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听万方谈父母的爱情往事:真诚如孩子 ——万方《你和我》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菁  2020年08月11日15:08

新书发布会现场

110年前,一个叫万家宝的孩子出生在天津,在他24岁的时候,化名曹禺发表人生第一部剧本《雷雨》,这个剧本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此后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更加奠定了其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的地位。110年后,他的女儿,亦是他的衣钵传人——剧作家万方出版了一本写自己父亲、母亲真挚爱情与亲情的书——《你和我》。

8月9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SKP RENDEZ-VOUS联合主办的“真诚如孩子:你所不知道的戏剧大师曹禺——万方《你和我》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并同时在凤凰网文化播出。剧作家、曹禺的女儿万方,艺术家濮存昕,诗人、文学评论家杨庆祥与各界读者分享了《你和我》的阅读感受,并就“你所不知道的戏剧大师曹禺”这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主持发布会。

《你和我》是万方从女儿的角度写的回忆录,书中所写不仅仅停留在回忆父母的过往,还带入万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对父母认知的变化,是对父母的另一种寻找。这原本是一部献给母亲的书,却无法回避父亲的巨大光环,母亲和书中其他女性的命运是更需要被看见的一组群像。万方穿行在岁月之间,经过十年纠结,决心正视母亲曾经的身份,以毫无保留的姿态讲述父母的过往。书里有民国闺秀的爱情,有曹禺与巴金一生的友谊,有家书里的父女深情。

写作中,万方试图寻找真相,回答母亲意外身亡和父亲“江郎才尽”的猜测,最终接受了母亲和父亲的弱点以及更内在的时代创伤。这是一部直面真实的回忆录,作者对父母人生的追问和记录,是对真相的好奇,也是对理解的渴望——理解不完美的父母,同时原谅曾经年轻无知的自己。

曹禺晚年的时候,万方几乎每天陪伴在他身边,对父亲非常熟悉且了解。但母亲方瑞在1974年不幸逝世时,万方年仅22岁。因为年少时不大在意父母的事情,实际上万方对于母亲知之甚少。创作这本书也是她重新寻找母亲的过程。

“从她去世之后到今天为止,我一直在做梦,最多的就是梦到我妈妈。”通过这些文字,通过对母亲的回忆,通过向不同的人了解,万方觉得自己找到了母亲。万方看到父母相恋时的情书,真正了解到母亲如何从一个单纯的少女慢慢到热恋中的情人,通过十年的等待后最终与父亲建立家庭,在共同经历很多磨难后选择离开人世。万方觉得自己找到、认识了母亲,在这一过程中,她觉得自己也比过去强大许多。

濮存昕回忆了与曹禺的几次接触,并对那个时代的人艺表示怀念。“我跟曹禺先生是有缘份的,因为我是北京人艺演员,他是我们的老院长。万方出了这本有文学价值、人文价值、阅读价值的书,我们的真诚被这本书点燃了。我们对待过去的生活,对待所经历的生活,能不能有这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认识的力量,一种面对自己的力量。”濮存昕也曾出演过曹禺先生的作品。“曹禺先生怜悯同情他的每一个角色,他把他们当做困境中需要拯救的生灵,我们希望曹禺先生在天之灵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经典,近百年了还在演。”

杨庆祥认为,这是他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的传记作品和非虚构作品之一,写得非常出色。万方不仅仅是写曹禺或者方瑞一个人,而是那一代人的群像。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的时间点一直往后跳,又涉及到当下这一代人。这本书有着文学作品所必需的共情能力。“现在很多戏剧、小说、诗歌、电视剧,其实没有共情的能力,而文学、艺术基本的向度是要打动人、感动人。怎样打动人和感动人,这里面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要点,也就是万老师写作的出发点——真诚。不仅要真诚地反思曹禺先生那代人的命运,其实也是反思自己这代人的命运。”

杨庆祥将阅读作品开头的感觉形容为“像吃西瓜一样,不需要全部吃完,吃一口就知道好不好吃,然后决定吃不吃”。《你和我》开篇写的是母亲去世,而女儿身在外地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悲剧性的场景,万方在处理这一场景的时候非常克制。对此他非常佩服万方,认为当下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后仍缺乏自我反思的能力,眼里只有生活的蝇营狗苟。但是这本书有着强烈的自我反思精神,探讨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是有文化的人。在杨庆祥看来,这本书最好的立足点在于万方不停地反思自己,通过反思自我来抵达曹禺那代人的精神高度和困境。

在杨庆祥看来,情书是这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那代人天然地把个人情爱与家国的爱结合在一起,越革命越恋爱。“说起那个时代的女性,我想到一个词:光芒万丈。我记得曹禺给方瑞的信里面有一句话:我们都是有灵性的人,所以我们才能够感知到那种巨大的爱。我们应该回过头去认领这些灵魂的力量,才能够对当下的生活有一些启发。”

当年,曹禺每写完一幕《北京人》就会寄给妻子方瑞,方瑞的字画都非常好,就把这些文字誊下来。这些文字如今依然被万方保留在书柜里。以前万方不觉得怎样,把这些当做普普通通的物品,直到写到《北京人》里的题字“天涯若比邻”时,她想到,这不就是父亲在向母亲告白“他们天涯若比邻,心心相通”吗?她拿出这张一直放在书柜里的物件,觉得父母在这些字上复活了。万方认为,是“真”让自己觉得父母又“活了过来”。人最珍贵的、永远不要失去的,就是“真”。“不管是大企业家,还是小职员,抑或是演员、学者,不管做的是什么,内心要永远为真诚留一席之地,这样一生就没有白过,我们会觉得活的踏实,就是做自己吧。”(中国作家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