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按质购剧是行业的一种刚健之姿

来源:文艺报 | 俞露  2020年06月10日08:06

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不仅剧集的备案申报流程发生了重要调整,更提出要加强对“注水”问题的综合施策。

这一系列举措,指向的是“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行业标准”,对产业的良性发展,指出了“按质购剧”的正本清源。

“按质购剧”对制播双方,都是一次梳理、反思和蓄势。它要求我们从弯路里走出真正的捷径——回到内容、回到本质。

以集数为例,总局要求“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集数的缩减,看似是量化标准,但其目的是引导创作质量的提升,一言以蔽之,是要“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进一步看,剧集的质量标准的确较难量化,事实上5集也可以注水,那我们该从何种方面把握、判断“质”之优劣?

简言之,要剧集“不注水”,就要在制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上“不注水”。首当其冲,把握源头,就是创作之初的剧本。剧本作为“质”的核心和始发地,其“质”主要取决和体现于以下三方面:

其一,剧本写作者的创作诚意。一望即知的是,剧集的源头是剧本,剧本的源头是编剧。编剧作为链条中把握“0”到”1”的环节,应该说,处于“1”字不立,则其后无基的位置。一方面,有多大重要性,就有多大责任,另一方面,编剧既是职业,也是职业中人,是精微的、动态的。这既是文化产业是人的智力产业的彰显,也说明了对从业者专业能力、职业操守的依赖。

而所谓剧本写作者的诚意,也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有创作热情;第二,具有敬业精神。

我们深知,具有创作热情、真诚表达的作品与泛泛之作的天壤之异。作品的“不注水”不光是信息量上的“不注水”,还有诚意上的“不注水”。而这背后必然取决于编剧个人的职业心态和敬业程度:写的是不是真挚,写的是不是严谨,写的是不是勤勉律己。而这三个因素,是能核准一个编剧是否足够“去水份化”,是否能为剧集从第一阶段,就注入“质”的基因。

这和剧本质量、制作质量、商业回报、口碑影响力,其实一脉相通:永远不能背离文化产业是“人”的产业。而“人”是社会经验、情感共鸣交相辉映的主体,他们既是创作者,也是购剧方,更是受众方,但无可例外的是,我们都会受到真情实意的打动,这也是为何国剧的豆瓣高分,评论里几乎都有关键词为“诚意”,而未必是什么“强情节”。这也是为何商业先行的作品、为何完全“不走心”的剧集,不断进入式微期的原因。

越跟风越危险、越堕怠越艰难。观众也在不断迭代,真诚与否,一见便知。文化产品面向C端观众时,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灵检验。在情感上能连接观众,才是真正的符合刚需,才是真正机智的风险控制。

因此在购剧时,对剧本的先发判断,既要来自头脑也来自心灵,要判断这是不是一部具有编剧本人创作真诚、倾注热情、付之心血的作品。而这一角度,将成为只用大数据跑关键词、盲目追逐大IP纷纷折戟后的正途,因此未来的品质剧的“质”,首先就是编剧创作心态的质量。而纵观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中的经世佳作,无一不是编剧在创作之初就有要创作一部“留得住”的作品的初衷的。再看当下,车轮流水的走“量”的剧集仍然较多。而未来,作为剧集接力棒的第一棒,唯有编剧保有写出“留得住”的作品的愿望,数据和口碑也才会跑得多、跑得快、跑的久。

剧本优质的因素之二,即是否具有“有质量”的价值观。

“注水”也包括价值观的注水,陈腐观念、狭隘之说、幼稚之见、与观众的价值观相脱离的作品将被不断淘汰,值得把握的方向应该是:一个剧本是否映照着当下的话题、民生,是否张扬着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现实题材曾被玄幻、宫斗、甜宠等题材不断挤压,“造梦”之余,也是对现实生活中观众价值观上的“注水”。事实上,中国电视剧的真正“质”的长板,仍被大量之前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所证明。

对“质”的回归,将呼吁越来越多现实主义作品的回归,而创作群体也将走出闭门造车,走进风雨人生。创作者将要更多地关心当代生活、关心人的真实情感、人的生活风波,从而催生出清新务实、撼动人心的作品的问世,而非仅仅是表面华彩、内里囊絮的脱节之作。

