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邵燕祥:校园歌曲手记二则

来源:中华读书报 | 邵燕祥  2020年02月09日08:14

“好大的西北风啊……”

“好大的西北风啊,一二三四呼呼呼……”

这是小时候唱过的一首歌,歌名就叫《好大的西北风》。冬天早晨要上学,不敢“赖被窝”,但听到窗外北风呼号,正如母亲调侃的,“懒汉听风,越听越凶”,不免有畏怯之念。

但学总归要上的,背起书包跨出门,对着迎面而来的老北风,一抖擞,真就抖擞精神,唱起“好大的西北风啊,一二三四呼呼呼……”冲上前去,西北风也就不在话下了。

当年我们在学校里,按照音乐课本学唱的,也可以叫校园歌曲吧,不限于这类专门为青少年创作的歌曲,还有中外的民歌,以及外国作曲家的优美作品(译词质量一般很高,还有由中国诗人配词的),今天看来,都为当时的学生所喜爱。

同时,在校外,或称课外,还有一些流行的电影歌曲,除少数社会风俗的(如《春天里来百花香》《粪车是我们的报晓鸡》)或现实抒情、历史叙事的(《何日君再来》《家山北望泪纵横》,以及《千里送京娘》等)以外,许多属于卿卿我我的小调,算不算靡靡之音可以再议,但它们的软性反衬出上述校园歌曲的主调是“刚健清新”则无疑。

因忆起《好大的西北风啊……》,归结到“刚健清新”的品格,连类而及少年时的生活,不免泛上一脉感恩的心情:正是当时有这样刚健清新的歌诗,鼓舞我一直保持着饱满的乐观心态,克服着因耽读古诗词而沾染的颓唐灰色情绪。

这些年来,我印象中,最是《让我们荡起双桨》配合小学生的生活,唱出了一代青少年的欢乐心情,可以说是健康向上的好作品。

我不知道当今的中小学生,有没有属于他们的健康向上、刚健清新的校园歌曲;作曲家们,特别是作为青少年的家长,有没有顾上为孩子们写出更适合他们传唱,能融入他们生活的这样的歌曲?

我小时就唱过《锄草歌》

2019年12月31日的《北京青年报》副刊,介绍和北京小曲儿结缘二十余年的燕春社班主陈伟。他从一位名叫郑福来的老人处听到不少29军的军歌,这位86岁老人小时候住在卢沟桥西,他家与29军3营营部只一街之隔:“郑福来老人还会唱一首已被历史长河湮没八十余年、鲜为人知的29军抗战歌曲《锄草歌》。歌中唱道:‘手把锄头锄野草啊,锄罢了野草好长苗哎;手握大刀杀敌寇啊,杀败了敌寇保家乡啊……’”

这首《锄草歌》我知道,且会唱。抗战前后三四十年代的中小学生都会唱,当时北平的初中音乐课本里有;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可能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利用民歌曲调填的新词。

我至今能背诵第一节歌词:“手把着锄头锄野草啊,锄去了野草好长苗啊,咿呀咳,呀呼儿咳,锄去了野草好长苗啊,呀呼儿咳,咿呀咳!”后面还有两三节词,都是就锄苗助草的主题铺衍开的,没有加进抗日的战斗性政治内容,顶多止于隐喻。我猜当时驻守北平的29军练兵、耍大刀的间隙不但唱《满江红》《站岗歌》《八德歌》等军歌,也唱《锄草歌》,也正是在原词之外加了新词,把暗喻变成了明喻,将杀敌寇、保家乡的决心昭告天下。

中国现代的军歌,如北伐时期的“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笑,齐欢笑!”就是套用了外国儿歌的旋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据说也是这样嫁接的。只是在后来革命军队加强了政治宣传工作的力量后,才有了我们知道的许多优秀的革命歌曲,队列歌曲。

附带说一句,陶行知写了不少直接寓教于乐的短小的诗与歌,当时都非常流行。