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数十载坚持不懈,用英文写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 张慈贇:把三十六计故事讲给老外听 
来源: 北京日报 | 路艳霞  2020年07月24日08:55

张慈贇

如何更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71岁的资深英文媒体人、翻译家张慈贇为之努力几十年。最近,一套六册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面世,作为该系列作者的张慈贇说:“做中国文化普及,让我幸福快乐。”

用讲故事的方式走进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是国内首套用英文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读本,该系列精选浩瀚中国文化题材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该系列包括《中国神话故事与三十六计》《中国历史著述》《中国成语故事》《中国历代著名绘画作品鉴赏》《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古建筑及其故事》,共六册。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大障碍在于中西方话语和语境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慈贇尽量在微妙的中西方语境中找到平衡点:《清明上河图》与《蒙娜丽莎》、中国成语“覆水难收”与英文谚语“无需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掩耳盗铃”与“鸵鸟政策”等等,介绍齐白石的画,则引用毕加索对齐白石的评价语。这样的表述方式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让人在会心一笑之后又回味无穷。

涉及对《诗经》、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文体形式的叙述时,张慈贇摈弃了繁琐的理论和框架,通过翻译转换与解释,以简洁地道的英文娓娓道来,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文化的新视角。

张慈贇将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人物概括成可读性强的故事,其中囊括了探究人类起源和信仰的神话故事、集合古人智慧与谋略的“三十六计”、凝结璀璨文明的历史著述、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浓缩汉语精华的成语故事、意蕴悠长的中国画以及巧夺天工的古代建筑等。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直译常常会使外国读者感到学术性、理论性太强,不容易看下去。但是张慈贇相信中外男女老少都喜欢听故事,所以他就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传统中国文化,而在这个系列里就有数百个故事。张慈贇曾经参与了《中国日报》和《上海日报》等英文媒体的创办工作。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日报》从事硬新闻工作,不过,随着英文写作经验的积累,他愈发感到,自己对有故事、有温度的特写更为热衷。因此在此后的传统文化普及写作中,他延续了当年的传统。

张慈贇说,“多年的英文媒体工作经验告诉我,面向外国读者,语言、题材、角度都要大众化。写这套书就想让国外读者像看‘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编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上海词典”

对张慈贇来说,向外国朋友推广传统文化只是他对外文化普及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他还在对上海话、流行语的英文翻译与介绍中,不断开拓着自己的事业。

从1992年开始,张慈贇就开始编写一本英文版“上海词典”。迄今为止,这套独具特色的词典已收入词条5000条左右。他说:“和其他地方不同,上海很多地名翻译成英文,并不是对应的汉语拼音。”他举例说,上海南京路的恒隆广场,它的英文为“Plaza 66”。而隔了一条马路的梅陇镇广场,同样也拥有独有的英语名“Westgate Plaza”。那些各式各样的上海小吃店英文名,他则见一个记录一个。不同年代的上海地名,也被他一一记录在案。常年逐条积累下来,这个卧在电脑里的“词典”,为他书写不同年代的上海故事,增添了特别的底气。

张慈贇说,上海有几十万外国人,他们想要了解中国、了解城市,不仅想知道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还想了解中国人在想什么讨论什么,而正是一些流行语,使他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式的幽默和时尚。从2005年10月开始,张慈贇在《上海日报》创立Buzzword栏目,向英语读者解释国内最新的词语。开始一直由他自己执笔,后来又邀请了报社的几位同事一起撰写。于是,弹幕、脑洞大开、种草莓、斩熟、医托、颜文字、吸金、玩心跳等流行语,很快进入了老外视野。这些流行语还出过两版书,“我的老外朋友说,看了这些书,懂得你们在想什么和做什么了。”

好句子记在胳膊上手心里

经常会有人问张慈贇:“您这个年纪,为什么还天天背英语读英语呢?”张慈贇回答道:“每天读,每天背,每天做笔记,这对我是一种享受。”

上高中时,张慈贇的英语老师送了他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老师说,什么时候你把六本这样的字典都翻烂了,你的英语就学成了。张慈贇说,从此他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傻乎乎翻词典。至今,他家里满书柜都是各种英汉、汉英词典。

“我看到好句子会高兴半天,钻进去,里面都是文化,都是故事。” 张慈贇说,他坚持积累,如果没带本子在身上,他会把看到的有趣和有用的英文写在胳膊上、手心里,回到办公室或家里再输入电脑。

张慈贇学习英语可以说是随时随地、无时无刻。在英国,他发现一个修锁配钥匙的地方,那里挂着一块牌子“While U Wait” ,张慈贇暗自进行语言转化,他想这不就是中文“立等可取”吗。而在印度,他发现印度人非常有诗意,在垃圾桶上写的口号,比英国人还花哨。连机场免税商店都变身为他的“学习基地”,他发现香烟盒上写着“Smoking Kills ”,于是暗暗叫绝,他说这种一竿子到底的语言表述风格,正是自己所追求的,这比直译“吸烟有害健康”要更生动。“我最喜欢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复杂的感情和情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慈贇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并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他记住老师讲的话,一张报纸无论写多复杂、多伟大的题目,也要让七年级的学生看得懂。题材要有吸引力,语言要通俗易懂,这是大众传播的要领。他说,这样的英文写作风格,他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