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青延: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日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陈青延  2020年05月02日09:47

我从2017年1月起,就被单位选派到湖南省益阳南县青树嘴镇益丰垸村担任扶贫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开展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的驻村扶贫工作,至今我在贫困村扶贫已有三年时间。在这三年的扶贫工作中,我发现这个村的贫困户中,有不少是因残致贫的。于是,从驻村扶贫的第一个月开始,我和帮扶工作队干部,就对全村所有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全面走访,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通过多次走访,与残疾人交朋友,我深深感受到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自强不息、励志奋斗的精神。三年中,我把我们帮扶工作队干部每一次进入他们家里访谈,帮他们献计献策和如何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都一一写在了民情日记本上。这里选择几则日记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为扶贫干部今后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2017年2月28日

今天,夜宿村部的驻村干部都起了一个大早。我们三名干部要到卫国片区的贫困户侯伟洋家去走访,开展访贫问需和访贫问计活动。上午八点,我们匆匆离开村部,沿着村路步行半个小时,来到了侯伟洋家。侯伟洋30多岁,脚跛得很严重,是先天疾病。他家是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这些年,他都是依靠年迈的父母生活下来的。

对于他的生活情况,早在年初我就上门进行了仔细了解,并做了民情记录。得知他行动不便,我于2月初向县残联申请,帮他安排了一辆轮椅,送给了他。

这次我们驻村干部来到他家,与他交心,拉家常,鼓励他自立自强,并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帮扶干部的诚意与真情,像一股暖流温暖着他,给他力量。在与我们的交谈中,他没有了拘谨,向我们敞开了心扉。他说,他要自力更生,想学一门剃头手艺,在村里开一家理发店,依靠自身的力量脱贫致富。他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给他介绍一个理发师傅。

侯伟洋期盼的目光是对我们扶贫干部深深的信任。几天后,我利用星期天,回到县里求亲访友,终于为他物色了一个手艺精湛的理发师傅。

2017年9月27日

早晨在村部食堂吃早餐时,我突然接到金华片区的贫困户陈国良的电话,说有事找我,邀请我到他家去坐坐,听他说说心里话。

陈国良是我驻村以后结对帮扶的一户贫困户,他家是因病因残致贫。女儿芳芳二十几岁,患有精神病,长期住院治疗,妻子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遇上变天,全身都疼痛难受。他也有残疾,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有些模糊。

我和陈国良早已结对攀亲,成了要好的朋友。每月上户走访,他在我面前无话不说。到他家后,他告诉我,想外出做生意,要我到县残联帮他申办残疾证,想在乘车、经商与纳税方面,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根据陈国良的视力情况,我当场给在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的朋友打了电话,约定好去体检的时间。我又开车将陈国良送往县医院经过了目测定级,然后到县残联找人给他照相,为他办理了残疾证。

2018年11月3日

吃过中饭,村干部彭德荣告诉我,村里为金华片区的贫困户杨先强申请了一个危房改造指标。今天下午,杨先强请了几个帮工对危房进行改造,特意捎信过来,要请我这个扶贫队长去当参谋。

杨先强早把我当成自家的人了,从购什么标号的水泥、买什么价位的瓷砖,到房子安装什么式样的门窗合算,他都要我拿主意。

杨先强两口子都是残疾人,是因残致贫。妻子曹冬兰,个子矮小,无生育能力。杨先强的耳朵天生有点背,听力时好时坏。他们一家人的情况,我早已了如指掌。通过大半年的扶贫走访,我和这两口子已成了好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9年6月20日

上午,单位领导给我打来电话,说县广播电视台新建成的电视发射转播台即将开播,给我下达了在贫困户中招聘一个炊事员的任务。

招聘条件要求必须是贫困户,有一定的烧饭做菜手艺,月薪3500元,除工资外,每月还给交纳“三金”,签订几年的劳动合同。

在两年半的驻村扶贫工作中,我了解到杨先强有做得一手好菜的手艺,但苦于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能待在家里束手无策,无法脱贫致富。

接到这个任务,我很兴奋,这份工作很适合杨先强去干。于是,我立刻开车赶到杨先强家,把他送到了县广播电视台应聘,电视台当即录用了他。杨先强就业已告成功,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一条新门路。

2019年10月16日

傍晚时分太阳西下,天边的火烧云已经消失,星星开始闪烁。我和驻村工作队的两名干部一起,来到了拥丰片区的残疾人宇秀英家里,看望她患有尿毒症的儿子。宇秀英一家是因残因病致贫的农户。在交谈中得知,宇秀英有发展养鸡产业、走脱贫致富路子的想法。

我们三名扶贫干部针对她家缺资金的情况,凑在一起商量,当即决定每人自掏腰包,各拿出500元,捐助给宇秀英购买鸡苗,开办一个小型养鸡场,增加家庭收入,走上致富之路。

同时,我给邻近的华容县一位养鸡的杨老板拨通了电话,叫他第二天给宇秀英家送400只鸡仔过来。宇秀英一家人非常感动,竖起大拇指夸赞我们是残疾人的贴心人,贫困户的铁干部!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年驻村扶贫一晃就过去了。从驻村帮扶的层面上来说,我和帮扶工作队干部为村里的贫困户尤其是残疾人,所做的实事还太少太少,我们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油努力,让扶贫干部扎实帮扶的真情,温暖着他们奋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