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韩梦泽:肉体在钢铁面前柔弱无比,却生生不息
来源:《中华文学选刊》 | 韩梦泽  2020年10月27日08:44
关键词:军事 战争题材

作为一个军事迷、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一个作者,如果不能写出一本战争题材的小说,肯定是件遗憾的事。如今,这一遗憾终于填补。

之所以选择“朝鲜战争”作为切入点,这也是多年来的一件心愿。大约从二十几岁起,我先后阅读过一些相关作品,比如约瑟夫·古尔登的《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大卫·哈伯斯塔姆的《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里的朝鲜战争》等。也包括一些国内作者的著作,方便对比和探寻。阅读,只是通过作者的笔去看历史,难免会受其理解力和想象力的束缚,所以关于这段历史在我心中的地位形成,更重要的来自亲耳所听。

中学的时候有幸聆听过一场报告会,抗美援朝老兵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他们的战史。开始他是带讲稿说的,有备而来,可以视为“思想教育”。等他开始脱稿讲故事,我们才第一次觉得震撼。他讲起他们的连队在一个山谷里设伏,一支美军部队从下面经过,然后开火,他第一枪就把坦克上的那名军官击毙了,“那个家伙啪就倒下啦”,然后各种手榴弹、迫击炮一通打,血肉横飞……我们听了都傻成一片,对战争的残酷性头一次有了不同的体会。

此后的认知逐渐清晰起来。在重机枪的攒射下,人类的肢体真的会断裂横飞,甚至躯干都会被打断成两截,而不是用力捂住伤口就行了。肉体在钢铁面前柔弱无比。事实上唯有单兵素质过硬的战士、身经百战的老兵,才敢在敌人的火力下行动。而当他们遭遇炮击的时候,也会心惊胆寒。这没什么不对的。大家千万不要以电影里的某些画面作为辨别依据,不管它是来自东方的还是好莱坞的。

前几年一个意外的饭局,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现场聆听的机会。我妻子的祖父也是一名老兵,而且资历极深。他是保定高阳人,十几岁的时候参加了著名的“高蠡暴动”,就是《红旗谱》那个故事,作为首批河北游击支队的红军战士,真是从大刀长矛搞起。随后参加了游击队,打日本打汪伪。

从红军时期的游击队到八路军抗日胜利,从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他怕是把一个人这辈子能打的仗都打遍了。老人家的身影也出现在这篇小说里。“石春林端着两挺捷克式轻机枪突出重围”便是以他为原型。顺便说,老人家身高一米八五,八十岁高龄依然能够去户外猎杀野兔,一顿饭可以吃下一斤肥肉,从来不考虑养生,前几年得了前列腺癌,医生说年龄大的不给做手术了怕下不来,他就冒充说只有七十岁,一看红光满面的也像,就给做了,而跟他同病房同病情的那个三十多岁的工程师却怕得要死,还痛哭流涕地写遗书。当初见惯了生死,如今才懂得活着。

在此,我要向老人家致敬,并给予最真挚的祝福,希望他可以活过百岁!

小说之所以选取第九兵团作为事件背景,不单是因为我对宋时轮将军的崇敬,以及对粟裕部华野十纵的钦佩,更多的原因则是来自于他们的遭遇。作为首批入朝作战,缺乏心理准备、缺衣少穿、缺粮缺药、缺枪缺炮,就这样去面对全球第一实力的美军和来自百年不遇的低温天气,艰苦凶险可想而知?不,应该是无法想象。那些对于你不曾经历过的苦难,永远只会停留在唏嘘的层面。

而我们又是如何获胜的呢?前方将士敢于效死,后方民众全力支援。整个民族的凝聚力,自此而始。西方人总是把“人海战术”作为一种勉为其难的理由,为其失败进行开脱。因为他们不能承认志愿军在精神意志方面凌驾于自己之上,在单兵素质和牺牲勇气上遭受碾压。他们实在无话可说。

自二战结束至今,在人类的所有规模冲突和局部战争中,再也见不到使用落后武器的一方追击敌人的情况,再也见不到没有瞄准具的狙击手活跃在最前线,同样再也见不到几名士兵自发地结成临时战斗小组,就敢于去攻击为数众多的敌人。只有中国人可以。

那时候,我们没有钢铁洪流,只是一个百多年来受尽屈辱的农耕民族。在一片广袤大地上繁衍至今的人群,热爱土地和贸易、传承特有的习俗文化、接受最温和的宗教、注重交流崇尚礼仪,可一旦卷入危亡就会迸发出耀眼的力量,战斗不止,生生不息,血可熔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