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楸帆《赢家圣地》:谁是那个代价

来源:《中华文学选刊》 | 陈楸帆  2020年05月12日09:07

中国这几年流行一个词叫“人生赢家”,非常值得寻味。可以这么说,幸福是没有标准的,输赢是有标准的,而且是一场零和游戏,有赢就有输,赢家拿走桌上的筹码,输家赔上身家、脸面甚至性命。一个词的流行,能够窥见一个时代的症候,无论你愿意与否,在说出、听到、思索这个词语之时,便或多或少地落入其背后更宏大的价值框架当中。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生赢家”朋友,从世俗角度看,无一例外都是人中龙凤,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他们肩负企业、股东、员工、家人层层叠加的期望与责任,身上毫无疑问都有一些共性:勤勉、进取、自律、理性、追求效能最大化……当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累。这种累不光是身体上的疲劳消耗,更是精神上的长期高压。

于是,我见证了一些“人生赢家”的“史诗级失败”,这个词一般用于游戏中,众人寄予厚望的某件事物、某场战役最终轰然倒地,一地鸡毛。这里面,有锒铛入狱的亿万富翁,有抑郁崩溃的创业新贵,有妻离子散的科技英才。我并没有任何道德立场或预设去评判他人的人生,他们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这条通往“成功”道路上倒下的人。跟随者大多时候是健忘的,就像股市里的散户,或是赌桌上的新手,他们只会选择性地记住对自己有利的部分,也就是赢家的故事,而刻意忽视那些代价。

对于写作者来说,更值得关注的往往是成为代价的那一部分人。我们经常会被告知,在一个结构性转型的社会里,代价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工人,信息化进程中的边缘人群,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环境污染……等等。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Tunnel Vision”,大致可以翻译成“隧道视觉”,但我觉得更合适的说法是“一孔之见”。说的是车辆高速行驶时,司机越注视远方,视野越窄,注意力集中于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越容易发生意外。不可否认,“隧道视觉”对于提升效率、强化目标感是有帮助的,但也造成视野之外的边缘地带,便堂而皇之地被纳入盲区,成为可牺牲的代价。

一段高速公路上的旅途如此,对于人生、企业、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借助这篇貌似荒诞抽离的科幻小说,其实是希望告诉每一个人,在既定的通往“胜利”、“成功“、”伟大“的高速路上蒙眼狂奔之际,或许在你能够选择的范围之内,换换档、踩踩刹车,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想一想你究竟要去哪里,想一想究竟谁是那个代价。

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