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回忆许四海

来源:文汇报 | 章念驰  2020年07月12日08:48

案后书架上安放着一只尚未开启的紫砂壶,是壶艺大师许四海先生去年制作的十二生肖狗年壶,但制壶的主人四天前却撒手人寰西去瑶池了,从此与我们天各一方了!

这让我悲从心起,心重重地痛了好几天。

1988年,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成立,四海先生作为制壶艺术家,参加了促进会,茶与茶艺、茶具是两岸交流中天然共同语言,请他入会,任常务理事,便于促进两岸交流,他也以促进会为靠山,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到新加坡、韩国以及国内汕头、台湾等地,多次举办壶展,以及茶文化交流,招来了许多朋友。我作为促进会秘书长,与他接触甚多,因为对他身世特别敬重。

四海先生出身贫寒,少时以拾荒为生,后做过售票员,又入伍当兵,他对艺术有天然悟性,爱收集旧物,后爱上陶艺,喜欢制壶,到宜兴拜师做壶,甚至办制壶厂,渐渐声名鹊起。从此他的名字与紫砂壶联在了一起,甚至被称“壶怪”。

当时人们对茶具的追求还不旺盛,宜兴作为壶都,工艺师收入微薄,壶经济十分萧条,几十元钱乃至百元钱,可购得名壶一把,这门传统独技岌岌可危。到了改革开放,尤其港台交流打开后,顿时炒热了壶价,茶具一夜爆红,名壶一壶难求,四海先生应运而兴。他不仅有制壶艺术天性,又有商品价值头脑,一边奋力制壶,一边广泛收集历代壶具,收藏渐丰,又以物易物,迅速发家。他为人又四海,爱交友,会散财,喜结缘,故得道多助,名望顿在宜兴艺师之上。宜兴艺师,穷了半世,一下致富,耽于吃喝玩乐、盖房买车……宜兴旧壶老壶却流失殆尽。时代给四海先生一个绝好机会,他忙着找艺术家唐云、程十发等合作,切磋艺术,提高艺术素养,提高制壶艺术水平;他想办一个茶壶博物馆,提高我国壶艺国粹声誉、弘扬茶文化。他的这愿望得到促进会乔林会长鼎力支持,向市委领导大力推荐,终于批拨了兴国路一个独门小院建了第一个壶具博物馆,嘉定县又批拨了十五亩荒地供他发展,又建了第二个壶具博物馆。

自此之后,有了四海壶具博物馆、百佛园、十二生肖壶、世博系列壶、紫砂十二生肖等,广招员工,加紧批量制壶。他逢人便说:“喝茶、喝茶、茶治百病”,致力推广国饮。但他自己已难得亲自做壶了,亲手做壶确确实实是费力费时的,他亲手做的壶已炒到几十万元一把了。

好岁月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他太想做事,太多事要他去做,一个一个新项目的推出,一桩接了一桩事要去做,他来不及盈利,就被新项目套牢了。他很成功,他富有,开发了四十八亩地的各种项目,有茶馆、饭馆、宾馆、出租车行、八鸭厂、飞机场石料供应,但他又最没有钱,整天为资金运转发愁,挖东墙补西墙。一个艺术家,一个制壶大师,一个茶文化的推广者,但泡出来的茶越来越没茶味了,亲手做的作品越来越罕见了……在艺术与金钱的迷宫之中,他左右为难。

但他永远是我的好兄弟,我这些年的岁月中,永远有他的踪影,他不时送来一把新壶,不时给我一个新制生肖,不时见面倾诉。他从不矫情,从不泄气,不忘初心。他目睹商场黑暗太多,有许多感慨,而我们是可以讲心里话的朋友。他留给了我许多把壶,这些紫砂壶,是他的魂魄所系。他尽管没有一句遗言,但他对我来说,是永远的好兄弟。

鬼伯何必苦相逼?让我们天各一方了。记得他刚学会开车,第一次开车到路上,就到我们家来接了我们夫妻去看俄罗斯马戏表演,一路得意,一脸孩子般的笑容。他就是个无邪的孩子,我一辈子不会忘记这位兄弟的孩子般的笑脸!写于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