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建明:浦东是中国驶向世界中心未来的船头
来源:上观新闻 | 施晨露  2020年11月12日13:53

“‘诗’是一种激情,站在浦东的土地上,热血沸腾。怀着这份激情,我写下了《浦东史诗》。”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的40万字大型报告文学《浦东史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纪念版。以“浦东,往事如诗”为题,作家再一次面对上海读者,讲述了查阅逾千万字文献档案,采访上百位浦东开发开放亲历者,实地踏访浦东城乡和现代化建设火热现场后所理解的浦东与上海。

“写上海是一件幸运的事,除了有机会认识那些伟大建筑、知道它们的出生过程和肌体的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许多参与制造浦东的人物。如果只看到摩天大厦而不知建设它们的人的身形以及他们为之流下的汗水与泪水,那等于只翻了翻上海这本书的封面。”何建明感慨,城市跟人一样,每一座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片公园,都有其生命。《浦东史诗》力求做到的就是通过真实和艺术的文字来向人们介绍城市背后的生命过程,因为它是当代人所创造的奇迹。

在2018年3月4日的日记里,关于浦东,何建明这样写道:“白天的上海异常晴朗与温暖,明媚春光下的浦江两岸,那种美丽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形容,甚至会让人想用跪拜的方式,来向这个城市、这个时代和我们伟大的国家致敬,但似乎即便如此,仍不能彻底释怀内心的情感。”

回顾两年多年前那段日以继夜的创作过程,何建明说:“浦东走到今天没有白干,这本书没有白写。今天,我们纪念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重新回顾浦东的往事,从中获得一些经验、一些感情,我认为是极端重要的。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就在于能不能准确把握前30年积累的经验,能不能继续发挥当年浦东从零开始的闯劲。”

在何建明看来,陆家嘴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就像一首没有标点的长诗,更像一曲如支支春笋般破土而出的现代化建筑交响乐章,每时每刻都演奏着优美旋律。“很多人看到了高楼大厦、看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灿烂伟大,更应该看到的是上海人、中国人在建设过程中的智慧与科技的力量、国家的精神。”

在《浦东史诗》中,何建明重点写了五幢建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自不必说,在作家为浦东树立的地标中,还有一座十层高、不起眼的“由由”。

“由由饭店”是严桥乡农民自己盖起的当时的浦东最高楼,在浦东开发开放初期,陆家嘴、金桥和外高桥三大开发公司都曾在“由由饭店”租房办公。严桥乡和后来的严桥镇,正是如今陆家嘴金融城大片土地的所在。

田字出头就是“由”,浦东开发开放让农民登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舞台。何建明说,“由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城市的开发建设可以让这片土地的所有人共享,而不是被城市化冲垮。浦东第一个居民新村“由由新村”解决了农民的住房问题,“由由工业园区”落实就业,“由由股份合作公司”让老严桥人不仅成为城市的居民,更成为企业的股民,保障了生活。“走到交叉路口的老‘由由饭店’前,我向它深深鞠了一躬。”在《浦东史诗》里,何建明写道,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是浦东开发开放中“永远的高楼”。

“浦东毫无疑问应当成为人类一段卓越的历史,而且是一段充满激情、浪漫和具有浓浓上海味道的历史。”在《浦东史诗》中,何建明纠正了过去可能被误解的上海,“上海人绝不是软绵绵的,上海人的骨子里是坚硬和坚强的,他们目标清晰、信念坚定,认准方向和道路,在心头就笃定下来了,不会轻易改变。这样的信仰和意志,在浦东开发建设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在《浦东史诗》中,何建明对“上海”做了创造性的解读——“上海”,是一个动词。“上海”的精神是骨子里冒出来的一种力量、一种拼劲,而且这种“拼”一定是要赢的——我们不断地向未来的方向前进,我们不断地往我们向往的方向看齐,我们永远朝着梦想的目标进发,我们始终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就是“上海”两个字的意义,它是动词,代表着上海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正是因为这样,上海才有可能不断向前发展。“浦东开发开放不是哪几个人或哪一代人的功业,《浦东史诗》中记录了三个群英谱,有浦东开发的决策者、浦东建设的参与者,更有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普通人,以何等毅然决然之心化作浦东开放的动力,一块砖、一块瓦。”

《浦东史诗》之后,何建明又接连写下《革命者》《第一时间——写在春天的上海报告》《上海表情》等作品,与上海的感情、对上海的认识与日俱增。“如果让我打个比方,浦东是中国驶向世界中心未来的船头。站在船头,你就有乘风破浪之感。船头代表着方向,需要我们做出判断。船头瞄准的地方,可能有暗礁、险滩。正如过去30年来浦东人、上海人凭借智慧与干劲闯过的一样,未来,这个‘船头’对上海、对中国,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