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人高鹏程
来源:诗探索(微信公众号) |   2020年09月27日08:12

诗人简介

高鹏程,宁夏人,现居浙江。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散文》《天涯》等刊物发表作品。曾获浙江青年文学之星、人民文学新人奖、国际华文诗歌奖首奖、李杜诗歌奖银奖、徐志摩诗歌奖、首届中国诗歌网十大诗集奖等奖项。著有诗集《海边书》《风暴眼》《退潮》《县城》《江南:时光考古学》《萧关古道:边地与还乡》,随笔集《低声部》等。参加诗刊社22届青春诗会。鲁院21届学员。

1、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诗歌写作的?是什么激发了你最初的诗歌写作?

多年前读大学时,尝试过几次造句练习,毕业后慢慢放弃了。直到十多年后的2005年年底。当时我借居在浙东滨海的一个县城里。在老城区的一间废弃的播音室,一次上网查资料时,偶然点开了一家诗歌网站,忽然发现有很多人在写诗。刚好手边也有几本借阅的杂志。看了上面的诗,忽然觉得自己也有话要说,于是开始写诗。

2、请选择2—3位对你的诗歌创作最有影响的古今中外诗人或艺术家。

我生性疏懒,几乎没有系统地研读过哪位诗人或者艺术家的作品。受影响比较大的是一位美国画家,名叫安德鲁怀斯。一个被誉为“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的著名画家。一生都住在美国宾西法尼亚费城郊外的恰兹佛德村,只有夏天才偶尔会去缅因州的库辛村去度度假。两个村庄的人加起来也只有一百多人。他的作品题材和人物几乎都来自这两个村庄。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世界级的画家。“我连身边的宝藏还没有完全探测过,为什么不应该在一个地方长住,以便发掘得更深?”这就是怀斯给我的启示。生活地域的狭小并不影响艺术创作视野的纵深与开阔。他的画风高度写实有高度抽象概括,喜欢描绘秋冬时节清冷悲寂的事物,笔触细腻写实,但是却又深含象征意味。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沉默寡言,但是却传递出了对生命本质的沉思与关怀。怀斯的这种艺术气质非常契合我的审美倾向,他的这些绘画方式也对我的诗歌表达带来了莫大的启示。在后来的诗歌创作过程中,陆陆续续读过一些大师的作品,比较喜欢的诗人有博尔赫斯、沃尔科特和特朗斯特罗默。国内的,我喜欢于坚和胡弦等人的作品。

3、请提供你自写作以来的 10首代表作题目(每首请注明写作年代)。

《河流》2005年10月;《石浦教堂》2006年2月;《乌云》2011年5月;《鸟》2011-4-20;《钟声》2014年2月;《寒山寺》2014年11月;《灯塔博物馆》2014-12-12;《旧货市场》2015年10月;《海边空屋》2016年12月;《风门口》2016年5月;《留在纸上的诗是一首诗的遗址》2018年12月。

4、你写诗一挥而就,还是反复修改,还是有其他写作方式。

我干过很多工作,大多与诗歌或者写作无关。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诗歌更多来自我睡前的阅读与沉思。尤其是当别人的文字触及到自己生活或者内心体验之后,我会联系到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写下一些片言只语,然后再琢磨怎么样用合适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在时间相对充裕之后,我也在开始尝试一种自觉的有计划的创作方式。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职业与你诗歌写作的关系?

前面说过,因为谋生需要,我从事过很多工种。生活的地方也从海边渔区小镇,到小县城辗转换过很多地方。对我而言,生活际遇和职业经历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我几乎所有的写作题材都源于此。比如我从事我新闻采编职业,也从事过安全生产监管职业,看到过不同阶层人的活法,也看到很多灾难和事故。生死之间,影响着我的生活态度,也影响了我的写作向度。

6、你关注诗歌评论文章吗?你写诗歌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吗?

关注。偶尔也会写一些评点、评论文章。

7、你如何评价现在的中国诗坛?

我非常羡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种诗歌氛围。但并不认为那个时候的诗歌生态是正常的。用燎原老师的话说,那个时代的诗歌干的都是大活。其最突出的标志便是诗人的角色体认中,习惯性的“大我”情结,诗人在写作中并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民族、历史、真理在说话。且无论作品的篇幅大小,大都冲动着警世启蒙的主题指向。而目前的诗歌氛围我觉得是正常的。我还是借燎原老师的话来说:诗歌和诗人已经调整并确立了自己的姿态。其本质特征,便是诗人角色的个人化、常规化。诗歌写作已经是个人的事。一个诗人无论书写什么,他都代表他自己,都是依据自己在本时代的生存位置、关注焦点、心理诉求,言说自己的感受和问题。而目前的社会氛围也没有逼迫诗人去成为英雄或者神的代言人。这种氛围反而会让诗歌精神形态空前丰富,个性十足。

8、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诗歌写作要素。

阅读。生活。现场。我一直觉得:一首好诗,往往是作者的阅读经验、人生际遇和生活现场的结合。阅读经验,更多地会转化成为一个写作者技艺方面的东西,人生际遇往往决定写作者的创作题材和倾向,而来自生活现场的富有象征和隐喻质地的细节,往往就是决定一首诗具体成败的关键。前两个和后一个可视为因果。缺乏大量的阅读和生活积累,你很难在生活现场捕捉到有意味的细节。所谓功夫在诗外,大约也就是这个道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