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昌沧给郭沫若退稿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冯忠方  2020年11月05日08:11

著名的现代作家郭沫若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为中国文学作出了贡献。然而郭沫若的文章也并非篇篇精品。

1952年纪念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前夕,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杂志社,年轻编辑昌沧按照社编委会的编辑计划,去向郭沫若组稿。当时,郭沫若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很多职务。其中一个职务就是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的副会长。“十一”前的一天,昌沧遵约来到与团中央一墙之隔的中苏友好协会郭沫若的办公室,郭沫若热情地接待了他。当昌沧把“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写一首讴歌十月革命的诗”组稿意图陈述后,郭沫若欣然答应。

一周后,郭沫若让通讯员把诗稿送来了。昌沧拆开一看,不由得眉头紧锁,犯愁了。诗歌立意很好,可是在文笔和其他方面就不尽如人意了,更看不出他特有的浪漫主义风采,像是当时在青年中流行的一些口号似的诗作。昌沧非常为难,在请示了领导之后,希望郭沫若能改写或重写。于是他来到郭沫若家,郭沫若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可能揣摩出杂志社的想法了,郭沫若说:“欢迎你来做客,我的诗歌你带来了没有?我看还是不要发了。那是败笔之作!”请昌沧坐定之后,郭沫若又说:“作诗撰文,就像书法一样,都可能有败笔!这首诗我没有写好。”

随后,郭沫若说:“你们退稿是对的,从这件事,看出了《中国青年》的编辑们不迷信所谓的大作家,不迷信所谓的名人,为确保刊物的质量,不管是谁写的稿子,都坚持原则,显示了你们年轻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作风,也体现了你们爱护作者的态度。”昌沧说:“您太谦逊了!感谢您对编辑部的鼓励!”最后郭沫若对昌沧说:“这次就算了!我马上要出远门了。等我从国外回来后,再坐下来好好给你们《中国青年》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