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0“读懂中国”文学沙龙活动在广州启动
来源:南方+ | 钟晓宇 朱伟良  2020年11月23日08:19

原标题:从认识中国到表达中国,2020“读懂中国”文学沙龙活动在广州启动

丰富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为文学家提供了大量创作资源。在今天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文学作为人类共通的精神语言,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中国声音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重要途径。

11月22日上午,2020“读懂中国”文学沙龙活动在广州举行,同时宣布“读懂中国”文学院落户广州,并揭牌成立“读懂中国”非虚构写作中心。中国文坛的重量级嘉宾在线上线下云集,围绕“从文学读懂中国”议题开展了讨论与交流。

近几年来,非虚构写作已经成为作家们热衷的题材,在读者中也备受欢迎。通过非虚构创作,让更多的世界读者了解最真实、最直接、最生动的中国人。

“读懂中国”文学沙龙现场

谈到成立“读懂中国”非虚构写作中心时,《皮囊》作者蔡崇达表示这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像物流,都在争夺最后的一公里,但事实上抵达人性的最后的那一公里,是文学一直在试图去做到的事情。”

通过文学,可以让人们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与小说等虚构文学不同,非虚构文学具有现实、真情的特质。在充满变化的时代,如作家吕约所言,世界所了解的中国非虚构文学尚少,非虚构文学作家应挑起书写时代的重担。

书写中国,是认识真实中国的一条路径。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杨克从诗人的角度谈诗歌如何去拥抱当代生活、表达当代经验、传递当代心灵。“既然古代快马可以写成诗歌,一百年前庞德可以把地铁车站写成诗歌,我认为现代的中国也应该把高科技写出来,对现代中国的书写也是当代诗人和作家应该做的努力和尝试。”

此次探讨的主题,不仅是理论性的,也是鲜活的创作议题。中国文学和中国精神之于世界意味着什么,这不仅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学如何塑造,也关系着世界如何看待中国文学。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博永说:“我期待‘读懂中国’文学院及‘读懂中国’非虚构写作中心,能够成为一个引领者、革新者,创新中国故事的文学表达,用国内外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真实生动的中国生活与中国现实,向国际社会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