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回眸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防疫战 ——评文献纪录片《防疫先驱伍连德》

来源:文艺报 | 韩飞  2020年03月04日08:37

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源于法文“documentaire”,意为“文献的、文件的、作为资料的”。1926年,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领导者约翰·格里尔逊在纽约《太阳报》发表文章,第一次将其引入到英语世界,用来描述他的老师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二部影片《摩阿纳》,“这部影片是对一位波利尼西亚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纪录片从开始就确定了其所具有的文献属性。

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以非虚构的活动影像书写历史的手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类型,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献纪录片带有鲜明的历史和时代烙印,是社会变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具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优秀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不仅可以记录历史,同时也可以用历史照亮现实,给后人以启示。

2020年春节以来,中国正在经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这一艰难时期,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中华儿女打响了可歌可泣的疫情阻击战,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战“疫”故事。尤其是这次疫情最前线的医生群体,不畏艰险,救死扶伤,成为灾难面前的“最美逆行者”。回眸百年历史,每逢疫情危急关头,秉持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医生们进则救世,退则救人,彰显着他们的医道仁心。

全民抗疫期间,一部5集系列文献纪录片《防疫先驱伍连德》推出,为我们重新揭开了110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段疫情防控往事。1911年冬,出生于南洋、毕业于英国剑桥的医学博士伍连德,主导打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防疫战。在日俄势力下的东北,他带队克服千难万险成功阻止了疫情,挽救了无数生灵,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斗士”的荣誉称号,为中国在世界赢得了尊敬。《防疫先驱伍连德》回顾了伍连德医生面对哈尔滨肺鼠疫大暴发时严谨求实、科学施策,最终战胜疫情的事迹,再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溯古观今,可以鼓舞国内各界防控疫情的斗志,增强当下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作为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影片在叙事上秉持了解说词、文献画面与权威人士访谈相结合的总体形式框架,在内容上更加突出文献资料的分量和地位,大量挖掘并运用历史照片、纪录影像文献讲述这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疫情防控传奇。在影像叙事上,影片呈现了包括当时哈尔滨的历史影像、疫情防控现场的照片、伍连德的生平影像等资料,这种叙述和呈现方式加强了历史沉浸感,让观众在观看体验上更接近“历史现场”。其次影像文献作为一种“历史证据”,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可信性。另一方面,影片选用了许多说明性影像文献,用来科普相对晦涩难懂的科学和医疗防疫知识,比如鼠疫杆菌的照片和影像、哈尔滨傅家甸的疫情防控区域图演示、伍连德发明的防疫口罩等,这些影像细节方便观众更好地了解这场历史上的鼠疫防控战的全貌。

本片总体以哈尔滨肺鼠疫发生后,伍连德医生临危受命,前往东北研究布署鼠疫防控,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战胜疫情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伍连德主导下的疫情防控做法,并穿插伍连德医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物传记片性质。在声音叙述上,多位史学家、权威人士的采访述评提供了一种专业视角。而解说词作为一种全知视角补充了事件背景,并针对性进行铺垫、转乘和解释说明,增加了故事讲述的流畅感和科普性。例如在介绍这场鼠疫造成的灾难性危害时,解说词以数据陈列的方式说明,“这场罕见的传染病夺走了六万中国人的生命,花费白银一千万两,其中哈尔滨傅家甸有六千多人因感染肺鼠疫死亡,占了傅家甸人口的四分之一”。这类解说帮助观众全面认知了解了当时东北肺鼠疫的危害性。而关于这场疫情发生的始末原委,主要采用解说为主、采访辅助的搭配方式组合完成。此外,影片还创新性引入伍连德的个人视角,通过对《伍连德自传》的相关摘录,回顾了伍连德在主导这场疫情防控战前后的关键心路历程。这种多纬视角为观众立体化还原了这场历史上的鼠疫阻击战。

优秀的文献纪录片不仅要有披沙拣金、严谨理性的历史深度,作为大众传播的文艺作品,也要具备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在记录历史、表征历史的过程中,《防疫先驱伍连德》注意处理历史与现实、真实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力求表述严谨准确,同时致力于对影片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的开掘。在视听表达上,重视写意性镜头配合音乐音响进行情境营造,为故事开展提供氛围。比如在影片开头疫情笼罩下的哈尔滨,月黑风高的夜晚疫情发生,随后伍连德和助手到达哈尔滨傅家甸,同样也采用了主观视点配合暗调画面,渲染紧张情绪,暗示伍连德此行的艰险,增强了戏剧性和代入感。坚持叙事语言表达的艺术化、叙事技术的多样化是文献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创新路径和大众化传播的有力抓手。

当下,媒体融合正在深刻改变着传媒的产业格局和内容生态,传播技术的革新、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受众收看方式的改变,这也使得文献纪录片在如今面临发展挑战。本片的创作打破了传统文献纪录片大体量宏大叙事的范式,故事讲述突出悬念,层层深入,娓娓道来。在制片和传播上,影片遵循了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化、碎片化传播特点,对原本属于电视播出单片标准50分钟的整体影片进行拆分,最终以每集10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形式进行全媒体呈现,内容的拆分与组合,一方面迎合了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又保证了叙事上整体的统一和完整性。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生存之镜”,这面镜子呈现出的历史和时代镜像并非稍纵即逝,它通过胶片乃至如今的电子媒介记录并保存,从而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可以传于后世,给人启示。这种文献性价值以视听结合为特点,更具大众传播属性,因此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

梁启超先生说,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铁路受到严格检疫,流动人口受到管控,学校、客栈、剧院和浴室变成了消毒站,寺庙和废弃的房屋改建成疑似病房和防疫医院……”伍连德在110年前的一系列防控肺鼠疫的做法,在今天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仍然似曾相识,他当时建立的“疑似病院”、要求人员戴口罩的创新做法,和今天的防控实践如出一辙。正如片中医学专家所言:“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疫情防控)方法就是隔离,古今中外到今天为止,概莫能外。”历史和当下,在纪录影像的连接中形成一种时空相通感。

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不到4个月成功控制并扑灭波及范围巨大的烈性传染病,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中国在伍连德指导之下的第一次疫情防控实践,是一次堪称伟大的防疫斗争。在赢得鼠疫防控胜利的情况下,1911年中国举办了第一次国际医学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和全世界共享防疫经验和学术研究,伍连德成为那届国际医学会议主席。他也是第一个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他始终以“中国医生”自居,秉持爱国热忱,为中国和世界的防疫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就像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110年前的冬天,同样是跨越春节,在伍连德的主导下,中国人民战胜了疫情。以史为鉴,仰视英雄,可以汲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精神动力。伍连德背后的抗疫精神和家国情怀启示我们,中华民族是在历次苦难挫折中走出的,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科学应对,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