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黑铁:心中的小城
来源:《中华文学选刊》 | 黑铁  2020年09月29日08:29
关键词:黑铁 东北

虽然我是东北人,但对于东北这块面积一百四十五万平方公里、含纳三省五盟市、人口一点二亿的土地,实在不敢说了解,甚至可以说相当无知。而最近十几年来,关于东北的文艺作品就像入夏的玉米,繁盛疯长。隐于这些作品之后的叙事技巧和叙事角度,更是让人目眩神迷。激动之余,欲辨已忘言。

既然对东北不了解,对叙事说不清,那我只能退而求其次,讲讲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厂区。

不同于铁西区各种工厂扎堆的大同气质,大东区的工厂气质大多是孤僻的,本厂即是如此。本厂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市区,却被农田和乡村包围,孤立在市区之外,形同飞地。本厂不但是生产单位,也是社会单位,医院、学校、邮局、澡堂、电影院、体育场,甚至电视台,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这样的便利造就了厂里人的骄傲,也造就了厂里人的保守。他们既瞧不上更北一点的乡村,又有些畏惧更南一点的市区。厂里人常说自己“傻”——相对于市里人所谓的狡黠。

后来我大学毕业,走出厂区,在市区谋了份工作,朝九晚五,在厂区与市区之间奔波,才发现,所谓的“傻”的确是有,但有限。这种傻与其说是憨厚,不如说是顽固,顽固地抵抗一切改变。

就像铁西区铸剑为犁,从工业区变成居住区一样,本厂也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有了许多改变。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原来的市郊变成市区,原来的乡村变成市郊。草木葱茏的蛮荒被高楼林立的繁华所取代。于是厂区成了市区,封闭被打破。厂里人被迫和在这里买了房子的新居民一起成为市民。在种种变化的冲击下,原来的骄傲渐渐消失不见,顽固也不再那么顽固。从前护佑了全厂职工家属以及周边乡镇居民的厂医院越来越趋于没落,门可罗雀。

厂里人越来越习惯坐两站公交车,去南边新建小区里的大超市采购肉蛋蔬菜水果。三年前一场大火,将关东军遗留下来的大礼堂付之一炬。时至今日,大礼堂周围用彩钢板围成一圈,被烧穿的屋顶上青草依依,锈红色的铁架之间,甚至还有一株小树苗在茁壮成长。厂里人从这里路过,对它熟视无睹,完全忘记了自己曾在这里看电影和文艺汇演。如今要看电影,南边就有个崭新的电影院,坐公交车三四站,票价团购后十几块,还有冷气沙发爆米花。谁还怀念大礼堂里的大吊扇和硬木折叠凳呢?

不过并不是什么都会改变,我继承了厂里人的顽固,试图用写作留住曾经的本厂。当我着手开始写的时候,发现整个过程痛苦而艰难,因为我无法置身事外。小说中的事是虚构的,却也是真实的。在写作过程中,我作为吴志强,在厂区里活了一遭。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我重新审视周遭,熟悉的厂区又变得陌生起来。

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在华盛顿州的亚基马长大。这里在山脉与沙漠之间,美景与荒凉共存。在他日后的小说中,不断出现打猎、钓鱼与徒步旅行,都与这个小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他同时期的小说家博比·安·梅森在肯塔基梅菲尔德城外的一个奶牛农场长大,拿了文学博士,常年定居纽约,可她的小说里充斥的,却是小城的人与事,还有无处不在的k-mart。东北籍作家萧红,则将一腔热爱与柔情都付与呼兰小城。

好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小城。我的小城,就是本厂。我顽固地相信,在我心中,本厂还是原来的样子,亦如东北的冻土,坚硬、冰冷、乌黑,从未改变。

我有一方藏书章,朋友送的,词自己写的。章上刻着“柳条湖畔望繁花”。过了柳条湖,顺着望花街一路向北,便到了本厂。可是如今柳条湖已无湖,望花街更难望见繁花,就像本厂已经不再是本厂一样。心理上的故乡,却成为地理上的异乡。生活在其中,唯有文学能够让我自洽。

我觉得自己就像大仲马笔下的达达尼昂,骑着老马,离开外省加斯科涅的小城,奔向梦想中的巴黎。他或许离开了,他或许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