屋的家庭中创建了一批“筑梦书屋”,由家长自主管理、政府配送图书、全村和周边少年儿童共享、每逢周末由学校老师组织孩子到书屋读书和学习,让图书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富民校区在教学区内9个行政村的10位学生家中建起10个“筑梦书屋”,有教师志愿者24人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不定时走进书屋指导阅读。同时带领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把“开学第一课”搬进“筑梦书屋”,开展线上阅读群,组织“我是小小朗读者”活动、“我手写我心”、“填写阅读存折”,通过一个个创意,点亮了孩子们阅读的梦想。

“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馆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富民校区校长姚兴强介绍说,为此,学校特地发起“每周一本书”的阅读活动倡议:每周去“筑梦书屋”借书一次;每天利用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每周和孩子交流一次读书心得,也可以举办家庭故事会等;每读完一本书,请和孩子一起填写“阅读存折”,让孩子为童年添加一笔财富。

这样的“三高兴”书屋,蒙阴县已建成85个,已成为农家书屋的有益补充和当地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