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电影节如何更好地擦亮“国家名片”

来源:文艺报 | 黄海贝  2020年04月03日08:43

从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近千个电影节。时至今日,电影节不仅是展现艺术创作者的个性和观点表达,实现电影人相互学习、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平台,也是商业经营者发行、营销、传播电影的重要渠道,同时,形形色色的电影节也日益成为了不同国家展示国家形象、民族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绝佳窗口。

2015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把“构建国家文化形象”作为电影节展的根本使命, 使电影节展的文化机制与政策相结合, 找到既有主流价值观引导,又有艺术鉴赏差异化策略的艺术定位, 建构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电影节展体系。基于这一目标,中国电影节展要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沟通文化交流、助力“构建国家文化形象”的使命,仍需在多个方面持续努力。

首先,要明晰中国电影节展的艺术定位。中国目前已有近20个电影节展,数量位居亚洲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但是,从电影节展举办的效果来看,目前国内的一些电影节展仍存在着举办时间扎堆、运营主体相似、评奖结果趋同等现象。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些电影节展在艺术定位上尚存在同质化问题,这也造成了大部分中国电影节展在国际上依然缺乏辨析度和知名度的问题。

对此,已有不少业界人士开始摸索解决方案。如上海国际电影节,经过多年探索其现阶段定位为:崇尚创意与多元,注重艺术品质,扶持独立电影,发现电影新人,兼顾艺术与商业;而青海西宁的FIRST青年电影展则以鼓励性评奖为主,致力于推广青年电影人的早期作品;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秉承着“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坚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等等。这些电影节展的鲜明导向都使其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独特品格。

以近年来兴起的FIRST青年影展为例,其“发掘电影人处女作及早期作品的发展方向”的清晰艺术定位,给青年创作者们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台,如范立欣、马莉、郝杰、文牧野、忻钰坤等多位青年导演的优秀电影作品都曾在FIRST影展上受到肯定。清晰的艺术定位使得该影展在近几年迅速突围,成为了国内重要的青年电影文化交流平台,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一定关注。FIRST青年影展的成功也说明,唯有明晰定位、展现特色,中国电影节才能在国际上不断提升关注度、话语权,也才能肩负起文化沟通、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

其次,要结合国家战略打造文化展示的窗口。文化交流的滞后往往会导致文化隔阂,使民众无法较全面真实地认识不同国家的现状和社会面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某些西方国家的错误舆论导向下,“中国威胁论”被炮制出来,并造成了海外一些民众对中国的种种猜疑与误解。在此背景下,结合国家战略举办有利于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电影节展,将文化输出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已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在政策指引下,一批符合这一理念的电影节已应运而生。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诞生就是一例。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国家在安全、经济等领域就进行了密切合作,但出于种种原因,各国在人文领域的合作却相对薄弱,而人文领域的交流对三边关系的稳定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合组织国家覆盖地区横跨欧亚大陆,包罗纷繁多样的民族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能使各国民众“近距离”接触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更直观地了解各国国家形象及发展面貌。再如以“永不落幕的国际电影节”口号打造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就以“全年展映、全岛放映、全民观影、全产业链”为电影节主要特色,其对应的正是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电影节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个性气质对国家改革开放形象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让电影节回归电影。正如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阿尔伯托·巴巴拉所说,“电影节不能只是一个名流走秀、靠大腕撑场面的舞台,应该让电影节回归电影”。对于每一个电影节展来说,参展影片的质量、品位永远是生存的关键。中国电影节展要担负起“构建国家文化形象”的重任,更不能一味追求明星扎堆的表面绚丽,而应注重本土电影的品位和质量。如何更好地使本土电影作品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使电影作品本土化与国际化相契合,是中国电影从业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之,中国电影节展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唯有不断明晰电影节展的艺术定位,结合国家战略凸显中国特色,方能更好地向国际电影观众讲述中国故事,实现构建并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