剧本优质的因素之三,就是专业质量。近年来大量的网文改编,本身既扩充了行业队伍,也拉低了行业门槛,让观众对作品的粗制滥造抱怨不迭。

以“质”购剧的基准线,就是要挑选出专业的剧本,不断用具有专业度的作品来制定出高水平的行业标准。

专业的编剧、专业的剧本要经过专业的背景教育、艰苦的训练、不惜的实战、外加行业中经年累月的耕耘经验。这也是为何行业中从业者数量不断增加,但好编剧始终匮乏的原因。

剧本创作是一种专业性的工作,以“质”购剧,也将是一种专业化的筛选过程:去粗取精、去水分化。这就要求制播双方都上升其“专业”能力,前者更专业地创造,后者更专业地判断,从而形成更专业的生态闭环,提高整体行业的审美水平。

而行业内的优胜劣汰将在“按质购剧”的市场化行为过程中不断进行,在可期的未来,一个更蓬勃的造血库,将产生深植于内的免疫力,成为整个产业健康肌体的保证。

按“质”购剧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剧集的制作质量。

实际上,它指向着制作理念的博弈,首先就是演员阵容的选择:用流量明星还是用“最适合的人”。前者是市场化的结果,也是之前演员片酬久降难下的深层原因。但从商业行为学的角度,仍是一种懒惰的产品判断,因此经常适得其反,大阵容大演员高成本却最终不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性价比问题更是长久之痛。

演员阵容能不能“去水分化”,挂钩的其实是制作方的议价能力。之前制作方在演员选用上的难题,在于一种议价倒挂。精心制作但演员阵容不占优势的作品,发行上比启用流量明星但粗制滥造的作品要艰难得多,这让制作方不得不把有限的制作费用花在演员身上。

天平的长期失衡,使得制作的“质”因为缺乏议价能力,而陷入窘局。所以在转向“按质购剧”的时刻,意味着制播双方都有一种回归正途的魄力,商业市场既需要满足,也需要理性引导,更需要相互激发:

一部剧制作品质的参数,除了演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因素。因此在总成本的控制上,将会不断细腻化,对“钱袋子”的使用更多取决于为作品本身服务,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流量堆砌,与之相应的,演员有流量而作品没流量的怪圈也将打破。而有“质”之剧,将会带来真正有“质”的“流量”,以及流量的影子,观众的“口碑”。

按“质”购剧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提前结合C端观众的声音。因此按“质”购剧,也是一种心态调整,即不能只站在产业内一厢情愿地看问题,不能把产业的目光放在一个小圈子,要让C端声音前置。

近几年,这一过程都用大数据来完成,但也因此涉及对大数据使用方式的困惑,即如何对大数据“去水分化”?以下细节,值得思量:

第一,数据是既往数据的A(过去)到B(现在),B是否可以应运而生C(未来)?

第二,如何不是“从数据到数据”,而是“从数据到专业信息”?如何从“大量的数据”到“有效的数据”?数据分析如何精细化、专业化?数据分析是否需要引入行业内专业人士的灼见,以便发现表面规律之下的内在规律,即如何让信息成为知识、知识成为智慧,形成一个深加工的过程?

第三,如何从“人为数据服务,到数据为人服务”,让人和作品成为数据的主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按“质”购剧,也是一次产业内壁垒不断打通、闭门造车的情况不断改革、扁平的数据生态不断立体化,生产效率不断“去水分化”的过程。并且,以“质”购剧,将逐渐完成一种和C端观众的关系转化:观众既需要被满足,也需要被培育,我们既要以飨昨天的观众,也要创造明天的观众。

最后,总局倡导的“从追求量到追求质”,是产业从粗放走向专业的方向所在:对内容端来说,它是灿然之声,因它既是进步,又是回归;对购剧方来说,它是一条风险压缩、能力提升之路;对观众来说,他们将看到更多有行业自尊心的作品。

如此“三赢”,固然也将正道沧桑。但一个行业的生命力,本就需要行业中人自己的明智与热情。

“质”是一种刚健之姿,不亚于一次产业的“健身”,去除煊浮,磨砺核心。“质”是挑战下的机遇。让我们如怀璧之人,栉风沐雨,永抱进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